《金刚经》两句名言,悟​透福德无量

《金刚经》是佛教著名的经典之一,讲的是佛教最高深的般若智慧,其中有很名言警句,值得反复读诵,若能悟透,定会福德无量。下面我们就先学习其中的两句:

一,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不住相”,就是没有分别执着。如果菩萨住相布施,那就不是福德无量了,而是烦恼无量,只能修一点点福报。你布施的时候,还有分别,还有执着,这个人我看着比较喜欢,就布施;那个人看着不顺眼,就不布施,或者还在为自己考虑,心里想:“帮助这个人后,我能不能得到回报?这个人是不是骗子呢?”那这个心量就小了,修再多的布施,所得福报还是很有限。

如果心量再大一点,布施的时候不为自己,而是为一个家庭,为一个宗族,为一个地区,为一个国家,所得福报就会越来越大。等到心里没有任何分别执着,心量像虚空法界那么大的时候,所得的福德也就和虚空法界一样大,那就不可思量了。

所以布施不在多少,完全在发心,在心量。为自己,即使布施十万、百万、千万,福报还是有限;为众生,即使布施一分钱,也是福德无量。

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这里的“虚妄”,并不是说不存在,而是说它会变化,不是永恒不变的。世间一切相,都是在千变万化之中,没有不变的相,所以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拿水来说吧,当前看着是水,但是遇热它就会变成水蒸气,遇冷就会变成冰,水蒸气遇冷,又会变成雨、雪、霜,循环不已,相随时在变,但性不会变,它的性是什么?就是水分子H2O呀。

再举个金和器的例子,金子可以做成很多器物,可以做成金戒指、金项链、金条等等,可以有很多的外相,如果你非要把这些外相灭掉,才能看到性,那就错了。聪明人不需要,从相上就可以看出性来,就是金子嘛!并且那个相你也灭不掉,总会有的,即使把那个金条、金戒指熔化了,它还是一坨,一坨也是相,你再怎么压,它还是有相。

所以说相由性生,性由相显,有性就有相,没有相就没有性,两者是同时存在的。只要不执着相,就不会被相所转,受相的影响,能够从一切变化的现象当中看到本质,就是“则见如来”,就是见到真性了。

🙏菩提觉悟路上~感恩满满🙏

感恩一切善知识🙏

感恩十方三世一切清净大海众诸佛菩萨🙏

感恩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有求必应~广大灵感~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 🙏

南无阿弥陀佛🙏 🙏 🙏

南无阿弥陀佛🙏 🙏 🙏

南无阿弥陀佛🙏 🙏 🙏

 

点我:

相关文章

“抓贼”的故事

“抓贼”的故事

  英语词组“Stop thief”是抓贼的意思,很有意思的是, 这两个单词分开来则是“停下来”与“贼”。中国人抓贼是发现贼以后,把贼抓起来打一顿,好听点叫教育一顿。自己没有国外生活的经验,不知道...

把做好事当作份内的事

把做好事当作份内的事

人生于天地之间,当有刚正之气,慈悲之心。“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看过了天地之广阔,仍旧惊讶于草木之美好。人的一辈子,如果只在浑浑噩噩中度过,是非常可惜的。我们...

他嗜杀如命死后为何还会升天?佛陀这样说

他嗜杀如命死后为何还会升天?佛陀这样说

  一向和风日丽的舍卫国,有一天忽然阴风惨惨,乌云密布。几个时辰之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阴暗的乌云中竟落下血水,全国都笼罩在腥风血雨之中。舍卫国的国王感觉惶惶不安,赶紧召集群臣、占卜师询问原因,与...

春干摩比丘尼

春干摩比丘尼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拜良医之赐

拜良医之赐

拜良医之赐另类的开光点眼~徐维聪医师医疗成果报告之二莘莘学子求学、读书、应考、增加记忆,变得理智清明,似乎上佛堂点灯外,只好三更灯火五更鸡,铁砚磨穿般的旧书不厌百...

仁清法师:顶上犹热者,则超凡入圣

仁清法师:顶上犹热者,则超凡入圣

“以人死热气由下而上者,为超升。由上而下者,为堕落。若通身都冷,顶上犹热者,则超凡入圣。生西方,为超凡入圣之最胜者,故曰“顶圣”。 这是一个解释。“热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