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这两句话,包罗了一切戒法,没有任何遗
原文】 至言持戒,且先守佛两句略戒。其戒唯何,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此两句包罗一切戒法,了无有遗。 【白话】 至于说到持戒,姑且先守佛的两句最简略的戒。这两个戒是什么呢?就是:“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这两句话,包罗了一切戒法,没有任何遗漏。 |
原文】 至言持戒,且先守佛两句略戒。其戒唯何,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此两句包罗一切戒法,了无有遗。 【白话】 至于说到持戒,姑且先守佛的两句最简略的戒。这两个戒是什么呢?就是:“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这两句话,包罗了一切戒法,没有任何遗漏。 |
大家好,我是三生居士,在学佛供灯修行近十年中,发现很多人对佛教有一些错误的认知,因此特意收集了佛门中一些高僧大德的文章,并集结成册,名为《高僧百解》,希望大家多做...
“是故经云:菩萨摩诃萨恒以功德智慧以修其心。若始学者”,这是我们,我们这开始学的,“未能破相。但能依相专至,无不#往生#,不须疑也”。这句话说得太好了!我们是凡夫...
舍财作福的智慧蔡礼旭老师“舍财作福”。财有两种,一种是物品与钱财,属于外财;另一种是劳力与经验,属于内财。外财、内财都可以积累我们的福分。其实内财比外财更难舍...
问:上海某开发董事长自学佛后,捐助洪资提供多项慈善教育事业。可却英年早逝,因病而走,其家人亲友均无法接受此事实。请开示。 净空法师答:中国谚...
【原文】「人之临终,只可念佛,不宜持咒。以念佛令彼听,彼虽不能念,听见佛声,心即清净。若持咒,则止有加持力,彼无由随诵—此从古以来之定例。凡一切念佛、不念佛人,临...
第八讲 持戒为节欲的根本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我们在第二觉悟里曾讲过‘多欲为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