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为谁持戒为谁修
为谁持戒为谁修 我们为什么要持戒?是因为戒律由佛陀制定,觉得应该持,还是真正意识到持戒对修行、解脱确有利益?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加以思考。 如果仅仅因为戒由佛陀制定才去受持,我们会觉得,持戒只是为了佛陀而不是自己。那么,对佛陀没有百分之百的信心前,我们往往会对持戒敷衍了事。就像很多孩子在没有认识到学习对未来人生的重要性时,总以为自己是为老师读书,于是就会想方设法地敷衍老师。同样,我们没有认识到持戒对现有人生的意义之前,一旦戒律规范和固有习惯产生冲突,我们往往会找到种种借口,什么“戒律过时了”,什么“现在不实用了”,等等。总之,是不会真正把它当做一回事。 惟有真正认识到持戒对生命的作用,我们才能调动持戒的自觉性,而不是以任何借口敷衍。那样的话,等于是害了自己。所以,我们要经常对每条戒进行思考和观察,认识受持这条戒的利益,及不持这条戒的过患。这个思考的过程,就是观察修的过程。当我们对每条戒或每种做法经过深入思维,明确受持利益和不持过患后,自然就会认真对待,将心安住其上。 佛陀示现圆满 点灯祈愿智慧——台湾弘法院开示 2012.10.13 为什么佛陀要示现八相成道?佛陀可以不死的,但是如果佛陀不死,大家会觉得:佛陀不是人,祂跟我... 隐忍的魅力在于它的宽容和理解,它是优雅和善良的化身,象两只彩蝶翩翩起舞,总能给人美和安宁的心境,就象置身在繁花围绕的景色之中,那棵百年老松,傲然独立着身躯,任千万... 妙圆尊者往生传(并赞)尊者妙圆。讳如会。燕都谭氏子。世袭万户侯。幼茹素。三十九岁出家。誓行头陀。胁不着席。前后共然六指。烧顶炼臂无算。初至南方。唯事苦行。牛头住持... 问:请问师父,像我这种情况:年龄大点、学佛有时也感觉吃力。但学佛的要求还得善根福德、还得积累福报资粮等等,所以学佛过程中顾虑多点。师父:不学一定不会,这是因果法则...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论述佛教般若思想的重要经典,也是禅宗的重要典籍之一。在现代比较流行的佛教经典中,《金刚经》以通俗易懂,涵义深刻受到人们的普遍... 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也就是八万四千条通往涅槃彼岸的路径和永断生死烦恼的方法。佛陀之所以开演如此众多的法门,就是为了契合广大众生的不同根器与因缘,为了真正做到因材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