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为临终昏迷者、聋人助念有用吗

问:有人平素信愿念佛而临终中风失语,神识昏迷,此时,人为助念,还有作用否?如有作用,则本人已神识昏迷,不觉不知,作用何在?如无作用,则本人平素信愿念佛之功德,岂非唐捐乎?

印光大师答:念佛功德不可思议。如有人平素信愿念佛,而临终中风失语神识昏迷,若得遇善友,为之助念,则其人所得利益,亦难思议。

如本人神识尚未离体之前,有转醒者能闻佛声,则能发起平素信愿念佛之心,命终之时,必蒙佛力接引往生西方无疑矣!设昏迷至死,其神识离体,因本人宿今之业未定,尚须经中阴,于中阴期间,得眷属或善友为之念佛,亡者尔时即能忆起平素信愿念佛之心,而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也。若又不能如此,但遇善友等念佛之善缘,纵不得往生,亦能增来世净土之善根。

经载:佛世时有一老人遇虎,躲于树上,以怖畏故,念南无佛一声,以此善根,后遇佛得度。况生平早已信愿念佛者乎?如是观之,足证念佛功德,绝不唐捐也。

 

问:聋人临终虽有人为之助念而不得闻佛声,则助念有何作用?

印光大师答:聋人因宿世耳根所造之业,故感此报。聋人虽不闻佛声,但临终有人助念,亦得往生。何以故?

以聋人耳根虽缺,闻性不失故。只要本人自心清醒,信愿坚固,一意求生西方,则命终必感佛来迎接。复有善友为之助念,以众生心力不可思议,弥陀洪名功德不可思议,则其人往生西方,犹如顺风举帆,轻车就路矣!又或其人临终之时,前有将谢,后有未生,唯第八识有作用,其人于生前,以业障故,不得耳根而无耳识,至此,前果已谢,则第八识自能闻能觉能知也。

摘自《印光法师文钞》

 

点我:

相关文章

法藏法师:学会随缘

法藏法师:学会随缘

学会随缘 随缘当然不是宿命的随顺恶缘,而不图努力及改变。因此要懂得生命的风光仍然是掌握在自己的努力当中的,面对人生,我们就得先有「扭转恶缘」与「创造因缘」的认...

做人​,一定要大气

做人​,一定要大气

古人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贵在大气,有大气者,方能成大器;有大气者,方能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做人,一定要大气!大气之人,更需要刚正不阿的精神,...

仁清法师:大悲咒有开显众生慈悲心和解开怨结的功

仁清法师:大悲咒有开显众生慈悲心和解开怨结的功

    再接下来一条,是“利益农田”,能够利益农田,我们在城市居住的人也要正确理解。你能够掌握大悲咒的这种利用的话,肯定很多事相你就摆平了,...

【色欲】的对治方法是什么?佛教对色欲的解释

【色欲】的对治方法是什么?佛教对色欲的解释

色欲是什么?佛教对色欲的解释  色欲,五欲之一,在佛教中有两种解释,一是指眼睛所看到的,眼睛希望看见亮丽的颜色(青黄赤白);二是指对男女情感的希求,对异性的需求。贪色的人,为了美色可以将家庭、事业统统...

贪色纵欲使人不能尽天命,实是慢性自杀

贪色纵欲使人不能尽天命,实是慢性自杀

贪色纵欲是人最容易犯的、最难改正的耗命的行为。影响人寿命长短的因素很多。刀枪水火,天灾人祸,这些看得到的、人们容易理解的就不去讨论了。这里主要讨论人的性欲与人的寿...

圣凯法师:生死的探索与生命的尊严——佛教生死学

圣凯法师:生死的探索与生命的尊严——佛教生死学

生死的探索与生命的尊严 ——佛教生死学序说 演讲/圣凯 整理/王俊淇 2009年11月28日 讲于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王雷泉老师开场白: 各位学友,各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