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者才是最终受益人,而不是受施者

 布施者才是最终受益人,而不是受施者。

种布施的善因,才能够得到富裕的福报。从因果规律来分析,我们用财富来布施,得到利益的是布施的人,而不是接受布施的人。这跟社会上的一般的看法恰恰相反。因为布施的人,一生享用的福报,绝不会因为他的布施而减少。

比如,一个应该是百万富翁的人,他布施出去了五十万,他最终的财富,是不会减少的。

就好像一口井,把井水抽完,但过了几天,井水又会重新还原到原来的水位上。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福报应该有多少,就会有多少。

而布施出去的这一部分财富,相当于存放在“布施银行”里,“布施银行”是最保险得利息最高的“银行”。《地藏经》讲,这叫“舍一得万报”,也就是民间常讲的“一本万利”。而接受布施的人,也是过去生中种下的善因,才会得到的善报。但是,你得到布施后,福报就勾销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接受布施并不一定是好事。

《台州佛教》曾刊载一个消息:

一九九0年,福建莆田广化寺举行大规模建设,有一些印尼华人商人,到庙里来敬香,并大量布施钱财。回印尼后,他们的生意都很顺利。

这件事传开后,布施的人越来越多,最后算了一笔总账,这批印尼华人布施给广化寺重建工程的总额高达一千多万元。

他们由此得出一个结论:越布施越富裕,越布施越发财了。

第二个例子是:一九九一年浙江新昌大佛重建时,有一个叫黄尊祥的香港商人,他在梦中梦见了大佛,于是他到这个庙里来拜佛,并捐款一万元。返回香港后,他经营的生意异常顺利,他信心大增。后来,又多次专门到庙里来捐款,感到每一此捐款后,自己公司所得利润一次比一次更大,于是信心倍增,个人捐款总额竟高达一百多万元。后来,他成为香港三家公司的总经理。

这些事例可以说明,布施的人才是受益的人,布施决不会蚀本。当然,前提是布施要如法(详看三十三种不净布施)。最起码,布施的心有那么一点真诚和纯洁。而不求回报的布施、为利益一切众生的布施最纯洁。

 

点我:

相关文章

层次(感情的质量)越低的人,越喜欢花时间在发脾

层次(感情的质量)越低的人,越喜欢花时间在发脾

一、层次越低的人,越爱发脾气人发脾气时,智商将被情绪所俘虏,就会变成别人眼中愚蠢的人。《荀子》中曾曰:“怒不过夺,喜不过予。”高层次的人并不是没有情绪,他们只是不...

净空法师:临命终人若神识惛昧,当须为其设大供养

净空法师:临命终人若神识惛昧,当须为其设大供养

【是阎浮提。行善之人。临命终时。亦有百千恶道鬼神。或变作父母。乃至诸眷属。引接亡人令落恶道。何况本造恶者。】这一段经文很重要。临命终的人,我们见过不少,在病重的时...

中医女博士:性生活开放毁掉无数年轻人的未来

中医女博士:性生活开放毁掉无数年轻人的未来

日,在河北省首届公民德行教育论坛上,来自河北大学的中医女博士陈松鹤老师,用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剖析性开放对人特别是女子身心的伤害,发人深省,令人警醒!我们每个人都想...

方海权:讲因果故事十三 癌症还生

方海权:讲因果故事十三 癌症还生

林家庄有一个姓林的中年妇人,从年青时都乐善好施。由于林家庄处于山间,下雨路上的土壤流失,造成行人不便。林氏总是将道路整平,使路人好走。这样既施财物又出力,还经常到...

【信仰】是什么意思?信仰的重要性

【信仰】是什么意思?信仰的重要性

信仰是什么?  信仰,梵语(sraddha),译作信心、信解,是信心瞻仰之意,指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对某人、某物的信奉和尊敬,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信仰带有情感体验色彩,特别体现在宗教信仰上,...

宽见法师:感恩蟑螂帮我们修忍辱

宽见法师:感恩蟑螂帮我们修忍辱

感恩蟑螂帮我们修忍辱(一) (2010-03-12) ※※:我们家有好多蟑螂,不知道该怎么办,我老放《大悲咒》或是别的咒,但它们还是把我们弄得很狼狈。 宽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