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为谁持戒为谁修
为谁持戒为谁修 我们为什么要持戒?是因为戒律由佛陀制定,觉得应该持,还是真正意识到持戒对修行、解脱确有利益?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加以思考。 如果仅仅因为戒由佛陀制定才去受持,我们会觉得,持戒只是为了佛陀而不是自己。那么,对佛陀没有百分之百的信心前,我们往往会对持戒敷衍了事。就像很多孩子在没有认识到学习对未来人生的重要性时,总以为自己是为老师读书,于是就会想方设法地敷衍老师。同样,我们没有认识到持戒对现有人生的意义之前,一旦戒律规范和固有习惯产生冲突,我们往往会找到种种借口,什么“戒律过时了”,什么“现在不实用了”,等等。总之,是不会真正把它当做一回事。 惟有真正认识到持戒对生命的作用,我们才能调动持戒的自觉性,而不是以任何借口敷衍。那样的话,等于是害了自己。所以,我们要经常对每条戒进行思考和观察,认识受持这条戒的利益,及不持这条戒的过患。这个思考的过程,就是观察修的过程。当我们对每条戒或每种做法经过深入思维,明确受持利益和不持过患后,自然就会认真对待,将心安住其上。 最简单的施食法:六字大明咒施食... 唵(ong)嘛(ma)呢(ni)叭(bei)咪(mei)吽(hong)丹真绒布上师餐前必做上供下施。下施时,念诵观音菩萨心... 菩萨道(佛教解释) 菩萨道是大乘行者由发心修行到成佛中间的漫长路程,由于除自修自渡外,渡众生是重要的工作,要完成这种艰困的工作,就必须要有动机,它是渡生的动力,这就是慈悲心(在佛教中以大慈弥勒菩萨... 所以六道轮回是自己感应而去的,不是有什么人主宰,那就不对了,那就错了。阎罗王有没有?有,确实有,他也做不了主,没有予夺之权。一切造作,自作自受。你什么样的心态,自... 投入生命皈依三宝 我们要以三皈依为前提,三皈依是区别是不是佛弟子的标志。然后严格的遵循着佛陀的教导,就像经典里讲到观想一样,如《十六观经》里“如此观者是名正... 《感应篇》我们学习到:“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我们提到“算减”,犯身口意三业,就是造作十恶业,会减损自己的福报跟寿命。那... 我们信佛的人,不但不杀生,还要放生,放生有不可思议的功德。从前有位小沙弥,他是短命的人,他师父有点神通,知道过去的宿命,晓得小沙弥的寿命只有三十天的时间,已无法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