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法师:助念,这是一发千钧的时刻,关系很大

原文:能成就他人往生,待至自己临终,必大有成就自己往生者,切勿以不关己而忽之。至于同社念佛道友,平常当与家中眷属,说其临终助念之利益。与预先洗澡,换衣,并对之哭泣之祸害。当请一本饬chì终津梁,令其详知。迨dài至父母,或余眷属,临欲命终,家中眷属,同为念佛,令彼心存正念,随佛往生。并请社友,为其助念。此时一发千钧,关系甚大。当将丧祭种种虚华之费,移于此时用之。当将哀毁尽孝之诚,移于为亲念佛。须令眷属,悉听社友指导,切不可狃niǔ于习俗,以误大事。

参考译文:能够成就他人往生,等到自己临终时,必定大大成就自己的往生,千万不要认为不关自己的事而轻忽。至于同社念佛的道友,平常应当对家中的眷属,讲说临终助念的利益。与预先洗澡换衣,以及对亡人哭泣的祸害。应当请一本《饬终津梁》,令他们详细知道。等到父母,或者其余的眷属,临欲命终时,家中的眷属,共同为他念佛,令他心存正念,随佛往生。并请来社友,为他助念。这是一发千钧的时刻,关系很大。应当将丧事祭祀种种铺张浪费的费用,转移到此时应用。应当将哀痛伤身尽孝的诚心,转移为亲人念佛。必须令家中眷属,全都听从社友的指导,千万不可以拘泥于习俗,耽误了大事。

——如诚法师译

 

点我:

相关文章

【受持】佛教里的受持是什么意思?

【受持】佛教里的受持是什么意思?

受持是什么意思?  受者领受,持者忆持。对于经中的义理能够了解而谨记于心,叫做“受”;了解之后能念念不忘,并且实践于日常生活中,就叫“持”。胜鬘宝窟上本曰:“始则领受在心曰受,终则忆而不忘曰持。”  ...

经书故事:一丝一线的布施,竟然也能成佛!

经书故事:一丝一线的布施,竟然也能成佛!

  经书故事:一丝一线的布施,竟然也能成佛!  摘自佛经日报  白话译文:  以前有一个叫须摩的织户,常常替别人纺织,自己却穷的连一升米都没有。  有一日,须摩心里想,我前世因为没有行布施才导致现...

受持八关斋戒,转现世贫穷

受持八关斋戒,转现世贫穷

  释迦牟尼佛在罗阅祇竹林精舍弘化时,当时有无数已证得道果的弟子为常随众。国内有一位婆罗门,贫穷困乏,无钱又无食谷,他勤奋努力,可是衰运与祸事却紧追不舍,他想尽一切方法,仍然衣食不足。于是他四处问...

印光大师​:临终三大要

印光大师​:临终三大要

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不可不早为之计虑也。实则死之一字,原是假名,以宿生所感一期之报尽,故捨此身躯,复受别种身...

仁清法师:居士自身,时常威仪皎洁端正

仁清法师:居士自身,时常威仪皎洁端正

“又当于净处或楼上设一经堂,庄严清洁,以便早晚拜诵”。一般在家学佛的弟子,都会在家里自己的房子里,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清净的地方,或者房子大的在楼上也行。高处最好,...

达真堪布:有多少钱才够呢?

达真堪布:有多少钱才够呢?

有的人想:我只要钱够了,就不会产生痛苦了。如果你这么想,那么即便整个大地上的所有财富都归你所有,也不能让你满足。人的贪心、欲望无止境,拥有的越多就越贪。刚开始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