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为谁持戒为谁修

为谁持戒为谁修

我们为什么要持戒?是因为戒律由佛陀制定,觉得应该持,还是真正意识到持戒对修行、解脱确有利益?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加以思考。

如果仅仅因为戒由佛陀制定才去受持,我们会觉得,持戒只是为了佛陀而不是自己。那么,对佛陀没有百分之百的信心前,我们往往会对持戒敷衍了事。就像很多孩子在没有认识到学习对未来人生的重要性时,总以为自己是为老师读书,于是就会想方设法地敷衍老师。同样,我们没有认识到持戒对现有人生的意义之前,一旦戒律规范和固有习惯产生冲突,我们往往会找到种种借口,什么“戒律过时了”,什么“现在不实用了”,等等。总之,是不会真正把它当做一回事。

惟有真正认识到持戒对生命的作用,我们才能调动持戒的自觉性,而不是以任何借口敷衍。那样的话,等于是害了自己。所以,我们要经常对每条戒进行思考和观察,认识受持这条戒的利益,及不持这条戒的过患。这个思考的过程,就是观察修的过程。当我们对每条戒或每种做法经过深入思维,明确受持利益和不持过患后,自然就会认真对待,将心安住其上。

点我:

相关文章

宽运法师:上天好生 怜悯万物──略述中国佛教放

宽运法师:上天好生 怜悯万物──略述中国佛教放

上天好生.怜悯万物(上)──略述中国佛教放生的起源 与天台智者大师的「放生」理念和实践 「放生」一词出于大乘佛教经典;放生的活动乃基于佛弟子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

圣严法师:明末佛教研究 第四章 明末的居士佛教

圣严法师:明末佛教研究 第四章 明末的居士佛教

第四章 明末的居士佛教第一节绪言佛教在中国,自从宋室南迁(西元一一二七年)之后,渐渐式微,尤其经元朝蒙古族的统治(西元一二八○─一三六七年),明朝开国君主朱元璋,...

姻缘本质

姻缘本质

正缘:正缘:指本世与您「缘份最深」的人。但虽然缘份最深,是好姻缘或坏姻缘全凭您当初与对方结下的因果而定(并不一定是好的)。副缘:副缘就是本世缘份深度仅次于正缘的姻...

烧香拜佛没感应?

烧香拜佛没感应?

烧香拜佛没感应,记得说这两个字,自然有感应经常有人到寺庙去拜佛,与其说是拜佛不如说是在求佛,很多是在求福,求财富、求长寿等等。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拜佛能改变自己的心...

大意舀海的故事

大意舀海的故事

  有一个国家,国名叫欢乐无忧。在这个国家里有一个居士,名叫摩诃檀,他的妻子名叫旃陀。  这一年,旃陀生了一个儿子,这孩子长得端庄英俊,举世无双。孩子一生下来,就会说话。他发誓道:“我要布施天下,...

一位小学生学佛的真实感应

一位小学生学佛的真实感应

按:本文原始稿是一位五年级小学生写的作文内容。原文标题是《饭桌上的故事》。今年2月初,我的太外婆突然生病了,住进了医院。外婆就每天过去照顾她。两天后,我们一家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