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这才是第一​善、第一功德

「佛之善根,念佛最胜」,世间不少人知道,人生在世应当要积功累德、要断恶行善,很多人知道。什么是第一善?什么是第一德?知道的人不多。世尊为我们说出,忆佛念佛是第一善根,忆佛念佛是第一功德,没有比这个更殊胜的。我们相不相信?实在说,不能说不信,也不能说全信,半信半疑,我们是这样的心态。这什么塬因?佛说的意思我们没搞清楚,天天在学经教还没懂;真正懂了、真正明白了,不必劝你,你早就真干了。

我出家剃了头以后没多久,一个多月,我有个朋友,赵恆惕的儿子,他大概大我二、叁岁,也是方老师的学生,打个电话来邀我,一起去看老师,好!我穿了出家人的衣服,老师一见:怎么你真干了!我说老师说的话我听懂了,人生最高的享受。他说对,你的路走对了。

我出家只有他一个人讚叹,别人都说我迷信,都很惋惜,怎么迷成这个样子?年纪轻轻怎么出家了?那在我自己想,我出家太迟了,我要早十年知道多好,我自己感觉得我已经晚了十年。我出家叁十叁岁,跟方老师学哲学的时候是二十六岁。所以你真搞懂了、真喜欢了,不用人劝,你自己会发心。心发不起来,说明没有搞清楚,纵然是学,还不清楚,还不是真正懂得。真正懂得,哪有不落实的道理。

「念佛最胜,今欲齐等」,我也想跟佛一样,「故亦当持名念佛」,你就真的念阿弥陀佛了。为什么?「名具万德,总摄一切善根」,知道的人真不多,所以人念佛的功夫提不起来。

「故知老实持念,实暗摄忆佛功德也」。老实念佛是多么可贵,这种行持真正,暗摄就是不明显,你自己也不知道,你把阿弥陀佛的功德都变成自己的功德,这还得了吗?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你怎么能修成阿弥陀佛的功德?你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跟自己融成一体,阿弥陀佛的功德就变成自己功德。

像修.蓝博士治病,把病人观成跟自己一体,病人身上的病就是自己的病,用清净心把自己的病毒消除了,对方的病就好了,这个道理是一体的。我跟阿弥陀佛是一体,要有这个信心,坚定的信心。

文摘恭录—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註(第二七七集)2013/4/27

 

点我:

相关文章

王雷泉教授:佛教要跳出寺院的围墙走向社会

王雷泉教授:佛教要跳出寺院的围墙走向社会

佛教要跳出寺院的围墙走向社会  王雷泉 导语:佛教对人类世界的积极作用,是通过最根源性的转变人心开始的。“心净则国土净”,这里的关键,是人间佛教的菩萨行者广度...

非常可怕的世俗欲乐,阿难的故事

非常可怕的世俗欲乐,阿难的故事

  佛陀的僧团中,有一群刚出家的年轻比丘,他们原本是侨萨罗国中贵族或大商人的孩子,平时生活富裕又可以随心所欲;后来听到佛陀讲经说法,一时感动就相邀一起出家,加入佛陀的僧团。  可是,他们在僧团生活...

福善案:曹鼐拒淫,成状元

福善案:曹鼐拒淫,成状元

    「寿康宝鉴」里的「福善案」1~ 曹鼐拒淫,成状元  明朝宣德年间,有位曹文忠公,字鼐。他学识渊博,人品端正,是难得的青年才俊。因其有功于朝廷而被授予「学正」之职;不久,又晋升为「泰和典史」...

不可思议!和尚诵《金刚经》两只乳鸽竟转成人身

不可思议!和尚诵《金刚经》两只乳鸽竟转成人身

  释明度住并州石壁寺,家世如何,姓甚名谁,那乡人氏,在佛教史传上皆未详载,只知道他是唐朝贞观年间的人。  这位法师,就当时整个佛教的建树来说:在佛史上虽没有他的记载,但根据他的行履来说,他对佛教...

两个小孩前世的愿力

两个小孩前世的愿力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百业经》:因地果时同赞布施

《百业经》:因地果时同赞布施

  译序(摘录)月光国王——因地果时同赞布施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