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人的结婚与离​婚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佛在经中讲过,夫妻不和这是曾经邪淫的果报。想改变这个因果,就要受持戒律,断除邪淫,这个时候更不能犯戒,更不能做那些不道德的事情。有些人这个时候把握不住,又犯戒了,将来会有更严重的恶报。

学佛的人不能怕现世的报应,要怕造恶业、种恶因。你种下了恶因,将来就要感受果报。种了一次恶因,将来感受果报的时候,不是感受一次两次,而是无数次的,是千倍万倍的报应,而且越来越增长。所以真正有修行的人就怕造业,不怕现世的报应。

婚姻的事,有的想结不敢结,有的想离不敢离,心里很痛苦,这也是自己放不下。该结还得结,该离还得离,这是缘分的事。有修行了能解决,没有修行怎么也改变不了,只能随着缘分走。

什么事情都是,最好保持自然。你特意离婚这是错误;你执着不离婚这也是错误。该离就离,该过就过,要把握这样的状态。但是要保持适度也是很难的,有智慧才能把握得住。什么时候该离,什么时候该和,没有智慧就分不清。这就是我们现在要学的。

也不是学佛的人坚决不能离婚,也不是学佛的人必须要离婚,一切都要随着缘分走。

我们要尽心尽力,尽量别伤害对方,别伤害众生。我们对这些众生,没有什么恶意,在不自私的情况下怎么做都行,不会造业。如果是恶意的,特别自私地做肯定会造业。

自己最清楚自己,自己看看,我们想离婚或者是不离婚,是恶意的还是善意的?是自私的还是利他的?如果是为了对方,就没有什么罪过。你为了自己的利益坚决不离,这也是造业。

其实结婚、离婚没什么。但是我们这些凡夫把世间的琐事看得特别重。“结婚是大事,离婚也是大事啊!”所以它们的变动对我们的打击特别大。

但是对一个修行人来说,这都不算什么事,都离不开痛苦的本性,都离不开无常的本性。

对于有修行的人来说,都是小事——世间的琐事,无所谓。一切随缘,缘来缘去,缘聚缘散;该聚聚,该散散;该来来,该去去。没有什么,这是很正常的。有智慧的人就是这样。

夫妻再好也就是一生一世几十年的光景,很短暂!这是按时间来说。按事情来说,夫妻之间除了学佛修行是大事,除此以外没有什么大事。

这就是我们刚开始讲的超越因果。已经超越了这一切,就不会执着这一切,所以对他来说不会有任何的障碍。现在我们这些人当中也是,有的夫妻两个,一个有修行学得好;一个没有修行学得不好。没有修行的,就整天烦恼痛苦;有修行的,也不烦恼,也不痛苦,而是看着对方可怜。这是有修行与没有修行的差别。

在同一个环境里,面对着同样的事情,一个烦恼,一个幸福;一个痛苦,一个快乐。不仅不烦恼不痛苦还可怜他,还想救度他,这是菩萨行。有修行与没有修行的差别,不在于是否有神通,不在于是否有能量。其实刚才说的那些才是最大的神通,才是最大的能量。

包括结婚离婚,家里这些琐事也是这样。都变成学佛修行了,那就不是琐事而是大事了。如果没有变成修行就都是琐事,没有什么意义。什么事情都一样,都离不开痛苦的本性,离不开无常的本性,离不开空性的本性,都是如幻如梦的。你看电视里演的那些有意义吗?

佛讲得多好,如果没有智慧,结婚、生孩子、上班工作都离不开痛苦。结婚是为了快乐,生孩子也是为了快乐,结果都变成痛苦了。没有结婚还没有那么多事,结婚成家事就多了。没生孩子还行,没有那么多负担,一旦生孩子了,就增加了负担,增加了烦恼,增加了痛苦。就像佛讲的那样,都离不开痛苦的本性。哪个不是苦?苦苦,变苦,行苦,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不欲临苦……都离不开这些苦。

如果结婚、离婚这些家庭的琐事引起了你的烦恼,你就没有修行了。真有修行的话不会这样。你有看不惯的事,说明你没有智慧;你有看不起的人,说明你没有慈悲心。有慈悲心的人,不会有看不起的人;有智慧的人,不会有看不惯的事。在已经开悟、证悟的人的境界里一切都是平等的,没有好与坏的分别。

但是对没有开悟的人来说不是这样的。没有开悟就是没有智慧,没有智慧的时候肯定有好和坏,有好人和坏人,有好事和坏事,有好和不好的分别。有娑婆世界也有极乐世界;有善也有恶;有菩萨也有凡夫的分别。这都是自己的心。

您的每一次转发,都将点亮一盏心灯。

南无阿弥陀佛 🙏🙏🙏

 

点我:

相关文章

本焕法师:《中国汉传佛教丛林仪规及唱念规范》序

本焕法师:《中国汉传佛教丛林仪规及唱念规范》序

《中国汉传佛教丛林仪规及唱念规范》序 本焕 弘法寺常住发心,印顺大和尚率两序大众经数年努力,将汉传佛教丛林仪规进行搜集整理成《中国汉传佛教丛林仪规及唱念规范...

净空法师:把中国传统文化绵延下去,会生活得很有

净空法师:把中国传统文化绵延下去,会生活得很有

现在这个社会,中国古代年节这些活动还是要延续下去,像个中国人;如果这个都丢掉了,就不像中国人了。而且我们不但要保留,还要发扬光大,把中国传统文化绵延下去,这是教育...

迎新年献七宝

迎新年献七宝

今天是二O二O年元旦,首先祝福大家新年吉祥平安,福慧增长。希望我们在这一年当中有新的开始、新的气象,能够藉着佛法提升自己的境界,继续走成佛大道,成就自己、成就家庭...

佛教常说的【六道】是哪六道?佛教六道是什么?

佛教常说的【六道】是哪六道?佛教六道是什么?

六道(佛教解释)  六道又作六趣。世间众生因造作善不善诸业而有业报受身,此业报受身有六个去处,被称为六道。六道是佛根据业报身所受福报大小划分的。分别为: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 ...

大安法师:持戒近善,转短命为长寿之妙法

大安法师:持戒近善,转短命为长寿之妙法

僧不二将投师受戒。菩萨曰:“惜哉惜哉!堂堂相貌,表表仪形,不知自反,计其所作与俗人无异。吾见汝身在此处,而神游地狱矣。急宜痛加修省,断恶遵善,上求佛果,下化群生;...

人间天:为什么生气是锋利的刀剑?生气的危害有多

人间天:为什么生气是锋利的刀剑?生气的危害有多

有关嗔恚的习气,《楞严经》经文有如下描述:“嗔习交冲。发于相忤。忤结不息。心热发火。铸气为金。如是故有刀山铁橛。剑树剑轮。斧枪锯。如人衔冤。杀气飞动。二习相击。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