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从哭与不哭、发不发脾气,就能看出来你

一九八五年十月廿一日开示

宣化上人

我们学佛,学了千经万典,三藏十二部,无论学多久,首先要把情感控制住。所谓控制情感就是持戒律,你若持戒律,就不会哭;不持戒律的人,就会常常哭。

因为持戒律的人,对每一样事,都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哭也是我们身上的一种恶,就像土匪的武器能杀人,是最不吉祥的表现。

如果你持戒,就不会常常哭,从你的哭与不哭,有没有情感,发不发脾气,就能证明你这个人有没有持戒律。

你若懂戒律,对一切佛法都能深入;你若不懂戒律,就像虚空中的云一样,浮浮荡荡,一点根基也没有。

所以我们学佛法的人,不论看哪一部经典,都是教人持戒律的,都是没有那种矫揉做作,矫枉过正的作风,或者争,或者辩。

你要是真持戒律,有什么好争?有什么好辩的?你不注重戒律,那到什么时候都是往地狱里跑,逃不出来。你骗得了人,但骗不了自己。

你若真持戒律,第一不会哭,那是不是就常常笑呢?也不是。

我以前讲过,坐莫动膝,坐在那儿膝盖不要震动。立莫摇裙,站在那儿不能让裙子摇晃。喜莫大笑,欢喜的时候不要发狂似地大笑。怒莫高声,发怒的时候也不要高声叫嚷。

所谓思而后言,乐而后笑,义而后取,到什么地方都要为大体着想,不为个人着想。

所以学佛第一要持戒律,为什么能不哭不笑呢?不哭不笑就是有定力,没有定力才会又哭又笑。你能有定力,才会有智慧,你没有定力就是没持戒。你说你有智慧,那是一点都没有用的。

因此我们学佛一定要注重持戒,戒律就是要常常管着自己的错处,不是管着人家的错处,而自己的毛病一点都不改,像在给人家洗衣服似的。

我今天对你们说的话,都是苦口婆心的话,都是教你们离苦得乐,了生脱死的话。你们要是能懂我这种说话的精神,那你们每一个人都有办法了。

你若是不懂,那我是没有法子救得了你们。就是释迦牟尼佛来,也可能因为你们被情感所迷,而救不了你们。我讲的是老实话,你们都要认真地听,不要做鬼灵精。

 

点我:

相关文章

生死面前其它事都是小​事

生死面前其它事都是小​事

拿破仑在一场战斗中与部下失散,生命遭遇危险之际,一位裁缝将他藏起来并成功骗过了追兵。事后,当拿破仑为奖赏他让他提出要求时,不知基于什么原因,这位裁缝竟然只想知道“...

宣化上人:无相的供养

宣化上人:无相的供养

怎么叫供养呢?并不是说我们用一点香,用一点花,用一点供果,来供养佛,那是供养。不错!那也是供养,可是那一种供养是外边的供养,是有相的供养。无相的供养是怎么样?就是...

卸下你的累,让往事清零

卸下你的累,让往事清零

人之所以不快乐,就是想的太多。计较得太多,人活一世,聚散无常,万事万物,自有定数,何必想太多,跟自己过不去呢?身体累了多休息,心累了就试着拐个弯,其实我们人的心就...

传喜法师:背诵经典开智慧

传喜法师:背诵经典开智慧

背诵经典开智慧......所以上次楞严法会的时候,我们提倡我们慧日寺成立一个慧日楞严研习班,报名的资格,什么样有资格呢?能把那个经题念出来:南无大佛顶如来密因...

【真言】佛教真言指什么?

【真言】佛教真言指什么?

真言是什么意思?(佛教解释)  真言,如来三密中之语密,梵语曼怛罗(mantra),意为真实的语言、神圣的语言、无虚假的语言,又作陀罗尼、咒、明、神咒、密言、密语、密号。广义言之,不但以文字、言语表示...

慧光法师:勤修布施、勤积资粮

慧光法师:勤修布施、勤积资粮

勤修布施、勤积资粮 --慧光和上开示--   学习佛法一开始从布施。为什么要学习布施? 布施时,当别人苦的时候,生活中、生命中有遇到障碍、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