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缘而行,随心而活

生命中的许多东西是可遇不可求,刻意强求的得不到,而不曾被期待的往往会不期而至。 因此,要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一切随缘,顺其自然。

昨天,是一道风景,看见了,模糊了;时间是一个过客,记住了,遗忘了;生活是一个漏斗,得到了,失去了。

世上没有不平的事,只有不平的心。人没有完美,幸福没有一百分,这个世界上最不开心的,是那些想得太多的人。人生不过是一张清单,你要的,你不要的,计算得太清楚的人通常聪明无比,但换来的却是烦恼无数和辛苦一场。

人,可以真实地活着,但不要太认真。很多时候,为了求得真正的幸福,我们需要保持耐心。生活总是起伏跌荡,不要抱怨什么,你就是再快乐,也会有烦忧;你就算再倒霉,亦会有幸运。

生命不是一场赛跑,而是一次旅行。有时候,是我们自己想太多,有的人本来幸福,却看起来很烦恼;有的人本该烦恼,却看起来很幸福。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烦恼。

生活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不满意,就灰心丧气。

都说幸福如饮水,冷暖自知。有些人,每天都在追逐幸福的路上,却从来也没有感觉到幸福的存在;有些人,懂得收集点滴的温暖和感动,便会与快乐同行。

生命的过程,本来就是随意的。我们日复一日地在路上走着,说不定哪天在这条路上就会有故事发生。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从花开到花落,从花香浓郁到花香淡去,平和地接受生命中的每一次赐予,不必抱怨你得到多少。

人生只是一场体验,谁都无法永远占有。人生就是用前半生的时间去得到一些东西,再用后半生一件件失去。而不论得到的还是失去的你都得接受,所以当你不求全责备时,你才会感到满足。

总有一天,我们都会和曾经拥有的一切永别。坦然面对经历的一切,平和对待人生的得与失,感受那些微小且真实的满足,就会享受充实而幸福的人生。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分享转发,自利利他。

 

点我:

相关文章

黄柏霖:皮肤癌末期,放生四个月以后,癌症消失得

黄柏霖:皮肤癌末期,放生四个月以后,癌症消失得

我这里就讲一个公案,你想要长寿,就不要造杀业。所以在台湾有一位早期的留美科学家,叫雷久南博士,她说,素食放生是福寿之本,她就讲一个公案故事。她说,有一位加拿大的女...

净空法师:供奉财神的真正意义

净空法师:供奉财神的真正意义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华夏族,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今河南淅川县滔河乡)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

弘一大师:人生之最后的终极关怀

弘一大师:人生之最后的终极关怀

岁次壬申十二月,厦门妙释寺念佛会请余讲演,录写此稿。于时了识律师卧病不起,日夜愁苦,见此讲稿,悲欣交集,遂放下身心,屏弃医药,努力念佛。并扶病起,礼大悲忏,吭声唱...

张曼涛教授:中国佛教的思惟发展 七、结论

张曼涛教授:中国佛教的思惟发展 七、结论

七、结论 假如我们要全盘讨论中国佛教的思惟问题,实在说,非一钜著不为功。在本文中,我们只能指出来一些显著的特徵,而未多在细节著言。特别另有几点中国佛教思想的...

没有积累善因,即使祈求上师三宝、财神天神也不可

没有积累善因,即使祈求上师三宝、财神天神也不可

世间人都希求快乐的生活,尤其是城市人,追求特别强烈,比如希望拥有房子、车子等。但却不知道积累快乐的因,精进行持上供下施、守持清净戒律等善法。即使行持,稍微有一点痛...

呷绒多吉上师:不够虔诚,就得不到修行佛法的真正

呷绒多吉上师:不够虔诚,就得不到修行佛法的真正

 呷绒多吉上师 开示连载(436):皈依是什么呢?是一种依靠;依靠谁呢?依靠佛法僧,上师三宝;为什么要依靠上师三宝呢?今生我们想要自在幸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