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W 13
1317经、1318经:此二经为迦叶天子赞叹比丘的功德。 在此二经中,有位迦叶天子以偈赞比丘功德。 第一首偈为:“比丘修正念,其心善解脱,昼夜常勤求,坏有诸功德。了知于世间,灭除一切有,比丘得无忧,心无所染著。”第二首偈为:“比丘守正念,其心善解脱,昼夜常勤求,逮得离尘垢。晓了知世间,于尘离尘垢,比丘无忧患,心无所染著。” 这两首偈内容基本一致,主要赞叹比丘不仅能够守持正念,而且日夜精勤修习,并取得了很不错的成就。其成就具体表现为对于世间真相的究竟了知,以及断除一切世间的生存状态(即脱离生死),从此脱离尘垢,抵达了无忧无虑的理想境界。佛陀于迦叶天子的赞叹表示高度认可,“善哉!善哉!如汝所说”、“如是,如是,如汝所说”。 但据我个人的理解——即便是对佛法涉猎不多的人,大约从偈中均能看出:为迦叶天子所赞叹的比丘绝非泛泛之辈。因此我们可以将这类比丘理解为佛陀时代的资质天份都十分突出者,即诸位上座比丘。到部派佛教时期,虽然明心见性者不乏其类,然与佛陀时代的见悟圣者蔚为大观相比较,却是日渐稀薄了。 1319经:本经叙述一个夜叉鬼以偈赞佛。 关于夜叉是何种众生,从六道众生而言,应该可以划归为鬼道。此种众生住于地上或空中,有时以威势害恼于人,有时却是守护正法的忠诚卫士。此众生受毗沙门天王统领,守护忉利天等诸天,得受种种欢乐,并具有威势。在本经中,这位夜叉便是虔诚的佛弟子,当有一天佛陀与诸位比丘游行至他的地盘时,他十分欢喜:“世尊!今请世尊与诸大众于此夜宿。” 这位夜叉神通广大,他通过自己的神力为佛陀及诸位比丘准备好房舍及各种卧具,“化作五百重阁房舍,卧床、坐床、踞床,俱摄褥枕,各五百具,悉皆化成。化作五百灯明,无诸烟炎”。待将诸位比丘悉数安顿妥贴后,这位夜叉便来顶礼佛陀,以偈而赞佛: “贤德有正念,贤德常正念;正念安隐眠,此世及他世。贤德有正念,贤德常正念;正念安隐眠,其心常寂止。贤德有正念,贤德常正念;正念安隐眠,舍降伏他军。贤德有正念,贤德常正念;不杀不教杀,不伏不教伏,慈心于一切,心不怀怨结。” 此偈赞叹了佛陀所具备的殊胜功德,且赞叹佛陀慈心广大,遍满三界。佛陀号称人天导师,在个人修为方面自然是无可挑剔,而在对待芸芸众生上,则胜似己出。故佛陀与诸大菩萨又被称为“大慈悲父”,岂虚言哉?(5.18.) 有些事不争就是慈悲,有些理不辩就是智慧,有些是非不闻就是清净,有些烦恼不看就是自在。不贪就是布施,断恶就是行善,改过就是忏悔,谦卑就是礼佛。守礼就是持戒,原谅就是... 我这个人从小体弱多病,活了二十几年,几乎年年都要在医院住一两个月,小时候的几场大病更是几乎让我死掉。二十二岁那一年,我又查出患了乙肝。不是那种病毒携带者,而是患者... 一切显现就是因缘和合。有因缘就能见到诸物,无因缘就见不到。若因缘和合,就有这些显现;若没有因缘,就没有这些显现。但我们总是患得患失,其实这都是徒劳无益的,一切都是... 无色界(佛教解释) 无色界为三界之一,又称无色天。“色”是质碍的意思,无色就是没有质碍,即指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束缚,所得到的自由状态。是通过修习厌离物质的四无色定,或称四空处定而获得的天界果报。无色界... 一念药师佛,佛即现于前 上莲 2009年春季,某跳神者经过四年的困苦、困惑后,经别人介绍找到我。 我听了她的经历后,决定... 记得还是三五年前吧,听说一位好友打胎,当时对我简直就是一个打击,她从来没有跟我说过,因为毕业后,我们就很少联系了,知道消息,是从另一位朋友的口里听到的。我们三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