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缘而行,随心而活

生命中的许多东西是可遇不可求,刻意强求的得不到,而不曾被期待的往往会不期而至。 因此,要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一切随缘,顺其自然。

昨天,是一道风景,看见了,模糊了;时间是一个过客,记住了,遗忘了;生活是一个漏斗,得到了,失去了。

世上没有不平的事,只有不平的心。人没有完美,幸福没有一百分,这个世界上最不开心的,是那些想得太多的人。人生不过是一张清单,你要的,你不要的,计算得太清楚的人通常聪明无比,但换来的却是烦恼无数和辛苦一场。

人,可以真实地活着,但不要太认真。很多时候,为了求得真正的幸福,我们需要保持耐心。生活总是起伏跌荡,不要抱怨什么,你就是再快乐,也会有烦忧;你就算再倒霉,亦会有幸运。

生命不是一场赛跑,而是一次旅行。有时候,是我们自己想太多,有的人本来幸福,却看起来很烦恼;有的人本该烦恼,却看起来很幸福。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烦恼。

生活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不满意,就灰心丧气。

都说幸福如饮水,冷暖自知。有些人,每天都在追逐幸福的路上,却从来也没有感觉到幸福的存在;有些人,懂得收集点滴的温暖和感动,便会与快乐同行。

生命的过程,本来就是随意的。我们日复一日地在路上走着,说不定哪天在这条路上就会有故事发生。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从花开到花落,从花香浓郁到花香淡去,平和地接受生命中的每一次赐予,不必抱怨你得到多少。

人生只是一场体验,谁都无法永远占有。人生就是用前半生的时间去得到一些东西,再用后半生一件件失去。而不论得到的还是失去的你都得接受,所以当你不求全责备时,你才会感到满足。

总有一天,我们都会和曾经拥有的一切永别。坦然面对经历的一切,平和对待人生的得与失,感受那些微小且真实的满足,就会享受充实而幸福的人生。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分享转发,自利利他。

 

点我:

相关文章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还有后半句,你却不知道!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还有后半句,你却不知道!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流传很广,几乎成了一般俗人和不真知佛法的学佛人贪口福吃肉的依据。若见学佛人吃素,则说何必执著,“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这种观点混淆了圣凡、性德和修德,是执理...

佛经故事:佛陀是如何对待诽谤伤害自己的人

佛经故事:佛陀是如何对待诽谤伤害自己的人

昔者王子兄弟二人被驱出国缘第二十二  昔有王子兄弟二人。被驱出国到旷路中。粮食都尽。弟即杀妇。分肉与其兄嫂使食。兄得此肉。藏弃不啖。自割脚肉。夫妇共食。弟妇肉尽。欲得杀嫂。兄言莫杀。以先藏肉。还与弟食...

海涛法师:南无佛陀塔的故事

海涛法师:南无佛陀塔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国家,国王有三个王子。有一天,国王和皇后带着三位王子出去玩,当国王和皇后在行宫休息时,三位王子自己跑出去玩,结果在山谷看见了一只瘦弱且饥饿不堪的老虎,老虎身边还有一只刚出生的小虎,...

传喜法师:如何看待一门深入?做早晚课、打坐、平

传喜法师:如何看待一门深入?做早晚课、打坐、平

问:如何看待一门深入?做早晚课、打坐、平时念佛,是否要一致?早晚课念观音菩萨,阿弥陀佛,必须一致吗?比如,早晚课我念阿弥陀佛,干活的时候念观世音菩萨,行吗?师:你...

海涛法师:彼此关怀,至死不变

海涛法师:彼此关怀,至死不变

  释迦牟尼佛住在舍卫国期间非常忙碌,几乎是日以继夜地解答弟子心中疑问。他也会为施主们讲解佛法,并不定时为新皈依的弟子授戒,或参加信徒们邀请的斋宴。  有一天晚上,佛陀就经过僧房。忽然,他听见一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