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清法师:供养凡夫僧,生的是供养三宝的功德

“有诸数取趣。于师及比丘”。对于恩师、法师和比丘,这是狭义的,这个师是狭义的。如果把这个师广义的说的话,就是一切善知识,包括世间的教你的、帮过你的,这些友人,也属于一种世间的恩师。世间的恩师也要恭敬,就是这个含义。在这里这个师是狭义的,是法师。

对于法师和比丘,“暂时起恶心。命终堕地狱”。暂时起恶心,这个暂时是时间很短的意思,时间很短。不管是什么因缘,如果说你对佛,包括我们的法,包括法师,包括比丘起了嗔恨心,暂时的嗔恨心,也会堕入地狱的。

我们学佛呢,如果是只这么念经文,只是体会一些大概,一些大纲,一个框架,如果把他细化地分析,细化地讲的话,他里边涵盖的知识点非常非常多。有人可能会搞不懂很多问题,特别是我们末法时期的人,经常遇到假出家人,假的出家人,在行骗的或者是不如法的。

当我们看到假的出家人在行骗或者不如法的时候,我们可能当时没法辨明他的身份的真假,但是他的行为明显地不如法了,有很多人就对所谓的僧人生了嗔恨心 ,那是我们自己没搞明白,就是不懂怎么处理。

如果说遇到不如法的出家人,明显的行为不对,你就把他认为是假的,他不是三宝。因为他行为不对,他的行为已经脱离三宝的队伍了。或者你可以这样看,他是个演员,当你感觉到他是个演员这样想的话,就是把的实质身份排除在三宝之外了,不至于说,因为你看到不如法的僧相,然后你对整个三宝生嗔恨心,对三宝生嗔恨心堕地狱。

道理一样,就像我们对一尊佛像,就像我们的佛像,一尊佛像,或者多尊佛像礼拜的时候、供养的时候;或者见到一位僧人或者多位僧人礼拜的时候、供养的时候,你一定想:我以一尊佛像作为礼拜的对境,我以一位法师或一位僧人作为供养和礼拜的对境,那么真实的供养对境是什么呢?那就是整个三宝。

你供养这一个凡夫僧,可是整体他生的会是供养三宝的功德。在你心里也要这样理解,我供养一个僧人,不是他一个人,是供养的三宝,我供养的三宝。这样的话,功德就无量无边地增大。

摘自仁清法师《因果报应 听佛细说》

——佛说《分别善恶报应经》讲义

 

点我:

相关文章

信愿法师:至诚念佛,无一不往生者(三)

信愿法师:至诚念佛,无一不往生者(三)

【往生净土仗佛愿力】印光大师开示:唯念佛法门,仗佛慈力,若有真信切愿,至诚念佛,无一不往生者(三)如果现在释迦牟尼佛出现在虚空中跟你讲:佛弟子,我两千五百多年前,...

觉真法师:从“布施度”谈佛教慈善济世的另一救度

觉真法师:从“布施度”谈佛教慈善济世的另一救度

从“布施度”谈佛教慈善济世的另一救度功能 香港佛教联合会 觉真 据说,西方人研究了佛教以后,发出一声惊叹,说:“基督教是穷人的救星,佛教才是富人的救星”。此言...

全面认识堕胎杀子的危害、事实真相及化解方法

全面认识堕胎杀子的危害、事实真相及化解方法

堕胎的严重危害显而易见,不论是对胎儿、对堕胎女性及其家庭,还是对社会而言,都严重到已经不能再回避不提的地步了。社会人士也纷纷对此发声,希望人们保有基本的良知,杜绝...

净空法师:不想再搞轮回了,就应当放下

净空法师:不想再搞轮回了,就应当放下

 不想再搞轮回了,就应当放下。不放下,那就是我很欢喜再搞六道轮回,我学佛只学到人间佛教就够了,不想超越轮迴,这可以。真正知道轮回苦,不想再搞轮迴,一心到...

心善的人、不要着急、迟早会有回报

心善的人、不要着急、迟早会有回报

心善的人、不要着急、迟早会有回报…上天不会亏欠谁,人善了,谁的头顶都有一片蓝天;心善了,谁的心中都有一片花海。越计较,越得不到;越算计,越容易失去。善良的人,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