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愿得证罗汉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的真谛。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侯,萨迦国王恭请世尊及比丘僧众在祇陀太子园应供三个月。国王用上好的牛奶、酸奶、醍醐等食物供养,并派五百名牧童帮忙作杂事。圆满结束后,国王供养佛陀无价妙衣,还以各种卧具、医药供养僧众。

  那时,有五百个牧童不约而同地想:“国王过去生中一定造了很大的善业,今世才会成为有权势、有威望又有福报的国王,现在又继续供佛与僧,积累资粮。而我们这些人,大概前世没有什么善业,所以今世成为牧童,实在也应该发心供僧才对啊!”

  于是,他们共同决定以饮食供养世尊与僧众,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便恭请世尊及比丘僧应供,世尊默许了。午前,世尊领着僧众前来应供,牧童们虔诚供养。供养圆满后,五百牧童一起到世尊前求法。世尊观察他们的根机,传给他们相应的法,他们以智能金刚摧毁二十个萨迦耶见,得到预流果。

  得果后的牧童们发心出家,在得到萨迦国王的允许后,再于世尊前祈求:“我们想在您的教法下出家受戒,恳请世尊悲悯摄受。”

  世尊开许了,并以“善来比丘”的方便言词,令他们当下得到近圆戒体,五百位牧童立刻成为身披袈裟、手持钵、净持梵行的清净比丘。世尊又给他们传法,他们各自精进,很快就摧毁三界烦恼,获证阿罗汉的果位。

  得果后,他们以神通观察到一些具足因缘而可以调化的众生,就前去调化。但是,其中有一个牧女,想尽办法都不能使她对佛陀生起信心,无奈之余,只好强拉硬扯地把她带到世尊面前。

  当牧女一见到世尊的三十二相金色身后,顿时生起无比的欢喜心,这种喜悦比十二年的禅悦还要殊胜,无法言喻。她又看到左右的人都捧着供品,而她什么也没有,便环视周遭,发现路边的果夏达呷花长得很好看,便顺手采下,拿去供养佛陀,并在佛前恭敬礼拜,祈求传法。

  世尊观知她的寿命不长,给她传了相应的法。传法圆满后,牧女回去不久,因四大不调,很快就生病去世了。由于她曾对世尊生起欢喜心的缘故,转生到天界,成为一个可爱的天女。

  一般天人有个规矩,生天界后需进行三种观察:观察自己前世是哪一道众生?以什么样的因缘得生天界?以后又会转生到什么地方?

  这位天女观察知道,自己前世是人道中的一个牧女,因为以欢喜心供养佛陀果夏达呷花的善根,因而转生为天女。她满怀对世尊的感恩心,想立即拜见世尊,于是就穿著妙衣霓裳,身戴金银宝珠,手持天上青莲、白莲、曼陀罗花等来到世尊座前。她合掌恭敬供养鲜花,再祈求世尊传法。佛陀为她传了相应的法,她以智能金刚摧毁萨迦耶见,获证预流果。之后,又对世尊恭敬顶礼,右绕三匝,才返回天界。

  当时,有许多精进不眠的比丘们见到夜间光芒普照的情景,以为是大梵天、帝释天、或四大天王来拜见世尊,第二天,便请问世尊:

  “世尊,昨夜光亮如同白天,是不是大梵天、帝释天、或是四大天王来世尊这里呢?”

  世尊说:“都不是。你们还记得有一位牧女对我欢喜供养果夏达呷花吗?”

  “记得,记得!”

  “这位牧女以欢喜心对我供花,死后转生为天女。为了报答佛恩,她特地在昨夜来拜见我。我为她传法,她得圣果之后,已返回天界。”

  比丘们接着请问:“世尊,这位天女以什么样的因缘今生为贫穷的牧女,而后又能转生为可爱的天女呢?祈求世尊为我们宣说前后的因缘。”

  世尊告诉比丘们:“这是前世的业力与今生的因缘所造成的。早在贤劫人寿二万岁迦叶佛出世的时候,有一位性情暴躁的比丘尼,经常以瞋恨心恶口骂人‘牧女’,她临终前,生大惭愧心,发愿道:

  ‘我于迦叶佛教法下一生修持清净梵行,没有得到什么境界,但愿释迦佛出世时,我能在佛的教法下,令佛欢喜,证得果位,并希望恶口骂人的恶业不要成熟。’

  比丘们,你们是怎么想的呢?当时的恶口比丘尼就是今世的牧女,这是她前世恶业成熟的缘故。今世的因缘则是,她以欢喜心供养我一朵果夏达呷花,而得以转生为天女,这是今世善业因缘所感得的果报。”

  比丘们又请问:“世尊!那五百名牧童,以什么样的因缘今世同为牧童?又何以能在遇到佛陀后,出家共证罗汉?希望世尊为我们演说,我们都乐意听闻。”

  世尊告诉他们:“早在贤劫人寿二万岁迦叶佛出世的时候,那五百名牧童都是比丘,当时他们嬉戏以‘牧童’互相骂人。后来,他们在临终的时候,一起发愿:

  ‘虽然在迦叶佛座前,我们没有得到什么境界和功德,希望以一生持戒的功德,能于释迦佛出世的时候,在佛的教法下出家,令佛欢喜,证得阿罗汉果位。也希望恶口相骂的业报不要成熟。’

  当时的五百位比丘就是现在的五百位牧童。因为他们恶口嬉戏的业报成熟,今生成为牧童,又临终时所发的愿力也成熟,所以,今生能遇佛,令佛欢喜,并出家证得阿罗汉果。”

 

点我:

相关文章

至心听闻佛法的殊胜功德至心听闻佛法的殊胜功德

至心听闻佛法的殊胜功德至心听闻佛法的殊胜功德

  过去世尊常在恒河边游化,广说法要。每当世尊说法之时,都有无数天龙、鬼神、国王、人民,乃至飞鸟走兽,前来听法。  一日,有位放牛老翁,听闻世尊在恒河边为众生开示微妙法门,便拄着柺杖前来恭闻法要。...

他巧妙度化吝啬弟弟成就一位大善人

他巧妙度化吝啬弟弟成就一位大善人

  目犍连尊者的弟弟,积蓄万贯家财,富可敌国;可是他很悭吝,丝毫不肯布施,金银堆积满仓,他还是不满足。每日只望积蓄能一天多过一天。  目犍连尊者知道了这种情形以后,特地跑到弟弟的家里,设法度化他,...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上--实叉难陀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上--实叉难陀

大方广佛华严经 卷上   唐实叉难陀译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制   盖闻:“造化权舆之首,天道未分;龟龙系象之初,人文始著。虽万八千岁,同临有截之区;七十二君,讵识无边之...

佛说舍利弗悔过经白话文--未知

佛说舍利弗悔过经白话文--未知

佛说舍利弗悔过经白话文   一天,佛在罗阅只(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一千位菩萨坐在一起。佛的第一弟子舍利弗,起身向前,双手合十,长跪着问佛:“若有善男女,想求学佛道,但在前世中曾犯...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星云大师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星云大师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 森下大圆 著 星云大师 译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分科细目   序分──────────────────尔时─是言   ┌──────无尽意发问   │    ┌ 释尊总答   │...

海涛法师:发恶誓的果报

海涛法师:发恶誓的果报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已经断除烦恼,得到神通的微妙比丘尼,她对比丘尼们叙述自己过去世所造的善恶果报。她说:  「我过去曾经有一世是一位有钱人的太太,生活过得幸福美满,美中不足的是我不能生育。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