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法师:如何为大病临身,存亡莫保的老人助念?

问:为什么说念佛利益比诵经拜忏做水陆大多了?

:诵经拜忏做水陆往往会成有名无实。念佛则无一人不能念者。即懒坯不肯念,而大家一口同音念,彼不塞其耳,则一句佛号,固已历历明明灌于心中。虽不念,与念亦无异也。如染香人,身有香气,非特欲香,有不期然而然者。为亲眷保安荐亡者,皆不可不知。

至于保病荐亡,今人率以诵经拜忏做水陆为事。光与知友言,皆令念佛。以念佛利益,多于诵经拜忏做水陆多多矣。何以故,诵经则不识字者不能诵。即识字而快如流水,稍钝之口舌,亦不能诵。懒坯虽能,亦不肯诵,则成有名无实矣。拜忏做水陆,亦可例推。念佛则无一人不能念者。即懒坯不肯念,而大家一口同音念,彼不塞其耳,则一句佛号,固已历历明明灌于心中。虽不念,与念亦无异也。如染香人,身有香气,非特欲香,有不期然而然者。为亲眷保安荐亡者,皆不可不知。(《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三第540页 复黄涵之居士书一)

:如何为大病临身,存亡莫保的老人助念?

:儿女眷属轮班念佛,借此令尽孝思,令种善根。此法无令中辍,其利益不可思议。凡有信心人,欲成就父母往生之道业者,皆当以此告之。

然太夫人年已八十有三,当常劝谕,令其信愿念佛。若令终日长念,或恐有能如是。前者颇欲设法,在生助念,思之未得。镇守使王悦山,奉母来山,见其眷属甚多,因得一绝妙之助念法。已与彼略说之。亦与彼说,当与阁下言之。倘阁下能实行,彼亦不至漠然置之,亦自利利他之道也。阁下眷属,儿辈则各有职业,固难常时依行。若媳辈,则无事清闲。女使辈若奶妈等,则无甚要事。当令诸人,按钟点日在太夫人旁,高声念佛半点钟。过时换班,一日不断佛声。太夫人能随之而念亦好。如不能随,但令摄心谛听。则一日之中,常不离佛。在诸人亦不吃力,以一日之中,不过当一回值,或至两回,亦隔许久时候。彼等一无事事,借此令尽孝思,令种善根。即女使等,亦得因此之故,得植出离生死之缘。从此以往,率以为常。即太夫人寿过期颐,此法无令中辍,其利益不可思议。凡有信心人,欲成就父母往生之道业者,皆当以此告之。阁下政务多端,不能按定。若有暇亦如是念一次,以作表率,则儿媳女使等,当更踊跃欢喜也。光意谓如此而行,实为利便。(《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三第547页 复黄涵之居士书四)

 

点我:

相关文章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六)~G 12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六)~G 12

1231经~1233经:此三经叙述与财利(或布施)有关的话题。 1231经亦是波斯匿王的个人感悟之语。波斯匿王作为一个大国的国王,同时也作为当时部族的首领面目...

【果报】佛教中的果报是什么意思?果报有多少种?

【果报】佛教中的果报是什么意思?果报有多少种?

果报(佛教解释)  果报,汉语词语。佛家常用“果报”,意为就报。另外,蒲松龄收录了一则短片故事,叫《果报》(选自《聊斋志异》)。  佛家语。因果报应。即所谓夙世种善因,今生得善果;为恶则得恶报。  《...

智渡法师:朋友家中供奉了一尊没有开光过观音菩萨

智渡法师:朋友家中供奉了一尊没有开光过观音菩萨

居士问:朋友家中供奉了一尊没有开光过,也没有装藏过的观音菩萨像,请问师父,这是否如法?智渡法师答:1、最好经装藏、开光才好比较如法地供奉2、作为工艺品在家中摆放也...

索达吉堪布:财富的多和少,跟自己的福报有很大关

索达吉堪布:财富的多和少,跟自己的福报有很大关

十不善业中的每一种,都有两种感受等流果。杀生:前世造杀业的人,今生必然要感受短命、多病的报应。诚如《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所言:“杀生无善报,短命多诸疾,来世生恶道...

宣化上人:生气就是自己给自己上刑

宣化上人:生气就是自己给自己上刑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我常对你们说:“善人不怨人,怨人的人就是恶人”,你尽怨人,怨天尤人,这是恶人。“富人不占便宜”,真正富的人,有钱的人,不会尽想占人家的小便宜,不...

净空法师:这样的人念佛念得再好不能往生,为什么

净空法师:这样的人念佛念得再好不能往生,为什么

有同学来问我,念佛往生的人为什么会那么少?这是一个事实。我们看《净土圣贤录》、看《往生传》,这里面所记载当然不是完全,真正念佛往生的人,只有被编书的人知道,他才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