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心并修建经堂寺庙迅速积累无量福慧功德!

修建经堂寺庙具有无量功德,对于我们的现世或将来都有不可思议的利益。《莲花经》云,任何善信发心赞助建寺与佛坛,可以获得以下十大功德:

1、无始以来诸恶业,得以减轻或消除。

2、天人护佑,逢凶化吉。

3、去除障碍物,免夙仇报复之苦。

4、妖魔邪怪,不能侵犯。

5、脱离烦恼和无明。

6、丰衣足食,福禄绵长。

7、所言所行,人天欢喜。

8、增加福慧二资粮。

9、往生善道,相貌端庄,天资福禄兼有。

10、往生能闻佛法之国土,速证佛果。

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广戒经》中云:“所谓实福者,有大果、大利、大威严、广大义,若善男子、善女人,是行、是坐、是卧、其善根恒时增长。何人建造经堂,乃为七种实福之首。”佛经中曾云:一切有漏善根之王,今生今世若欲造就通往上界之天梯,成就犹如如意宝树般的异熟善业,就须于从前未有佛塔之地兴建如来舍利宝塔,为僧众修建经堂庙宇,消除对佛法闻思之差异,精勤修习禅定及慈无量心。此四项事业,是今生成就梵净福泽的殊因。

《俱舍论大疏》第一品中也有如此广说:“在有漏的善法中,修经堂的功德最大。”《智者入门》说:“净地造佛塔,为僧众修佛堂,和合破僧众,修持慈无量,乃是四梵住。”即是说兴建佛塔,修建经堂寺庙,僧侣籍由闻思消除对佛法理解上的差异,修习慈无量心,这是世间四种最大的福德事业。

从诸乘佛法共许的观点面论,修造佛菩萨的庙宇殿堂乃一切有漏善业之王。在寺院建设过程中,一筐土就已具足供养一筐黄金的功德。供养和帮助佛殿的建设是善心佛子消除罪障、积累功德、种下殊胜解脱种子之稀有难得的机会。从大乘佛法共同的教义而言,佛弟子们投入诸佛菩萨们的清净愿海,协助圣者们圆满弘法利生之大愿,就是以实际行动来履行殊胜广大的普贤行。是于短暂的一生中迅速积累多生累劫的福慧资粮,以获取共同与殊胜悉地之殊胜方便。。

在僧众造经堂时,随力支持者,将来在此经堂内进行的所有闻思修行的善根,皆同等获得。为僧众修经堂时,身口意仅作随喜,亦有很大的功德。。

“为僧众建经堂时,谁背一筐土,等同一筐金。”

为何建寺的功德最大?因为佛像寺庙为佛陀身、语、意的真实所依,修行人行持正法、宣说世间真理、延续佛法清净不间断的传承,能令众生出离生死,因此供养他们就是真正地帮助众生,具有无量功德。如此积聚善业功德,无论对于我们的现世或将来,都有不可思议的利益。凡以欢喜心随喜,不论多少,就如滴水汇入海洋,海不枯则水一滴不灭的道理一样,功德不可思议,清净之发心最为重要。

 

点我:

相关文章

仁清法师:人死热气由下而上者,为超升,由上而下

仁清法师:人死热气由下而上者,为超升,由上而下

“以人死热气由下而上者,为超升。由上而下者,为堕落。若通身都冷,顶上犹热者,则超凡入圣。生西方,为超凡入圣之最胜者,故曰“顶圣”。 这是一个解释。“热在...

【烦恼】什么是烦恼?佛教怎么解释烦恼?

【烦恼】什么是烦恼?佛教怎么解释烦恼?

烦恼(佛教解释)  烦恼,即迷惑,人类因迷惑而造诸恶业,受种种的痛苦。这痛苦的来源,乃由六根本烦恼而起的。这六种烦恼分别是贪、嗔、痴、慢、疑、不正见。贪是贪爱五欲;嗔是嗔恚无忍;痴是愚痴无明;慢是骄慢...

慧律法师:金钱,只能用一辈子;储存福报,能用生

慧律法师:金钱,只能用一辈子;储存福报,能用生

因此,自古以来,这些修行人,舍头目脑髓求正法,粉身碎骨以报佛恩。是为什么?为什么人家要舍头目脑髓求正法?为什么要粉身碎骨以报佛恩?Why?很简单,底下这一句,你一...

曾经有自杀念头的人,一定要忏悔掉这个种子!

曾经有自杀念头的人,一定要忏悔掉这个种子!

      南無大智文殊菩萨提醒:曾经有过自杀念头的人一定要这样忏悔掉这个种子!有的人自杀是想逃离痛苦,岂不知自杀后会更痛苦,每隔...

达真堪布:有多少钱才够呢?

达真堪布:有多少钱才够呢?

有的人想:我只要钱够了,就不会产生痛苦了。如果你这么想,那么即便整个大地上的所有财富都归你所有,也不能让你满足。人的贪心、欲望无止境,拥有的越多就越贪。刚开始身上...

【孝道】什么是孝道?佛教的孝道文化及故事

【孝道】什么是孝道?佛教的孝道文化及故事

孝道(传统文化)  孝道,有孝顺的意思,旧指奉养父母所应做到的。  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对孝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