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好施,财从布施中来

我有位朋友在昆明小资扎堆的街道做了几年服装,店小乾坤大,也算是见识了许多人生百态。一些富家少奶奶,闲得发慌,就经常以逛街购物为消遣。高兴了自然要买东西;心情不好,更是疯狂购物填补空虚。家中有三五百件衣物及鞋子的很常见,一些女人说起自己家中的衣服与鞋子,绝大部分只穿过一次,还有许多买回去标签都没拿掉。她们并不是需要,只是在花钱的过程中填补心中的空。还有一个老顾客,养了一个贼靓的踢球的小子,到处飞来飞去给他捧场子,送车子讨他欢心。厮混了几个月,那小子傍到一个更疼他的姐姐,一脚揣了她。那阵子时常到朋友店里借“买”浇愁、发牢骚。像这种“购物癖”,越是在经济发达地区越多,这都是心理极度空虚的表现。这个时代,空洞空虚、急需填补的心太多。饱暖思淫逸,许多**级的事,都是心灵空虚惹出来的祸。

钱是个好东西,可有了钱不得见更快乐,心上的空洞哪里是钱能够填补的?有的人侥幸生得好命,到人世间就是来消耗福报来的。她们不懂得福报的来源,不知道福报也是有定数的。人的欲心是个永远填不满的黑洞,这个黑洞只会越撑越大。一味地索求,只会越来越空虚。这就要反其道而行之,学会与体会施予之乐。施予的过程中,那种快乐与满足感是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的。而且在施予的过程中,心态越来越阳光、越来越柔和,越来越安乐,这种心态就是在造就自己的未来。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培养他的怜悯之心和乐于施予的习惯,才是交给孩子一把真正能打开好运之门的金钥匙。

财富从施舍中来,而富贵布施易,正是积福的优越条件。为什么不好好为自己积点福,让自己的生命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之中呢?程派《锁麟囊》中有一段唱词:“我正富足她正少,她为饥寒我为娇,分我一枝珊瑚宝,安她半世凤凰巢。”富贵中人,一念善心就可轻而易举地做成很多善事,积下极大的功德。

这次在玉树地震的直播募捐晚会上,我注意到陈光标的气色,鼻子黄亮饱满如老蚕茧,较之上次露面时远甚。按相理而言之,这是财运极好的典型表现。我没有了解过他的经营状况,但从他的气色中,完全可以断定其财富横溢的程度。施舍就是下种籽的过程,种下的种籽,很快就能开花结果,而收成是远远多于种籽的。

许多富人都很喜欢布施。微软的比尔盖茨,福建福耀集团的曹德旺就是典型的代表。数十乃至数百亿捐助贫弱群体,这就是菩萨行。我与不少富人有过诸多交往,无一不是乐于施舍之人。许多人仇富,恐怕与不太了解有关。有的人处世低调,他们的善行只是不为世人所知而已。为什么一定要拿出点钱就满世界嚷嚷?陈光标的高调是为了带动社会的慈善行为,而更多人的低调是在积阴德,都是尚德懿行。比如在昆明投资的黄如论先生,其各种慈善捐资,至今累计已近10亿,但知道的人却并不太多。即使在昆明本地,随机去问,知道身边有这么一位大慈善家的人也比较少,远不及陈光标先生之如雷贯耳。

财富越施舍越多,而越贪越悭越少。乐于施舍就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之中,贪求不足、分文不舍就会进入恶性循环之中。这种习气会生生世世延续下去,在轮回中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性。富人好施,就是与生生世世带来的习气有关,这就是良性循环。

那这么说起来,贫寒之人是不是就没有了机会?布施还要看心态,贫寒人家,一念不忍之心,箪食瓢饮之微薄施舍,就是功德无边的善举。发心之诚切与否是最重要的。

实在没有财富施舍的人,种种帮助人的途径皆是布施。安慰人是无畏之施,献血是布施,做义工是布施,举手之劳帮人一把也是布施,看到导人向善的帖子帮顶一下也是布施...只要有心,种种布施途径无处不在。佛教之中的施食,就是最简易的积福之法。念几遍普召请真言及变食真言等,一次施食,千万饿鬼皆得饱足,甚至因此而得超度。如果有开了天眼,看到那种宏大场面,古代大富人家在大灾之年开赈灾场也不过如此。你想想这是多大的慈善行为?而所需不过七粒米、一小杯清水而已。当然,最重要的是发自内心的慈悲心。再贫寒的人家,一天也不会缺了这七颗米。一元钱的大米,够你天天施食一两年。而积下的福德,很快就能改变现世贫寒的状况,未来生生世世之富足更是不可限量。

 

点我:

相关文章

放生愈疾:16、鳖救婢危程氏女佣《江慎修居士选录》

放生愈疾:16、鳖救婢危程氏女佣《江慎修居士选录》

  《江慎修居士选录》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铸板流通  民国十一年壬戍冬释印光谨撰  【原文】  第二章 放生愈疾  16、鳖救婢危程氏女佣  程某夫妇...

宣化上人:佛前点灯,来生眼目明亮,能得五眼六通

宣化上人:佛前点灯,来生眼目明亮,能得五眼六通

佛前十种供养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这供养呢,以前讲过很多,现在把它再讲多一点。这供养,有十种的供养。十种供养都是什么呢?第一就是香。我们供佛的那个香,要买最好的那个香...

播种真理的人

播种真理的人

  佛陀上了年纪之后,变得越来越美,凡是见过他的人,都会倾心于他的美貌。因为他们知道所有从自我而来的恶念见到佛陀时都会在他的面前逃窜,这样,他们就可以与佛陀合为一体,从而也就和真谛融为一体。  没...

三皈依中的“两足尊”,你知道是什​

三皈依中的“两足尊”,你知道是什​

我们汉语词汇的含义非常丰富,一个字都可能有很多含义,用在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意思,外国人学起来会很头疼。比如佛教三皈依中的“两足尊”,对于不了解佛教的人来讲,就...

圣辉法师:倡导佛教慈悲平等理念 实现人类世界持

圣辉法师:倡导佛教慈悲平等理念 实现人类世界持

倡导佛教慈悲平等理念 实现人类世界持久和平   实现人类永久和平,维护全球安全稳定,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 纵观当前的世界形势,一方面由于科技...

蔡礼旭老师:言语的智慧

蔡礼旭老师:言语的智慧

言语的智慧蔡礼旭老师“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言语是人与人之间互动频繁最多的。所以言谈假如能够非常文雅,那在无形当中,交谈当中,都会提升一个人的气质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