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戒】-什么是持戒

持戒(佛教解释)

  戒亦称为解脱,如好好持戒亦能解脱。入菩萨道,三无漏学为根本。学佛千万不要被虚妄的名闻利养迷著。佛法亦有法运,虽衰不会灭亡,因末法有一万年之法运,现在只过去了十分之一。修菩萨道一定要由三无漏学开始,持戒是手段,慧是目的,定是枢纽。

概述

  △ 戒律在三藏中占很重要的地位,佛的生活记录就是戒律。在行为上以戒律为标准,在思想上以经论为标准。戒律的基本精神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 受戒容易,守戒难。持戒必须有智慧,如无智慧无法持戒,亦守不住;又戒生定、定生慧,相资相成。内有烦恼,外有诱惑,降伏烦恼需要智慧,俗语说:没有理智,控制不了感情。戒有二种,一为止持,一为作持。如五戒之规定均为不应作,为止持,属自利;作持是必须要作,属利他。例如,受菩萨戒之后,路遇病人必须为其安置照顾,不管即犯戒,谓之作持。

  △ 学佛人应常作如此想:佛制定的戒律是为我一个人制定的,不是拿它量旁人。信心清净就是华严经的一真法界,此即禅宗的明心见性,故大乘学人的下手处即是破四相。学佛就要学吃亏,学上当,此种大利益不是一般人能想像得到的,如对初学佛的人讲这种话,一定把他讲跑了,但是对老修行应说真实话。

  △ 由初学佛到等觉菩萨都要守戒,等成佛之后就不要持戒了,因为佛的行为就是戒律。

  △ 正助双修,正修是定,助修是六度,正修不著有,助修不著空。无论修那一法门,戒律是共同科目,戒律帮助成就。八万四千法门均修定,净土得一心不乱,是念佛三昧,离开戒不成,戒帮助得定。止持是断绝作恶的增上缘,作持是历事练心。佛对于众生了解得太深刻,教导我们的修身方法也太善巧,心常在定中保持清净心,失去清净心所修的均为痴福。除非为了度众生,否则以不接触繁华世界为上策。

  △ 学佛之后看到某人能说不能行,就要批评他而造口业,是三途之因。有人受了戒之后,天天看人家的行为是否如法;如看到旁人犯戒就失却恭敬心,反而更增加自己造业的机会,还不如不受戒。须知戒律是律自己的,管自己不要管旁人。佛规定在家人不准看出家人的戒律,其原因在此。

  △ 毁谤出家人罪很重。出家人不管其持戒或破戒,只要对他恭敬,就如同恭敬三世诸佛,若毁谤他则罪孽深重。至于破戒僧,因行为不检而招致众生毁谤三宝之因缘,他自己将来作堕落之因,是他自己的事,与众生不发生关系。故古诗有云:

  其人戒定虽羸弱,善能说法度众生;

  若能供养此人者,胜于供养十方佛。

  △ 劝人学佛则可,劝人受戒则不可,要由其自己发心受戒才有效,否则碍于情面,勉强受戒,受而不能持,反而害他。同一理由,有人不能吃素,亦不要劝其吃素,否则因怕吃素而佛也不学了;可先劝其不杀生而吃三净肉。对于已经受戒之人,可以劝其戒持清净。

  △ 学佛是自己学佛,不必看人家学佛的精进程度如何,人家学与不学与自己毫不相干。以修十善言,天天根据经典批评人家,只有自己造口业,对于自己毫无好处。如果机缘成熟,一说即能改过迁善,不妨倒予以规劝,否则还是不要管人家的闲事比较好。

四种持戒

  【四种持戒】 [出杂阿毗昙心论]

  一悕望戒悕即悕求。望即期望。谓求生天及余善处。坚持禁戒。是名悕望戒。

  二恐怖戒谓畏堕恶趣。畏恶名称。坚持禁戒。是名恐怖戒。

  三顺觉支戒谓随顺七觉支。庄严其心。坚持禁戒。是名顺觉支戒。(七觉支。即七觉分。谓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除觉分。舍觉分。定觉分。念觉分也。)

  四清净戒谓无漏戒。能离烦恼染垢。是名清净戒。(无漏戒者。即声闻缘觉无漏道品所发之戒也。)

点我:

相关文章

持楞严咒求出家

持楞严咒求出家

我那时向往万佛圣城,希望将来能在那儿出家。◎比丘尼 恒慎我十一岁时,有段时间住外婆家;外婆是皈依三宝的佛教徒,在寺庙举行法会时,会带我去参加。但我对出家人的印象模...

宏印法师:生命的成长与喜悦

宏印法师:生命的成长与喜悦

生命的成长与喜悦 宏印法师 生命的成长就是历练,历练必然有顺境和逆境。而生命的喜悦未必全是从顺境获致,所谓“不经一番寒澈骨,那得梅花扑鼻香?”逆因缘的控练,...

【情爱】是什么?佛教对情爱的理解

【情爱】是什么?佛教对情爱的理解

情爱是什么?佛教对情爱的理解  情爱,是指亲情、友情、爱情。父母对儿女的情是最纯粹的,就是只有付出没有想要回收。爱情就比较复杂,真正的爱情是付出,但是很少有这样子的爱情,多半的爱情是占有是控制,因为人...

【供养】佛教中什么是供养?如何才是对佛真正的供养

【供养】佛教中什么是供养?如何才是对佛真正的供养

供养(佛教解释)  佛教用语,指以珍宝、饮食、衣服、卧具、汤药、燃灯、众华、众香、幡盖等供给如来和善知识。于佛诚敬供养之人有福报,若能无所希望以财宝衣服众花香等供养于佛则有功德。  因僧侣在修行的时候...

宣化上人:什么是造命之学,如何改造命运?

宣化上人:什么是造命之学,如何改造命运?

人要真明白,才没有白做人一回。 一九九O年十月二十二日开示于法国巴黎华裔会馆每个人应回光返照,问问自己﹕「从有生到现在,我都做了一些个什么事情?是做善事的多?是做...

海涛法师:感情不快乐要念哪一尊佛?

海涛法师:感情不快乐要念哪一尊佛?

感情不快乐要念哪一尊佛?念一下:「南无宝月如来」「南无月光如来」所以各位要多看经典就知道了,宝月如来过去是个出家人,然后跟女人睡觉了,怎么办?那个女人又有老公,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