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隔​肚皮,这四种人,不可轻易相

老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按照佛门义理来说,娑婆世界正处在减劫的当下,人与人之间很难说互信互助,甚至不被恩将仇报,已经算是谢天谢地了。

很多时候与人交往,信任换来了欺诈,如何才能认出别有用心之人,不让自己的善良被人利用呢?《佛说骂意经》中,列举了四种不可轻信的人。

一者贪人

所谓贪人,即指贪婪的人,世间五欲财、色、名、食、睡,过则为贪。也就是说,佛教化众生讲究随缘,尽管不能强求所有人变成“照见五蕴皆空”的圣人,但对于过度贪求五欲的人,不可轻信。

《法句经》有言:“贪欲生忧,贪欲生畏;无所贪欲,何忧何畏?”世间不如意之事本来十有八九,而贪人地渴求执著。当心愿无法得到满足时,种种烦恼由心中而生,乃至于茶饭不思,苦不堪言,更有甚者作奸犯科。贪人的五欲炽盛,对世间多少无辜人造成伤害,故而佛说贪人不可信。

二者嫉人

嫉人就是常嫉妒别人,见到他人有成就要嫉妒,见到他人做善事也要嫉妒。嫉妒像在胸口中燃起了烈火,为了熄灭自己的妒火,嫉人就要处处给别人制造麻烦,让别人的家庭和事业败落。尽管嫉人不能从中得到好处,但是对于嫉人来说,让别人的失意,远比他自己成功更有吸引力。

譬如提婆达多,虽然他与释迦牟尼佛是堂兄弟,但却因为嫉妒佛陀,在佛弘法的过程中不断为其制造麻烦。从恶语中伤,到从山顶滚下巨石,甚至放出狂怒的大象。我们凡人没有佛陀那样的智慧福德,不能调伏妒火中烧的恶人,故而佛劝诫众生,不要轻信心怀嫉妒之人。

三者嗔恚人

嗔恚人是指常常心怀嗔怒,动辄对人恶语相向,拳脚相加之人。佛陀曾经开示过这样一段因缘,曾经佛陀与弟子途经某村落,但是村子里一户人家也没有,但过去这个村子人丁非常兴旺。原来村里有位忍辱仙人,村民每次有不开心的事情,都来扬他一把尘土,并且朝他吐口水。后来有一次,忍辱仙人心中嗔恚大发,他打妄想说:“你们这些人,全部该死!”结果,村内的人全部离世了。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人在嗔怒的状态之下,常常做出各种不理智的行为。故而,佛陀告诫众生,远离常常嗔恚之人,因为你不知道何时,他就会生出“你们都该死”这类的嗔恨心。

四者轻薄人

传统文化中,素来有厚重轻薄的传统,譬如传统社会中讲究君子仁厚之风。而轻薄之人则与之相反,言行举止轻佻浮躁,逢人便夸夸其谈,显示自己学识渊博,眼界开阔,实则给人以肤浅、轻薄之感。

佛门中常讲一默如雷,沉默是金,但轻薄之人往往口无遮拦,毫无避讳,倘若与之久处,则障碍自身的修行。其言语多是捕风捉影,故而佛说不要轻信轻薄之人。

佛法求诸己,在以此四等标准衡量众生之时,也不要忘记反观自己,不要成为别人眼中不可轻信的人。无论学佛修行还是做事,净化自己的心灵,福慧才能增长,所以佛弟子当以布施对治贪吝,以随喜对治嫉妒,以慈忍对治嗔恚,以威仪对治轻薄,这是我们学佛与做人的基础。

南无阿弥陀佛 🙏🙏🙏

 

点我:

相关文章

蒙山施食不可以随便念

蒙山施食不可以随便念

绝对不可以,施食是布施鬼神的,应该做好。你要随便念念,做的不恭敬,不如法,他们会不高兴的。老法师----这是提醒大家供养鬼神要很认真,要把他当作客人对待,不能够厚...

净空法师: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你说这个多自在,省

净空法师: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你说这个多自在,省

所以要知道苦乐,你就会下定决心,我要往生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的妙是真妙,跟我们这个世界完全不一样。我们这个世界人身体是物质,所以必须要有饮食、要有养分。极乐世界身体...

宣化上人:你做这些事情,就会被酒色财气给迷住了

宣化上人:你做这些事情,就会被酒色财气给迷住了

《佛遗教经浅释》◎一九七九年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洛杉矶金轮圣寺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持净戒者。不得贩卖贸易。安置田...

最快增长福报和智慧的方法!!

最快增长福报和智慧的方法!!

记得大约06年,一个居士给我介绍了一位得乳腺癌的女性,希望我用佛法帮助一下。当时她手术后在青岛海边疗养,情况比较不好。我便打电话向她了解生病的情况。我问,你在生病...

邪淫的因果与福报的关系

邪淫的因果与福报的关系

自古就有句俗话“万恶淫为首”,很多人很困惑:淫真的那么可怕吗?难道淫比杀人、放火、抢银行还更可恶?况且“性”乃人之天性,为什么要去压抑甚至泯灭它呢?其实,“万恶淫...

广施善行后现世就得大福报,荫及子孙们富贵发达

广施善行后现世就得大福报,荫及子孙们富贵发达

康峻,字重山,为人慷慨,就是在极贫困的情况下,也不忘济人利物之心。有一天,他去维扬,船行到高邮湖,天晚了。有一老人来到船上,告诉康峻「你心地善良,已经感动了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