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参老和尚:听到的佛法,转施给别人,这比你供养

南无阿弥陀佛!

愿一切有情离苦得乐究竟解脱得自在

皈依佛、法、僧的弟子,是为了求解脱,求解脱是为了自在。不是说皈依三宝,入了佛门,还在争闲气,还在争人我、争是非,这里不可以,那里不可以;要合掌时,挑剔这么合不对,那么合不对,合得正也不对,那个都不对。没什么含义,用不着这样。 不过,如法的,你进步快;不如法的,当你慧开了,自己会调整适应。每一法最初都是摸索的,等你用功用得相应了,你就从中生出智慧,得了智慧你就能够调整你所修的法,知道该怎么修了。

你必须能够转化三业,依着这个法就能转化你的三业。怎么转化呢?

譬如说,我过去很悭贪,学了佛法之后,还是不肯施舍。大家不要误会,说我要求他布施钱,不是这样的含义,这个意思太狭小了。我所知道的道理,能够布施给别人,转施给别人;我所听到的佛法,我就马上转送给别人,让他也能知道。这比你供养他好多财物,功德还要大。

我经常跟道友说,供养师父不一定给红包,你要是在家念部经供养他,他也得利益,你也得利益,大家共同成佛,这叫法施,以法布施。法施的功德比财施的功德还大,就是把自己施舍了。

还有,经常给人家欢喜,不论跟自己的眷属、亲朋好友,乃至于自己冤家,他对你瞪眼睛,或者向你发脾气,你就笑一笑,总之不跟他对瞋,经常布施欢喜,使你自己没有怒容,总在转你的怒,转愤怒变成无限的宽恕慈悲。经常这样地观想,你就是修弥勒菩萨行,是弥勒佛。

学佛是学一切佛,哪一佛你都可以学。之后你就能够依着佛所说的方法转述给别人,这样大家就能够把忧苦拔脱了。

许多人都是有很多的忧愁苦恼,虽然生活不虞匮乏,但总感到有所欠缺。欠缺什么呢?他不自由,或者病、或者烦恼,自己解决不了,这都叫痛苦。给他慈悲,这是皈依佛、皈依法的人,应当做的事情。

 

点我:

相关文章

张曼涛教授:中国佛教的思惟发展 五、天台与华严

张曼涛教授:中国佛教的思惟发展 五、天台与华严

五、天台与华严的思惟特徵 继承魏晋开始中国化的佛学,最大的成就者,当然莫过於台、贤两家。我们把这两家说是最大的成就者,乃是指其所具有的空前的组织体系而言。在中...

蔡礼旭老师:帮助人要有智慧

蔡礼旭老师:帮助人要有智慧

帮助人要有智慧蔡礼旭老师我们早上讲到朋友之间的道义、信义,也提到朋友之间应该互相规劝,互相关怀,互相称赞、赞叹。其实当你在赞叹别人的时候,自己已经熏到那一分香...

济群法师:三宝是生命的归宿——在皈依法会上的开

济群法师:三宝是生命的归宿——在皈依法会上的开

三宝是生命的归宿 ——在皈依法会上的开示 济群法师 善男子,善女人: 谛听! 皈依,是我们人生的重大事情。在无尽的轮回中,我们之所以流转生死,我们之所以沉沦...

传喜法师:佛性是生命的精华

传喜法师:佛性是生命的精华

佛性是生命的精华 佛性是我们生命当中的无尽藏的一个宝贝,是我们生命的精华。这个精华在大自然里面,你看,日精月华,日是精,月是华,我们生命的精华就是佛性。如果我...

死后中阴身的定义与寿命

死后中阴身的定义与寿命

中阴身的定义自亡者断气,第八意识脱离躯壳,至转世投胎前之历程称之为「中阴身」。所谓「前阴已谢,后阴未至,中阴现前。」前阴已谢指此期寿命已尽,后阴未至意谓尚未投胎。...

施食得七种福报

施食得七种福报

《施食获五福报经》上说:布施饮食的人,今生或来世可以得到五种福报‘寿、安、色、力、辩。’第一是是寿命会延长。因为人类和动物都靠著饮食来维持生命,施舍食物等于间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