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六)~E 99
998经至999经二经是讲布施的功德。998经中,天子问佛:“施何得大力?施何得妙色?施何得安乐?施何得明目?修习何等施,名曰一切施?今启问世尊,愿为分别说。”此处讲布施的功效,比如说,布施什么可以获得大力(可以理解为身体强壮),怎样布施可以得到颜色姝好且清净庄严之身?如何布施才能得到真正的安乐?布施什么可以获得一双明亮清澈的眼睛?如何布施才能叫做“一切施”? 佛陀对此回答说: 施食得大力,施以得妙色;施乘得安乐,施灯得明目。 虚馆以待宾,是名一切施;以法而诲彼,是则施甘露。 布施饮食可以获大力,布施人家衣服可以获得微妙的容色;布施给人家车乘可以得到安乐,夜晚布施给别人灯火,就可以得到光明的眼睛;设立虚馆无偿招等宾客,名叫一切施;以佛法去教诲一切众生,就叫做布施甘露。 999经叙述佛为一位叫悉鞞梨的天人讲述净信布施的功德。天人问佛:“诸天及世人,于全悉欣乐,颇有诸世间,福乐自随逐。”这位天人的话说得很对,无论是天人还是世人,都耽于饮食声色享受,觉得这样才是世间最快乐的事情。而世间福乐是可以如此这般任意追逐吗?从这里,我们明显地感受到这位天人对于世间欲乐享受的担忧,可谓与众不同。 佛陀回答说:“净信心惠施,此世及后世,随其所至处,福报常随影。是故当舍悭,行无垢惠施,施已心欢喜,此世他世受。”此即是讲,如果以净信心去惠施于人的话,就可以获得巨大的功德和福报。它们会如影随形般地跟随着我们,乃至生生世世,永不消逝。以净信心去布施,完全是不讲求世间的名闻利养,也就是丝毫不图回报,但是为资助出世的善根及涅槃之因而以清净心去行布施,且对佛教生起正信者,方可名为净信施。如果我们以妄心求取现世或后世福报而行布施,则名其为不净施。当然,我们一般将布施分为财施、法施和无畏施三种。按常理而言,法施较财施功德为大,无畏施较法施、财施功德为大。这只是一种相对的说法,需要区别对待。比如说有人缺钱,此时布施钱财作用肯定会比法施要大;而当某人不幸落水的时候,此时若施以见义勇为出手相助(无畏施),其效果肯定比财施更好更直截。当然,从明白人生义谛的角度上来说,经常施以法义,使众人明晓法理,从而获得最上的以苦得乐,则为人生最殊胜之布施。(7.29.) 金刚棒喝─宣公上人答问录1.弟子:家中常遇到很多困难,怎么办?宣化上人: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车到山前必有路……要多念观音菩萨,直到有感应为止。2.问:我的儿子... 大悲索法大悲索的加持方法及使用方法,这个加持方法到第四项上咱们讲。第三项上光讲大悲索的方法。【经文】:尔时观世音菩萨告梵天言,诵此咒五遍,取五色线作索,咒二十一遍... 佛教是如何定义善恶行为的呢?首先,在我们日常行事中,善的行为能给自己带来利益和安乐。比如布施这种善行,既能帮助我们克服自身的贪心和吝啬,使人格得到净化,还能招感未... 这个武汉肺炎,好像今天报纸登的更大,所以,大家都在紧张,但是呢,如果按照佛经,之所以有这种瘟疫,传染病,就是来自于有这个瘟鬼,有时候也会叫瘟神啊,所以在。却温咒语... 破禅的智慧 第五章 青山虽旧光景新 禅宗雪峰义存禅师与新参弟子有段话头: 问僧何处来?曰:“近离浙中。”曰:“船来陆来?”曰:“二途俱不涉。”... 一般自杀的人身边会有个声音跟他讲,让他自杀。然后呢,鬼会跑到他身体里头,干扰他。影响他的思维。一般人的思维被鬼神干扰得比较多,比如莫名其妙地就做出莫名其妙的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