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贤老和尚的故事:持戒精严(2)

持戒念佛是诸佛如来自行化他的总纲领。老和尚持的是什么戒律?三皈、五戒、十善、六度,他守住这些,一生没有触犯,所以他能够得定,能够开悟,能够往生自在。

三皈是佛法教学的总原则、总方向、总目标。

第一,“皈依佛”,觉而不迷。“皈”是回归、回头,“依”是依靠,“佛”是觉,意思是要从一切迷惑颠倒中回过头来依自性觉。所以“皈依佛”绝对不是依靠自心以外的佛,那叫做心外求法。

第二,“皈依法”,正而不邪。法是经典,佛所说的、佛所行的叫正知正见,是我们的榜样,我们从邪知邪见回过头来依正知正见,这叫皈依法。

第三,“皈依僧”,净而不染。“僧”代表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我们从染污中回过头来依清净心。

三皈是皈依三宝。尤其当见到三宝的形相时,要能立刻回光返照归到自性三宝,这是真正的佛弟子。所以学佛是学觉、正、净——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

学佛用的方法是戒律、禅定和智慧。佛首先教人要持戒,戒就是五戒和十善。

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有身、语、意三方面: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戒和善有区别:善是善行,没有约束的力量;戒有约束的力量。

三皈、五戒、十善是佛家的基本戒律。再向上提升,就有六度和普贤十愿,这是行门,能成就我们的德行。

海贤老和尚说他的养生之道是“持戒念佛”。持戒是养身,念佛是养心:我们把佛法说的五戒、十善做好了,就是养身,心里只有阿弥陀佛,这个心就是好中之好。

五戒也就是中国老祖宗所教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不杀生是仁,不偷盗是义,不邪淫是礼,不妄语是信,不饮酒是智。人一生做到这五个字,就会身体健康。心呢?心要清净,念佛能让心清净,能让心专一,除了这句佛号外,没有妄想、没有杂念。身心清净,自然健康长寿。

海贤老和尚一生没有犯过戒,真做到了持戒念佛。他肯吃苦,能忍受,六度中的忍辱波罗蜜做到家了。一生以戒为师,以苦为师,与人无争,于世无求。没有人照顾他,他自己照顾自己。

生活虽然艰苦,可是他时时刻刻待人接物都是满面春风、一团欢喜——他那个喜是真的,是从内心里生出来的。在这个世间受尽苦头也能不起心动念,这真叫功夫。

海贤老和尚,真正是持戒精严。他没有着持戒的相,但是他心地清净平等,那就是戒成就。恭录自《海贤和尚》

 

点我:

相关文章

信愿法师:父亲念佛安详往生

信愿法师:父亲念佛安详往生

【念佛感应录】父亲念佛 安详往生父亲关宗理,民国12年(1923年)12月10日生于安徽省凤台县,是一世代耕读小康之家。青年时,因日本侵略中国,感受到国家将亡,毅...

彻底的柔软

彻底的柔软

佛教为什么能在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中,一直屹立于世界,广宏兴盛?佛教从来不用任何武力,就能调伏大众。正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个佛教故事的主人公——鸯觉魔罗所言:“...

来生做人,比临终往生西方还难

来生做人,比临终往生西方还难

大安法师有人说往生西方比来世做人还容易,这句话对吗?对的!这是印光大师说的。为什么呢?来世做人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来世做人要靠你自己的力量;而往生西方是靠阿弥陀佛的...

【如法】的意思,佛教中如法是什么意思?

【如法】的意思,佛教中如法是什么意思?

如法是什么意思?  如法,指契合于法理,契合于佛所说的教法,随顺佛所说的教法而不违背。如《无量寿经》卷下:“应当信顺如法修行。”又《维摩诘经.方便品》:“夫说法者当如法说。”在密教的修法中,不少冠有“...

法闻法师:授三皈依大意 二、为什么人身难得

法闻法师:授三皈依大意 二、为什么人身难得

二、为什么人身难得 六道众生中人身最为难得,为什么人身难得? 人处在六道的中上阶段,再往上还有两阶(天人道、阿修罗道),往下呢有三阶(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

慧净法师:念佛必定往生 简介 编者序

慧净法师:念佛必定往生 简介 编者序

《念佛必定往生》 作者:慧净法师编者:西莲居士出版者: 净土宗文教基金会 简介: 编者西莲居士将一系列纯正净土教法之丛书,就一般初学者所易困惑与关心之问题,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