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楞严咒》不单能销爱欲,还能增加你的

【 人间称汝多闻第一。以此积劫多闻熏习,不能免离摩登伽难。何须待我佛顶神咒,摩登伽心淫火顿歇,得阿那含,于我法中成精进林,爱河干枯,令汝解脱?】

人间称汝多闻第一:在人间,一般人称你阿难是多闻第一。以此积劫多闻熏习:以你积劫的聪明忆持、这种的记忆力,可是还不能免离摩登伽难。

佛对阿难说,你虽然记得这么多东西,可是还免不了摩登伽这种难。换一句话说,就是你见着女人就迷了!你说你有什么用啊?你读的书再多,你记的佛法再多,你见着女人就迷了,那你有什么用啊?为什么你这样子呢?问这个阿难。现在阿难大约脸也红了;虽然证初果,听释迦牟尼佛一问他这话,那脸也变成红的了。

佛说,你学了这么多佛法,一见着女人就发了毛,就发狂了!跟着那个女人跑到她的家里去,几几乎做出来不可告人的事情。你到底为什么啊?这时候,像是法官审问这个阿难。

何须待我佛顶神咒:你为什么要等着佛所说的“佛顶神咒”,要我用这〈楞严咒〉,叫文殊菩萨去救你呢?你自己记得这么多的三藏十二部,你为什么不念一念给她听一听呢?你为什么自己做不得主呢?你见着女人,什么都忘了!所以你要我这个〈佛顶神咒〉救你出难。

摩登伽心淫火顿歇,得阿那含:在这个时候,摩登伽女这种淫欲的心,这种无明即刻就消灭了,证到阿那含。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这是证到三果阿那含。

当时这摩登伽女一见着阿难,就生出一种爱心来,对阿难那比她生命都重要了,所以就叫她母亲一定把阿难给拿来。她母亲就念〈先梵天咒〉,把阿难就迷去了。虽然说迷去了,实际上,本来邪不胜正的,阿难如果对摩登伽女一点意思也没有,她就念咒也没有用的。一定阿难一见着这个摩登伽女,这个小姐这么靓丽,看了几眼,左一眼、右一眼看,这个小姐这么美丽!回头想要不看,又舍不得,又想要看一看。那么看了几眼,这心里头已经就想这摩登伽女美丽了,所以她母亲一念咒,他也就迷了,跑进屋里去了。如果不是这样子的,那他也不会去的。

佛知道阿难将要毁戒体的时候,就赶快说〈楞严咒〉,叫文殊菩萨持咒往护——用这个咒去把他救回来了。到那个地方一念〈楞严咒〉,阿难明白了,“啊,我怎么跑到这个地方来了?”好像如梦初醒,赶快跟着文殊菩萨回衹树给孤独园去!就往回跑。

如摩登伽宿为淫女:好像现在这个摩登伽女,以前是个做妓女的。这个妓女,是淫欲心非常的重、非常的大。可是淫欲心虽然大,

由神咒力,销其爱欲:由〈楞严咒〉这一种的力量,把她的爱欲给销了。

现在我们知道念〈楞严咒〉的作用了吧?念〈楞严咒〉,就是要销去每一个人的爱欲。说:“那以后我不要念了!我不愿意消除我的爱欲,我愿意保留我的爱欲。”保留?那也就随便。你欢喜保留,也没有人勉强叫你不保留。可是这一种〈楞严咒〉,不单能销爱欲,而且还能增加你的神力,增加你的智慧,这一种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

爱欲是一种苦,前边不讲“憎爱二苦”吗?你不要以为爱就是好的。你看,好像某一个人爱某一个人,爱不到,就总心心念念地,念玆在玆地,一天到晚,所谓吃饭也没有味了,睡也睡不着了,一天到晚就想追求对方,求所爱!结果也追求不到,不能得手。想来想去,也不停止,这岂不是苦呢?

这爱是个苦啊!你不要以为爱是个好的东西。

【编注】恭录自《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宣化上人講述)

 

点我:

相关文章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二十)~F 第55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二十)~F 第55

第550经(离经):经中叙述若圣弟子念于六种功德(六念)的话,就能离苦恼、灭忧悲,得如实之法。 本经是迦旃延尊者转述佛陀之六法:“佛、世尊、如来、应、等正觉所...

净空法师:生活当中没有一法不是佛法

净空法师:生活当中没有一法不是佛法

【古德云:但勿逐妄,何须求真。皆明不取不断、不即不离之义。】这些纲目都应当应用在生活当中,即使穿衣、吃饭都不例外,都要与这个意思相应。换句话说,你穿衣,你是在修六...

净空法师:随缘是修功德,著相是修福德

净空法师:随缘是修功德,著相是修福德

      真修行,修什么?修不分别、不执著。怎么修法?就是分别执著要淡化,一年比一年淡化,这就好!就是说一年比一年轻,不能够一年...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生死大事——生死乃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生死大事——生死乃

第一章  生死大事——生死乃世间之主题 第一节 佛教生死观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由于众生不能直接体悟本无生死的寂灭心性,而...

【人生】佛教中的人生是指什么?佛教的人生观呢?

【人生】佛教中的人生是指什么?佛教的人生观呢?

人生 (汉语词语)  人生,就是人类从出生至死亡所经历的过程,在这当中我们必将经历波折坎坷,经历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唯有如此,才是真正的人生。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也可以说是人的一生从稚嫩到成熟到老...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七回拜解脫長者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七回拜解脫長者

  第七回拜解脫長者  参解脱长者 身现十方剎  心佛无异境 庄严方便住  善财童王辞别了弥伽大士,渐往南行。慢慢地走,游行了十二年之久。在路上,常常思惟着一切菩萨怎样修行而得到无碍解脱的智慧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