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随时随地给人家讲解、介绍佛法,这是法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大乘经典。或听闻一偈一句。发殷重心。赞叹恭敬。布施供养。是人获大果报。无量无边。若能回向法界。其福不可为喻。】

经典里面特别指出的是大乘,为什么?佛在四依法里面告诉我们,教我们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大乘经是了义经,小乘经是不了义经。小乘只讲到六识,断烦恼里面讲只讲到断见思,可见得它真的是不了义。见思烦恼之外还有尘沙、无明,可见得它确确实实不是了义的。大乘讲八识,所以圆满的佛法在大乘经典里面。这就是教给我们,遇到大乘经典要『赞叹恭敬,布施供养』。「赞叹恭敬」实在讲也不容易做到。尤其是前面所讲的『发殷重心』,这一句我们决定不能够疏忽,关键之所在。我们平常讲,我们对於大乘经典也赞叹恭敬、布施供养,可是我们的心跟这个标准来比较比较,我们发的这个心不及格,不是殷重心。这注解里面诸位自己去看,他注得很好,对於大乘的意思也说得非常的明白,我在此地就不要再说了。

以殷重之心,什么叫赞叹?给诸位说,赞叹就是宣扬,为人演说,这是赞叹。能说『一偈一句』,这个功德都不可思议。「一偈」,并不是经里面的偈颂,一偈就是四句。印度人计算一部书分量的大小,他跟我们中国人的习惯不一样,我们中国人算字数,这部书大小是论字数。譬如我们常讲老子《道德经》五千言,它这一部书是五千字,是以这个来算的。印度人不是以字为单位,是以偈为单位。所谓偈,就是四句叫一偈,只要是四句它就叫一偈,不一定是偈颂,长行也一样,任何四句就叫一偈。所以讲《华严经》有十万偈,换句话说,《华严经》有多少分量?四十万句。但是现在我们的《华严经》不是完整的,我们《华严经》称为略本,在中国翻译的《八十华严》一共是四万五千偈,差不多是原文一半的样子。《华严经》分量太大,从前在没有印刷术的时候,那个时候佛经写在贝多罗树叶上,又厚又笨重,所以分量太大,很容易散失。传到中国来,《华严经》是一种残缺、不完整的本子,但是我们也统统把它翻译出来了。在今天全世界,可以说《华严经》保存分量最多的还是我们中文的翻译。这就是一偈,就是四句,任何地方你听到四句,甚至於你只听一句,你听一句,你就可以为人讲这一句;你听四句,你就可以为别人讲四句,这个叫赞叹布施供养。

我把这一句经、四句经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讲给别人听,就是供养别人。而不是叫你把这经书放在家里当神像去供著,那就糟了,供了之后结果就喂蛀虫去了,那就错了。所以有很多人供养错了,供养佛经功德好大,他就请一部《大藏经》,在家里买几个柜子,把经书放在那里,他自己锁在那个地方,人家要借看都不肯。结果放了两年,一打开,里面都被虫吃了,供养那些蛀虫了,很可惜。所以你要晓得,什么叫做供养?供养是要把这个道理讲得清清楚楚,叫别人听明白,叫别人听了觉悟,听了欢喜,这是供养,这是布施,这个布施叫法布施。自己读诵是供养,为人演说是布施供养。自己读诵是恭敬赞叹,读诵也是恭敬赞叹,布施供养一定是为人演说。这个获的果报真正是无量无边。这一桩事情,就是修法,要随时随地去做,不一定说是一定要有个讲堂、要定个时间,一个礼拜讲多少次。能这样当然很好,没有这个因缘,随时随地你要懂得如何去修福,随时随地给人家讲解佛法、介绍佛法。如果自己有疑惑的,那我们就不说;我们自己真正清楚,没有疑惑,应该随时随地为人演说。当然自己也要常常读诵大乘,刚才说过,读诵是恭敬赞叹,为人演说是布施供养。

要想佛法兴隆,佛法能够普遍的弘扬利益众生,要讲的人多才行。你们今天晓得,基督教、天主教为什么这样兴盛?讲的人多,传教士多。佛法为什么没落?没有人讲。这么好的东西放在那里没有人讲,真正可惜。

地藏经(第二十五集)1985/10美国达拉斯档名:14-009-0025

 

点我:

相关文章

《百业经》:(97)给孤独 依给孤独得佛授记

《百业经》:(97)给孤独 依给孤独得佛授记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贫妇身贫心不贫虔诚扫佛精舍终证得道果

贫妇身贫心不贫虔诚扫佛精舍终证得道果

  祇园精舍里的僧众在佛陀的教导下,和合共住,用功精进。每天,僧众庄严的讽诵、摄受的威仪,让精舍呈现出一片肃穆祥和的法界,同时也让住在精舍旁的贫穷人家,在耳濡目染下心生欢喜,和三宝结了善缘。  “...

嘎玛仁波切:坚信来世一定会到来,无论经历顺利或

嘎玛仁波切:坚信来世一定会到来,无论经历顺利或

相信轮回,也会接受生生死死是一种循环。死亡不是一切的终点,而是另一次生命的起点。这不是一种假设,不是虚构的观念,而是确实的自然规律,不管相信或不相信,它就是生命存...

《百业经》:供施功德得佛授记95

《百业经》:供施功德得佛授记95

译序(摘录)《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

孝顺之后,戒色顺利婚姻事业蒸蒸日上

孝顺之后,戒色顺利婚姻事业蒸蒸日上

说到孝顺父母,本人有非常深切的体会。不孝与顶撞父母,令我活在地狱道将近30年,不见天日。若没有过去地狱般的苦难经验,就没有今日的大彻大悟!今天想在这篇短文内精简分...

放下放空,放平放心

放下放空,放平放心

  寺院里新来一位小沙弥,对什么都好奇。  秋天,禅院里红叶飞舞,小沙弥跑去问师父:“红叶这么美,为什么会掉呢?”  师父一笑:“因为冬天来了,树撑不住那么多叶子,只好舍。这不是‘放弃’,是‘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