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老和尚:如法打坐可以促进身体健康

   (一)静坐不过是教行人返观自性的一种方便方法。简言其要,则在于系念一句佛号。(或阿弥陀佛、或观世音菩萨皆可。)心心相契,念念相续,由心而出,从耳而入,莫令间断。

果能如斯,则更无余缘杂入矣。若能久久不退,弥勤弥专,转持转切,不分行住坐卧,岂觉动静闲忙,便可一直到家,永生安养。居士才觉得有些定明澄澈之境,便生心动念而执著之,宜其不能进步。

(二)静坐宜取乎自然,身体有病,宜适当调养,不必勉强支持。修行用功不拘于行住坐卧也。

(三)悟道不一定皆从静坐得来。古德在作务行动中悟道者,不可胜数。悟道仅为真正修道的开始,由修而证,则神通不待求而自得矣。若专为求得神通而修行,是魔见,为学佛人所不齿者。

(四)参禅、念佛、持咒等一切法门,皆教众生破除妄念,显自本心。佛法无高下,根机有利钝,其中以念佛法门比较最为方便稳妥。居士受持《佛说阿弥陀经》,熟览《印光法师文钞》,若能依而行之,则净土现成,万修万去。

(五)荤食造杀害生,大违慈旨。令人智昧神昏,增长贪嗔淫欲,身后业案如山,冤怨债报,宁有了日。

静坐修行的目的,要了生死,荤食则增加无边生死,漏瓶盛油,虚劳精神,智者可以自审矣。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当熟览谛受。

(六)静坐如法,可使四大匀调,促进健康。

(七)“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八万四千法门,对治众生八万四千烦恼,莫不殊途同归,惟当择其契理契机者而修持之。平常日用,皆在道中行,那里不是道场?本用不著什么禅堂,也不是坐才是禅的。

所谓禅堂,所谓坐禅,不过为我等末世障深慧浅的众生而设。

 

点我:

相关文章

太过放纵的人会严重的损耗自己婚姻福分

太过放纵的人会严重的损耗自己婚姻福分

  各人的命运是不同的,有的人婚姻缘厚,有的婚姻缘薄,厚的人结婚较容易,薄的人结婚就难,没有婚姻缘的人结不了婚。但也不是一定的。个人的行为是会...

传喜法师:广行布施绕财富

传喜法师:广行布施绕财富

广行布施饶财富 传喜法师正月初五法会开示(10.2.18) 布施波罗密    大家新年好!我们现在还属于春节期间,特别今天,是什么日子?我...

大安法师:为何有的念佛人临终前先感恩释迦佛

大安法师:为何有的念佛人临终前先感恩释迦佛

娑婆言释迦,西方言弥陀。先释迦者,教所由兴也。孺子封侯,尚不背本。凡夫入圣,岂得辜恩。古有临终焚香先供养释迦者,正此意也。——莲池大师《佛说阿弥陀经疏钞》娑婆世界...

道证法师:合理睡眠是中夜时间,晚上十点到两三点

道证法师:合理睡眠是中夜时间,晚上十点到两三点

下面继续讲(菩萨戒)第十九条轻戒,题目是「贪睡眠戒」。这条戒是教菩萨要有合理的睡眠,不能过度贪睡。佛告诉我们,合理的睡眠是在中夜的时间,也就是晚上十点到半夜两三点...

法藏法师:白衣得自僧伽的功德教化

法藏法师:白衣得自僧伽的功德教化

白衣得自僧伽的功德教化 佛陀要出家人以少欲清净的形象,来感动刚强难化的有情;要出家人以持戒,刻苦的自行,来感化贪吝自私的众生;要出家人以定慧、解脱的道德,来感...

慧光法师:计有所得、轮回无休

慧光法师:计有所得、轮回无休

计有所得、轮回无休 ---慧光和上开示---   「计有所得」是指如果人心里面常常想着「我做什么就是因为我想得到什么」。 「计」是计量、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