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贤老和尚的故事:持戒精严(2)

持戒念佛是诸佛如来自行化他的总纲领。老和尚持的是什么戒律?三皈、五戒、十善、六度,他守住这些,一生没有触犯,所以他能够得定,能够开悟,能够往生自在。

三皈是佛法教学的总原则、总方向、总目标。

第一,“皈依佛”,觉而不迷。“皈”是回归、回头,“依”是依靠,“佛”是觉,意思是要从一切迷惑颠倒中回过头来依自性觉。所以“皈依佛”绝对不是依靠自心以外的佛,那叫做心外求法。

第二,“皈依法”,正而不邪。法是经典,佛所说的、佛所行的叫正知正见,是我们的榜样,我们从邪知邪见回过头来依正知正见,这叫皈依法。

第三,“皈依僧”,净而不染。“僧”代表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我们从染污中回过头来依清净心。

三皈是皈依三宝。尤其当见到三宝的形相时,要能立刻回光返照归到自性三宝,这是真正的佛弟子。所以学佛是学觉、正、净——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

学佛用的方法是戒律、禅定和智慧。佛首先教人要持戒,戒就是五戒和十善。

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有身、语、意三方面: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戒和善有区别:善是善行,没有约束的力量;戒有约束的力量。

三皈、五戒、十善是佛家的基本戒律。再向上提升,就有六度和普贤十愿,这是行门,能成就我们的德行。

海贤老和尚说他的养生之道是“持戒念佛”。持戒是养身,念佛是养心:我们把佛法说的五戒、十善做好了,就是养身,心里只有阿弥陀佛,这个心就是好中之好。

五戒也就是中国老祖宗所教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不杀生是仁,不偷盗是义,不邪淫是礼,不妄语是信,不饮酒是智。人一生做到这五个字,就会身体健康。心呢?心要清净,念佛能让心清净,能让心专一,除了这句佛号外,没有妄想、没有杂念。身心清净,自然健康长寿。

海贤老和尚一生没有犯过戒,真做到了持戒念佛。他肯吃苦,能忍受,六度中的忍辱波罗蜜做到家了。一生以戒为师,以苦为师,与人无争,于世无求。没有人照顾他,他自己照顾自己。

生活虽然艰苦,可是他时时刻刻待人接物都是满面春风、一团欢喜——他那个喜是真的,是从内心里生出来的。在这个世间受尽苦头也能不起心动念,这真叫功夫。

海贤老和尚,真正是持戒精严。他没有着持戒的相,但是他心地清净平等,那就是戒成就。恭录自《海贤和尚》

 

点我:

相关文章

放生感应:癌症末期,放生得救

放生感应:癌症末期,放生得救

十年前,加拿大一位有名的服装顾问兼电视节目主持人,名字叫做安·库姆丝(暂译)女士,当她事业逐渐爬上巅峰的同时,突然一个晴天霹雳,医生宣判她得了绝症?皮肤癌,而且只...

呷绒多吉上师:不够虔诚,就得不到修行佛法的真正

呷绒多吉上师:不够虔诚,就得不到修行佛法的真正

 呷绒多吉上师 开示连载(436):皈依是什么呢?是一种依靠;依靠谁呢?依靠佛法僧,上师三宝;为什么要依靠上师三宝呢?今生我们想要自在幸福,来...

揭秘放生可以连接婚姻姻缘的奥秘,诚求姻缘者的福

揭秘放生可以连接婚姻姻缘的奥秘,诚求姻缘者的福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给出去什么越多,得到什么越多。给出去钱多,得到钱多,给出去生命存活机会越多,得到生命时间越多。以鱼作比喻,有些男人说这辆车是我“老婆”,这...

信愿法师:中阴助念荣登宝莲

信愿法师:中阴助念荣登宝莲

【念佛感应录】中阴助念荣登宝莲表嫂许汝安,出生于1957年,往生于2010年7月7日,享年53岁。表嫂系湖北省潜江市杨市办事处建新村人,职业是教师,生前没有任何信...

嘎玛仁波切:累积福报最刻不容缓的观念 尊重生命

嘎玛仁波切:累积福报最刻不容缓的观念 尊重生命

各位有没有想过自己从哪里来?为什么会在这里?面对这样的问题,几乎百分之八十没有宗教信仰的人都会告诉我,他们有这样的疑问。但对这些人来说,很难寻找到答案,只能猜测而...

阿姜查尊者:总想从中得到些好处,这种贪爱与执着

阿姜查尊者:总想从中得到些好处,这种贪爱与执着

摘录自阿姜查尊者《森林中的法语》佛陀教导我们要努力工作,但是我们的行为不能混杂贪念,应该是以放下与离欲为目标。我们做我们应该做的事,但是不可执着,这就是佛陀的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