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找事就是找烦恼,随缘没有烦恼。要掌握

清净心再向上提升就是平等。心清净了未必平等,清净心是阿罗汉、辟支佛,平等心是菩萨、是佛。我们的经题后半段有「清净平等觉」,这就是告诉我们,我们修学净土的人,标準是什么?标準是清净心。得清净心,生凡圣同居土;得平等心,生方便有余土;后面是觉,觉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生实报庄严土,往生净土的叁个条件。

净土无比殊胜,是可以带业往生。这是八万四千法门裡面没有的,没有带业的,一定要消业,业障统统消掉你才会有成就。净宗法门不需要,业障在没有关係,只要你把念头集中,所谓「念不一不生净土」,一是什么?就是阿弥陀佛。我心裡没有杂念,只想阿弥陀佛,只念阿弥陀佛,就行了,除阿弥陀佛之外,心裡没有第二桩东西,这个人决定生净土。

生到净土之后,决证极果。这些道理、事实真相一定得搞清楚。我们这一生当中,这是我们主要要办的一桩大事,其他是附带的。附带的,可以做,可以不做,不失慈悲心。我现在不做,专心念佛,行不行?行。为什么不做?没有缘。佛教我们随缘而不攀缘,我们去找,那就错了。这个缘现成摆在面前,缘成熟了,也就是他来找我,我会帮助他;他不找我,我不找他。别找事,找事就是找烦恼,随缘没有烦恼。要掌握这个塬则,我们这一生极乐世界才去得成。

好事很多,天天去找这些好事,忙得不亦乐乎,将来往生到哪裡?人天福报。为什么?你一生所修的,与清净平等觉不相干。往生极乐世界要清净平等觉,起码的,要有清净心才真能往生。攀缘,清净心没有,修来生的人天福报而已。人天福报好不好?不好。为什么?福报享尽怎么办?连唐太宗都在地狱,这歷史上有名的好皇帝。

文摘恭录—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註(第四一一集)2013/8/26

 

点我:

相关文章

宽见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五 10 不偷

宽见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五 10 不偷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五(10)——改变人生命运的秘笈 十、不偷盗的利益之常怀布施的念头 第九大利益“常怀施意”。“施意”,布施的念头。心里要常怀着布施的...

四个老婆

四个老婆

  释加牟尼在一次法会上说:某地有个富商共讨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伶俐可爱,整天作陪,寸步不离;第二个老婆是抢来的,是个大美人;第三个老婆,沉溺于生活琐事,让他过着安定的生活;第四个老婆工作勤奋,...

悟显法师:心净土净【第六讲】

悟显法师:心净土净【第六讲】

助念在净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助念的重点就是要让亡者提起正念,一心念佛。凡是会障碍他往生的或是让他失去正念的外缘,都要帮他避掉,注意的细节包括室内电话、家人及助念者...

“抓贼”的故事

“抓贼”的故事

  英语词组“Stop thief”是抓贼的意思,很有意思的是, 这两个单词分开来则是“停下来”与“贼”。中国人抓贼是发现贼以后,把贼抓起来打一顿,好听点叫教育一顿。自己没有国外生活的经验,不知道...

不肯承担

不肯承担

  利踪禅师有一次在深夜里,站在僧堂前大叫道:“有贼!有贼!”  叫声惊动了堂内的大众,这时,刚好有一位学僧从堂内跑出来,利踪禅师就一把抓住他道:  “纠察师父!我抓住贼了。”  学僧推拒道:“禅...

临终关怀,阿弥陀佛本愿力的应用

临终关怀,阿弥陀佛本愿力的应用

末法时代的凡夫众生临终之时,外在因色身四大分离,内在因死别牵肠挂肚,致使身心饱受极大痛苦。一般人临终,正念分明、预知时至、自在往生的人很少,身心痛苦、业障现前、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