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辱恶人的果报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的真谛。

  当佛陀在迦毗皤窣堵城中时,提婆达多因杀害莲花色比丘尼,被萨迦国王驱逐出境。无处可去的提婆达多,决定到迦毗皤窣堵城。

  到了之后,他又琢磨:“我现在没有能力杀释迦比丘,也没有能力证得佛果,不如回到悉达多太子的王宫去,跟那些王妃搞好关系,再设法篡夺王位。”

  他作着这样的美梦,于是就派人跟耶输陀罗、耶惟檀等说:“释迦比丘说自己远离贪心,可是又娶了这么多的王妃。若没有贪欲心,就不应该娶妃子,这种作法真的很不如法。如果您们对提婆达多有信心的话,可以跟他商量,他很想做国王的。”

  听后,两位王妃非常不以为然,于是一起商量对策:“如果直接拒绝,对提婆达多应该没有什么教训的作用。不如让他来王宫,我们再当众羞辱他吧!”

  于是,她们派人告诉提婆达多:“我们很乐意让你来宫中,有什么事大家一起商量,我们会尽量帮助你的。”

  提婆达多听了欣喜若狂,立刻赶赴宫中。当时宫中仍有悉达多太子的法座,他得意洋洋地想坐法座,但诸天认为提婆达多无法无天,便以神变把法座隐藏起来,提婆达多只好自讨没趣地离开。

  这时,耶惟檀王妃已带着所有王妃坐在宫门前的台阶上,准备接待提婆达多。当她见到提婆达多得意忘形地走来,内心觉得好笑,就走向前,假装殷勤地说:“欢迎您的到来。”

  提婆达多合掌,对王妃们寒暄几句客套话。突然间,耶惟檀王妃上前,狠狠地捏住他的双手,他使劲地抽也抽不出来,就这样被王妃捏得流出血来;提婆达多惨叫一声,还没来得及反应,紧接着王妃又将他摔倒在地,狠狠地踢他,其它王妃一拥而上,以各种东西砸他,有的用牛粪打,有的用油烫,把提婆达多打得是遍体鳞伤,狼狈不堪。

  提婆达多逃回他的眷属果嘎勒嘎的居处,果嘎勒嘎看到提婆达多,便揶揄他说:“今天你运气不错吧!去王宫与王妃一起享乐。”让提婆达多十分尴尬。

  比丘们得知此事后,告诉世尊:“世尊!今天耶惟檀王妃等当众羞辱提婆达多。”

  世尊说:“耶惟檀夫人不仅是今天羞辱他,过去世也曾羞辱过他。很早以前,印度鹿野苑有位梵施国王,与距离不远的不德哈拉城的自在部国王,因为一些嫌隙,双方战争,死伤很多人。

  有一天,梵施国王与大臣们谈论一些关于女人的事情。梵施国王问大臣们:‘哪些女人长得最漂亮?’

  大臣们各自抒发意见,其中一人告诉国王:‘他们所见的美女都比不上自在部王妃,她的貌美不是其它女人比得上。’

  梵施国王听了,生起极大的贪欲心,心想:‘无论如何,我一定要得到自在部王妃,但要得到她,得先平息两国战争才行,以后再找机会。’于是他就设法与自在部国王和解,两国终于得到了短暂的和平。

  过了一段时间,他派信使告诉自在部王妃:‘我愿意放下身段商讨有关两国和解事宜,其实是因为你的缘故。能否赏个机会,我俩面谈如何?’

  自在部王妃将这件事悄悄地告诉自在部国王,并说:‘如果您同意,我想当众羞辱他。’

  国王同意了,王妃接着宽慰国王:‘请您放心,我会处理好的,您不要过于计较啊!’

  于是,自在部王妃派信使告诉梵施国王:‘臣妾明白国王您的意思,但碍于自在部国王,若您真有诚意的话,最好先杀掉他,才方便我俩行事。’

  梵施国王得信后,觉得这种证明诚意的方式很容易,于是立刻派了四大军队攻打自在部国,两国关系因而更加恶化了。

  这天早上,整个布德哈拉城被包围得水泄不通,自在部国王手下的一些人也被杀害了。王妃见状,就派人对梵施国王说:‘你杀下面的人有什么用呢?你的目的不是为了我吗?现在城中一团乱,王宫里只剩我一个人,你随便穿件破旧的衣服混进宫来见我吧!’

  梵施国王信以为真,迫不及待地找了一件破烂衫换上,溜进王宫。

  ‘救命啊!自在部王、王子、大臣、商主们,梵施国王偷闯我的寝宫,想对我非礼啊!’自在部王妃看到梵施国王,却突然抓住他的手,高声叫喊。

  自在部国王连忙赶来,佯作勃然大怒地说:‘你身为国王却闯进我的王宫,还对王妃非礼,实在不如法,应当处你死刑才对!’

  自在部王妃说:‘杀了他也没多大意义,不如当众羞辱他,让他记取教训。’

  于是,王妃上去狠狠地踢他,其它人则用东西打他,或用油烫他,梵施国王被打得半死不活,又羞又惭地逃离了自在部王的王宫。

  比丘们,当时的自在部国王就是现在的我,王妃就是现在的耶惟檀王妃,而梵施国王就是现在的提婆达多。”

 

点我:

相关文章

《百喻经卷下》:79、为王负机喻

《百喻经卷下》:79、为王负机喻

  译文:  从前有一位国王,想入无忧园中欢娱嬉乐,吩咐一个臣子道:「你拿一张矮櫈子来,放到园中去,我好用来休息。」当时那人羞于拿着一张櫈子,便对国王说:「我不能拿,我愿背着。」国王便把三十六张櫈...

因贪心临死之际方反省自己

因贪心临死之际方反省自己

  有一次,佛陀在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的祇树给孤独园。尊者阿难在一次的禅思中,体悟到:世间人的欲望是很少能满足的,也很少有人带着对欲望厌患之心而去世。能知足,能对欲望厌患而去世的人,那...

佛教故事:不闻雷声的赞叹

佛教故事:不闻雷声的赞叹

  佛陀在七十九岁那一年的夏天雨季,在王舍城避雨安居。三个月安居期结束后,又出发往北方游化,一路上经过那难陀村、罗阅祇城,进入离车族人居住的毘舍离城。当出毘舍离城,来到了竹林村时,已经是隔年夏天的...

左手还是右手?

左手还是右手?

  从前在印度,有一个生性非常悭吝的人,不要说叫他布施,就是叫他开口说出“布施”这两个字,他都觉得非常困难,因为在他心里,根本没有一丝一毫布施他人的意愿。  他后来遇见了佛陀,从佛陀的教化中知道了布施...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十五回拜具足優婆夷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十五回拜具足優婆夷

  第十五回 拜具足優婆夷  海城参具足优婆夷  座延无量安一小器  涌出食物素食皆足  福德藏法无违逆行  这时,善财童子观察思惟着善知识所赐予的教诲:好象大海一样,能承受大云和大雨的滋润,从来...

“双头鸟”的善与恶!

“双头鸟”的善与恶!

  从前在雪山下,住着一只鸟,这只鸟长着两个头,只有一副身躯;一个头叫“迦喽嗏”,另一个头叫“优波迦喽嗏”。这只两头鸟两个头轮流休息,若是有一个头入睡,另一个头必然醒来。  一次,迦喽嗏睡着了,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