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为谁持戒为谁修
为谁持戒为谁修 我们为什么要持戒?是因为戒律由佛陀制定,觉得应该持,还是真正意识到持戒对修行、解脱确有利益?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加以思考。 如果仅仅因为戒由佛陀制定才去受持,我们会觉得,持戒只是为了佛陀而不是自己。那么,对佛陀没有百分之百的信心前,我们往往会对持戒敷衍了事。就像很多孩子在没有认识到学习对未来人生的重要性时,总以为自己是为老师读书,于是就会想方设法地敷衍老师。同样,我们没有认识到持戒对现有人生的意义之前,一旦戒律规范和固有习惯产生冲突,我们往往会找到种种借口,什么“戒律过时了”,什么“现在不实用了”,等等。总之,是不会真正把它当做一回事。 惟有真正认识到持戒对生命的作用,我们才能调动持戒的自觉性,而不是以任何借口敷衍。那样的话,等于是害了自己。所以,我们要经常对每条戒进行思考和观察,认识受持这条戒的利益,及不持这条戒的过患。这个思考的过程,就是观察修的过程。当我们对每条戒或每种做法经过深入思维,明确受持利益和不持过患后,自然就会认真对待,将心安住其上。 宽容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美德。宽容是原谅可容之言、饶恕可容之事、包涵可溶之人。宽容,当需要有够大的心胸。我想世间最大的还是弥勒佛的肚子,在南京多宝寺内的... 受持大悲咒者,依经文记载,可获得如下功德利益:1.临命终时十方诸佛皆来授手。2.欲生何等佛土,随愿皆得往生。3.不堕三恶道。4.能生诸佛国。5.得无量三昧辩才。6... 智力与智慧 智力和智慧是我们经常提起的话题,似乎这一字之差的“智力”和“智慧”是一个意思了。其实,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待我慢慢道来方之此言不谬。 智力和智慧,... 前世因,今世果,每一次相遇都是冥冥中注定的因果。你身边出现的人,注定出现在你的生命中,他一定会教会你什么,或许前世你跟他有缘,今生续,三世因果,循环不失,前世的债... 【往生净土仗佛愿力】王日休《龙舒增广净土文》开示:一生造作五逆十恶,临终念十声佛号就能往生?此佛慈悲至深,威力至大,故能如此(三)继续看底下,到了往生那一天,王日... 不想再搞轮回了,就应当放下。不放下,那就是我很欢喜再搞六道轮回,我学佛只学到人间佛教就够了,不想超越轮迴,这可以。真正知道轮回苦,不想再搞轮迴,一心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