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绝不能让这种东西过夜,特别是在家人

南北朝的齐朝时,有一位叫作僧远的和尚住在梁州薛寺,他不守戒律,有时喝酒吃肉。一天忽然梦见神人愤怒的指责他说:“你是出家人,这样造恶业,怎么不拿镜子自己照一照?”早晨起来,自己照了一下,见两眼边缘现出暗黑色,以为是灰尘,用手去抹,才发觉眉毛居然随手脱落。僧远大惊失色,立刻反省自责,痛改前非,从此穿旧衲衣,破鞋子,吃长素,只在每天中午吃一顿饭。早晚向佛忏悔,懊悔痛心的落泪。

过了一月多,又梦见前次的神人笑着对他说:“能认识罪过,又能改过,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现在赦免了你的罪!”他又惊又喜,醒后遍身出汗,面目又有了光泽,眉毛也从新生长出来。僧远自从亲身经历了佛法的威严与慈悲之后,便开始深信因果报应之法理,从此至诚的依教奉行,精进不停,终于变成一位著名的高僧。

若一旦破戒了,一旦违反了戒律怎么办?要统统忏悔,让戒体恢复。

若是犯根本戒了,忏悔以后可以再重新受戒。若是犯了一些支分戒,要在佛面前忏悔,在菩萨面前忏悔,在善知识面前忏悔,也可以在大乘的僧众面前忏悔,主要看你所犯戒律的轻重。在四位大乘僧人,三位僧人,两位僧人或一位僧人面前忏悔,都行。若是比较轻的,在一位僧人面前忏悔就可以了。还有可以昼夜念《三十五佛忏悔文》,以这种方式忏悔。很多的经典、论典里讲了很多忏悔的方式,通过这些方式去忏悔。

若犯戒了,以这些方式去忏悔,也能恢复,也能清净。若是不去忏悔,那就完了:第一,自己的相续被染污了;第二,失坏自己的誓言了,将来你要遭受痛苦的。所以,忏悔很重要。我们经常讲的四种堕罪之门:第一个是不知道,不明白;第二个是不相信;第三个是烦恼重;第四个是习气重。大家难免会犯一些错误,难免有违反戒律的时候,但是要统统忏悔。佛陀亲口讲的,两种人一样可以解脱成就,一种是不犯戒的人,另一种是犯戒了能立即反省、忏悔的人。

比如说我们受菩萨戒,自己没有菩萨戒体,首先通过受持菩萨戒的仪轨、方法受持了菩萨戒,得到了戒体,然后去守护戒体,一旦破戒、犯错了,就要通过忏悔的方式立即忏悔,不要让堕罪和自己的相续共存,哪怕是一分钟、一小时也不要共存,要立即忏悔。以前说过,若过了四个小时,就变成罪过了;若过夜、过月、过年,罪过就会越来越严重。所以最好不要过时,最起码也不要过夜,要立即忏悔。这是很重要的。

我们所造过的业必然会发生在我们身上,没有造过的业也绝不会发生到我们身上。如果我们对所造的恶业不忏悔,它就会一天比一天、一年比一年、一世比一世增长,会随着时间的增长成万倍的增长。也就是说,我们造的恶业时间越久忏悔越难。而新造的恶业,如果能立刻忏悔则比较容易消除。

譬如:一个煮过米饭的锅,吃完后马上去洗比较容易洗干净。但是一天、一周甚至一个月,或者拖延更长时间再去清洗就比较困难了。所以我们造的恶业也是如此,时间拖得越久,想要消除就万倍困难了。

我们最好是今天造的业今天消,这周造的业这周消,这个月造的业这个月内消,今年造的业今年内消。实在没办法,死亡之前也一定要忏悔,让这辈子造的业这辈子消。要知道,下辈子或者再下辈子想要再消除就比较困难了,因为恶业累积增长的速度特别快。

如果我们每天念诵金刚萨埵百字明咒二十一遍,那么当天的业就不会继续增长,如果我们每天能坚持念诵一百零八遍百字明咒,当下所造的恶业可以消除,这就是百字明咒无比的加持力和不可思议的殊胜。

 

点我:

相关文章

宣化上人:凡是皈依三宝的人,再往前研究进步,就

宣化上人:凡是皈依三宝的人,再往前研究进步,就

若想修道,一定要受戒宣化上人慈悲开示:究竟“戒”有多少种?戒有很多种,最基本的是“五戒”。在家人凡是皈依三宝的,要是想再往前研究、进步的话,就要受五戒;受五戒之后...

南怀瑾居士: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四日

南怀瑾居士: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四日

第四日 第一堂 日本为何推介禅宗 佛法讲修行由有为法入手,这是说学理。什么是有为法?由现世这个生命,由物理世界生理方面,开始着手修出入息的方法。从佛法传到...

佛陀如何面对谩骂

佛陀如何面对谩骂

  有一次,佛陀到憍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郊外的祇树给孤独园。  这天,来了一位年轻的婆罗门,因为不满他的哥哥随佛陀出家,所以就当着佛陀的面,以激烈的言辞,十分气愤地谩骂佛陀。  佛陀静...

怡僧法师:智慧的显现

怡僧法师:智慧的显现

智慧的显现 聪明是人们用第六分别意识推测事物现象的发展规律而得到快速的反应和结果,称之为“世智辩聪”,学佛人不在这上面下功夫。 智慧是透过事物现象而能明了事物...

海涛法师:下定決心改造命运,当下就从心开始

海涛法师:下定決心改造命运,当下就从心开始

人们常在面临生命的失落与困境,或已邻近生死的悬崖边缘时,才会感觉到生命的可贵;珍惜生命,就在每个当下。不必等到面临生死的关键时刻,才开始懂得珍惜;积极运用生命的光...

解救欲自杀者和抑郁症患者的秘咒

解救欲自杀者和抑郁症患者的秘咒

特别提示:本文摘自大德南怀瑾先生的《圆觉经略说》中《第一章 文殊师利菩萨》,标题为本博主所加。这个故事发生在川东万县,也是有一位牢里的犯人,也是想逃。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