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一定要学会把​自己的功德隐

自己有一点点的功德,到处去宣说,这本身就是一种过失;在没有特殊的情况下,一定要将自己的功德隐藏保密起来,这本身就是一种功德。

《达摩祖师传》中,梁武帝与达摩祖师研讨佛法。皇帝得意道:“自朕登基以来,修佛寺、造佛像,抄写经卷,供养僧众无数,敢问大师,朕有何功德?”祖师淡然道:无功无德!

为什么无功无德呢?功德毁坏之因有四种,其中一个就是宣扬功德。在没有特殊意义的情况下宣说自己的功德,很容易毁损功德。作为修行人,必须要隐密自己的功德。不仅仅是功德,即便是积累了一些善根、福德,或者做了一些好事、善事,也不能轻易宣说,一定要隐藏起来。

其实凡夫所认为的功德也不一定是什么功德,就算稍微有一些功德,但是与佛菩萨、三宝的功德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有什么可宣扬的呢?自己有一点点功德,然后到处去宣说,别人也能看出来你内心的一些杂念,这都是不如法的。

隐秘自己之功德

损坏功德的方面有很多种,比如嗔心、邪见、颠倒回向、宣传自己的功德,都会损减功德。

隐藏自己的功德,才能逐渐积累。如果为求名声,经常宣传自己的功德,让天下人都知道,这样功德就会以暴光而消失。这个道理大家要明白。万物的孕育都要隐藏,才能深厚,如果暴露,很快就会消亡。我们看看,胎儿都是深藏在母胎里面,而且要经十月才能孕育成人;酿酒也是要密封,不能漏气;一切草木的根都是隐藏在地下,而且扎根越深,生命力越旺盛。

通过这些比喻,大家应当懂得,功德是要潜藏隐密,才能不断增长积聚。所以,古人教我们积“阴德”,做了善事,要不留名,不居功,不自己宣传,这样才能与道相应。如同雁过长空,不留一点痕迹,我们做功德,不要在心里耽着,做了好像没事一样,这样才清净。如果做了一点功德,天天都执着,天天都在嘴边,见人都要宣传一遍,这样也不会有很大功德,因为功德都因你的口舌而漏尽了。

从修行产生的验相、证相上来说,也不能随便讲,讲了境界就容易消失,这是缘起上很微妙的地方。但是现代人和古人的做法完全相反,稍有功德,就想让天下人都知道,不需别人宣传,自己首先就作广告,而且有一点功德,宣传起来可以放大十倍。这样只是贪求名声而已,最后一定会败亡的。有些凡夫人公然自称是某菩萨的化身、得了登地等等,这样说上人法妄语,根本戒都会破掉。

 

点我:

相关文章

黄炳寅:破禅的智慧 第二篇 禅喝棒喝变数多

黄炳寅:破禅的智慧 第二篇 禅喝棒喝变数多

破禅的智慧 第二篇 禅喝棒喝变数多   禅宗文献中记载有临济宗琅邪起禅师法嗣俞道婆一段事迹: 俞道婆金陵人也,参琅邪,邪其造诣,问:“哪个是无真位...

【婆罗门】是什么意思?佛教和婆罗门教有什么关系?

【婆罗门】是什么意思?佛教和婆罗门教有什么关系?

婆罗门是什么意思?  婆罗门,古印度四姓之一,是奉事大梵天王而修净行的种族。婆罗门修习梵天之法,他们自称是梵天口中出生的清净种族。《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曾为婆罗门作分类,谓有种性、名想、正行等三种婆罗...

圣开法师:五戒为人乘佛教的基础

圣开法师:五戒为人乘佛教的基础

五戒为人乘佛教的基础 佛陀昭示我们,要保持生生世世都得人身,其实也很容易,首当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敦亲睦邻,和乐家庭,精勤正业,充实技能,负责守纪,奉公尽份...

近幸法师:出家的功德有多大?

近幸法师:出家的功德有多大?

出家功德之殊胜比丘近幸法师 讲于万佛圣城大殿2013年10月21日星期一晚上人、各位法师、各位善知识:阿弥陀佛!近幸今晚跟各位结法缘;如果有说得不对的地...

【孝道】什么是孝道?佛教的孝道文化及故事

【孝道】什么是孝道?佛教的孝道文化及故事

孝道(传统文化)  孝道,有孝顺的意思,旧指奉养父母所应做到的。  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对孝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

净空法师:往生靠别人助念,不可靠;助念要是不如

净空法师:往生靠别人助念,不可靠;助念要是不如

到自在往生,这决定有把握,往生靠别人助念,不可靠,关系什么?助念的人有没有慈悲心、有没有智慧。如果他没有慈悲心、他没有智慧,他会障碍你往生,助念的时候会给你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