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学习③——“如来​本愿功

《药师经》的全名是《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药师琉璃光”,是这尊佛的名号;“如来”,就是佛的十号之一。这部经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只要你念“药师琉璃光”的名号,就可以成办种种好处。就经题而言,它里面有很多的内涵。

【如来】

药师琉璃光是一佛的专名,如,即琉璃光;来,即药师。

如来是诸佛的通名,凡证获无上佛果的,皆可通称如来。《金刚经》云:“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诸法如义,名为如来”。

如来,梵语怛陀阿伽陀,有三义:即如来、如解、如说。

一、如来

如,是一模一样,没有差别的意思。菩萨到了功行圆满,以最高的智慧,体证了究竟的真理,此真理就是如;佛是契此平等不二真如而来,故名如来。

二、如解

佛陀有无上的智慧,对世出世间的一切法相,无不正确通达,毫无颠倒错乱,如法的实相而解了,是名如解。

三、如说

佛陀不仅是解悟正确,就是说法也如实而说。应该如何说就如何说,有如实说有,无如实说无,说得都恰到好处,故经里称佛为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如来、如解、如说,是佛陀所有的功德;译者因不能遍译三义,所以都译为如来。

【本愿功德】

愿是愿望,本愿即菩萨因地所发的弘愿。修学佛法,以发愿为先,发愿可说为成佛的根本。

菩萨在因地所发誓愿,有通有别,如愿成佛道,愿度众生;及“众生无边誓愿度”等四弘誓愿,名为通愿,是每一菩萨都如此发的。

阿弥陀佛在因地中发四十八愿,药师佛因地的十二大愿,便是别愿。在这里别以为发愿多,功德就大,发愿少,功德就小;要知道诸佛愿力,是平等的。愿是凡夫趋证佛果的动力,若无愿,便什么也不得成。不独修学大乘法门,即学小乘法,无愿也同样不能成就。

所以修学菩萨,首先必须立定志愿,然后从愿起行,依行得证。阿弥陀佛和药师佛在菩萨因地,发广大愿;行到目的地时,愿也就圆满成就了。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的经题,但说本愿功德,而经里却说到广大行,可见行是实践志愿的心要。我们每天都要发愿,但大都发愿而不能付诸实行,所以不能实现学佛──自利利人的目的。

【功德】

功德,不仅仅是在寺院里做些佛事。功是功力,如行布施、持戒、忍辱、礼佛、坐禅等。

功,是指要有一番功力。德,即是得,修行而得成绩,做一分得一分,名为功德。依本愿去实践,所成就的功德,称为本愿功德。

 

点我:

相关文章

嘎玛仁波切:我心中有佛就行了,为什么还要走皈依

嘎玛仁波切:我心中有佛就行了,为什么还要走皈依

问:祈请上师开示,我觉得只要心中有佛就行了,为什么还要走皈依的形式?答: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我信佛,佛在心中,可为什么要皈依?这就像一个人生下来为什么一定要登记...

星云大师:人证悟之后的生活怎么样?05

星云大师:人证悟之后的生活怎么样?05

星云大师 : 人证悟之后的生活怎么样?05(二)处在矛盾中,却能不矛盾悟道的禅师们有些言行举止及观念,让人觉得很怪异,譬如禅师们说:“益州的马吃草,牧州的牛发胀。...

宣化上人:学佛要持戒律

宣化上人:学佛要持戒律

从你的哭与不哭,有没有情感,发不发脾气,就能证明你这个人有没有持戒律。◎一九八五年十月廿一日开示我们学佛,学了千经万典,三藏十二部,无论学多久,首先要把情感控制住...

宣化上人:出家前一定要念佛学院,是吗?

宣化上人:出家前一定要念佛学院,是吗?

金刚棒喝─宣公上人答问录781.问:自九月十二日为先父参加幽冥戒之后,至今身体不适。其因果如何,请慈悲开示?宣化上人:至今不适;你就不受幽冥戒,也不一定就会没有这...

一个人可以有痛苦过失败过,但不要放弃,&#82

一个人可以有痛苦过失败过,但不要放弃,&#82

一个人可以有痛苦过失败过,但不要放弃,这些大智慧,中年人看看1、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2、凡是使你痛苦的人,一定会使你强大,每痛苦一次,就强大一次。3、...

忏悔在生活工作方面做的不对的地方

忏悔在生活工作方面做的不对的地方

我们要努力行善,努力孝敬父母,努力供养三宝,努力戒除邪淫,远离色情。同时,也要多多地忏悔自己曾经做得不对的地方,忏悔本来应该做得很好,但是没有做好的地方。总之,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