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亘大夫悟道因缘

  陆亘大夫悟道因缘

  宣州(今安徽宣城)剌史陆亘大夫(764-834),南泉普愿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南泉禅师晚年在池州传法的时候,与陆亘大夫的关系非常密切。陆亘大夫曾迎请南泉禅师入宣州治所供养、亲近、问法。在南泉禅师的不断点拨下,陆亘大夫后来得以悟明心性。

  有一天,陆亘大夫向南泉禅师提出了这样一个古怪的问题:“古人瓶中养一鹅,鹅渐长大,出瓶不得。如今不得毁瓶,不得损鹅,和尚作么生出得?”

  南泉禅师听完了陆亘大夫的问话,没有急于回答,而是大声地招呼道:“大夫!”

  陆亘大夫随即应道:“诺。”

  南泉禅师道:“出也。”

  陆亘大夫言下开解,当即礼谢南泉禅师,并执弟子礼。

  陆亘大夫开悟后,为了提升自己的修为,仍然不断地亲近南泉禅师,南泉禅师也不负所望,不时地给予钳锤,故两人之间多有机锋对辨。

  南泉禅师来到宣州后,陆亘大夫请师上堂。

  陆亘大夫道:“请和尚为众说法。”

  南泉禅师道:“教老僧作么生说?”

  陆亘大夫道:“和尚岂无方便?”

  南泉禅师道:“道他欠少甚么?”

  陆亘大夫反问道:“为甚么有六道四生?”

  南泉禅师道:“老僧不教他。”

  陆亘大夫又问:“弟子家中有一片石,或时坐,或时卧,如今拟作佛,还得否?”

  南泉禅师曰:“得。”

  陆亘大夫言下有些狐疑,又问道:“莫不得否?”

  南泉禅师道:“不得。”

  随着跟随南泉禅师参学的时间日久,陆亘大夫觉得自己对佛法有所契入。一天,陆亘大夫告诉南泉禅师:“弟子亦薄会佛法(弟子也略懂些佛法)。”

  南泉禅师便问:“大夫!十二时中作么生(大夫,你在一天十二个时辰当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陆亘大夫道:“寸丝不挂。”

  南泉禅师道:“犹是阶下汉。”接着南泉禅师又补充道:“不见道,有道君王不纳有智之臣。”

  南泉禅师评价陆亘大夫“寸丝不挂”之境界犹为“阶下汉”,值得我们好好去用功参究。修行须到“担得起,放得下;放得下,担得起”,空而不空的境地,始有相应分;须是“有时孤峰顶上啸月眠云,有时大洋海中翻波走浪,有时十字街头七穿八穴”,始得自在。

  ——摘自明尧、明洁编著《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点我:

相关文章

心怀大爱

心怀大爱

  当我们「舍」的时候,我们的心念是朝向那里呢?是朝着福利人群的方向?或者是朝着私爱的方向?若是为服务人群而舍,就是快乐自在之道;若是有所求,为名利财色而舍,就是烦恼之源。这一切都是从心而起,心怀...

贫女一灯

贫女一灯

  佛陀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每天总有数以万计的人们去向他求法,带了衣食等物品去供养。  舍卫城里有一个贫穷的孤女难陀,也常常去听闻佛陀说法,眼看国王大臣等富有的弟子不断以名贵的东西供养佛陀,而自...

穷人的故事

穷人的故事

  人生在世,难免与别人发生利益冲突。这时候,应抱着人身难得今已得的态度,不过过多计较一己失利的得失,淡泊平安,吃亏是福!注重对生命价值的肯定,对人性尊严的认同,则人生的沿途风光必然美不胜收...

只闻佛陀说法音声,心生爱乐,大雁投生天道

只闻佛陀说法音声,心生爱乐,大雁投生天道

  曾经世尊在波罗㮈国的一处园林里,为大众演说妙法,忽然天上飞过一群大雁。   因为佛已经圆成了无上的果德,他说法的音声自然非常美妙,以至于大雁听到后,也被吸引住,深心爱乐。...

天使姐妹看凡间,因果丝毫不差

天使姐妹看凡间,因果丝毫不差

  有一个故事。说一对天使姐妹下凡,先住在一个富人家里,富人对她们不好,但是临走前,天使姐姐却将富人家破烂的墙壁修好了。后又住在一个穷人家,穷人对她们很好,但是临走前,穷人家里唯一的一头牛却...

仁者,止步

仁者,止步

  这是佛陀教化众生的故事。当时印度有个杀人魔王,在很多的国家都是通缉犯,还要派军队来抓捕他。刚好这个恶人听说有位圣者叫佛陀,他就起了不好的念头,想要来看看佛陀是不是真正万德万能?所以,他就站在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