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参老和尚:听到的佛法,转施给别人,这比你供养

南无阿弥陀佛!

愿一切有情离苦得乐究竟解脱得自在

皈依佛、法、僧的弟子,是为了求解脱,求解脱是为了自在。不是说皈依三宝,入了佛门,还在争闲气,还在争人我、争是非,这里不可以,那里不可以;要合掌时,挑剔这么合不对,那么合不对,合得正也不对,那个都不对。没什么含义,用不着这样。 不过,如法的,你进步快;不如法的,当你慧开了,自己会调整适应。每一法最初都是摸索的,等你用功用得相应了,你就从中生出智慧,得了智慧你就能够调整你所修的法,知道该怎么修了。

你必须能够转化三业,依着这个法就能转化你的三业。怎么转化呢?

譬如说,我过去很悭贪,学了佛法之后,还是不肯施舍。大家不要误会,说我要求他布施钱,不是这样的含义,这个意思太狭小了。我所知道的道理,能够布施给别人,转施给别人;我所听到的佛法,我就马上转送给别人,让他也能知道。这比你供养他好多财物,功德还要大。

我经常跟道友说,供养师父不一定给红包,你要是在家念部经供养他,他也得利益,你也得利益,大家共同成佛,这叫法施,以法布施。法施的功德比财施的功德还大,就是把自己施舍了。

还有,经常给人家欢喜,不论跟自己的眷属、亲朋好友,乃至于自己冤家,他对你瞪眼睛,或者向你发脾气,你就笑一笑,总之不跟他对瞋,经常布施欢喜,使你自己没有怒容,总在转你的怒,转愤怒变成无限的宽恕慈悲。经常这样地观想,你就是修弥勒菩萨行,是弥勒佛。

学佛是学一切佛,哪一佛你都可以学。之后你就能够依着佛所说的方法转述给别人,这样大家就能够把忧苦拔脱了。

许多人都是有很多的忧愁苦恼,虽然生活不虞匮乏,但总感到有所欠缺。欠缺什么呢?他不自由,或者病、或者烦恼,自己解决不了,这都叫痛苦。给他慈悲,这是皈依佛、皈依法的人,应当做的事情。

 

点我:

相关文章

宏圆法师:有持戒修福人,能对“行无相因得无相果

宏圆法师:有持戒修福人,能对“行无相因得无相果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这是断第二种疑惑。上文中讲行无相因得无相果,此义甚深难信难解,须菩提担心众生,尤其是末世众生,对于此...

沮丧气恼中长养宽容和喜乐——24天闭关的立体感

沮丧气恼中长养宽容和喜乐——24天闭关的立体感

《净土》杂志  文/李慧我终于完成了24天闭关,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展露着灿烂的笑容,主动与佛友们打招呼,甚至给一个热情的拥抱。这份欢欣来自闭关期间坚持...

传喜法师:我们这生命为什么苦?

传喜法师:我们这生命为什么苦?

我们这生命为什么苦? 我们这生命为什么苦?因为我们的生命,始终就没有契入到自己生命真体里来。我们一边是活着,一边成为自己生命现象的流浪汉,这就是它苦的本质。如...

陈沛然博士:佛教生命观:我走我前路――六趣众生

陈沛然博士:佛教生命观:我走我前路――六趣众生

佛教生命观:我走我前路――六趣众生 第248期明觉文:陈沛然 佛家如何看生命? 佛家如何描述众生世界之生命观? 人会去哪一个世界呢? 生命方向由谁主宰? 谁人...

净空法师法语:《弟子规》是人生的妙宝

净空法师法语:《弟子规》是人生的妙宝

1 《弟子规》、《三字经》这些东西,都是道德的启蒙、做人的基础,可是今天没人学了,因此我们要真正扎根,要从这里下手,亡羊补牢。现在我们在补习,补习还不算晚,要从《...

卸下你的累,让往事清零

卸下你的累,让往事清零

人之所以不快乐,就是想的太多。计较得太多,人活一世,聚散无常,万事万物,自有定数,何必想太多,跟自己过不去呢?身体累了多休息,心累了就试着拐个弯,其实我们人的心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