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学习③——“如来​本愿功

《药师经》的全名是《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药师琉璃光”,是这尊佛的名号;“如来”,就是佛的十号之一。这部经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只要你念“药师琉璃光”的名号,就可以成办种种好处。就经题而言,它里面有很多的内涵。

【如来】

药师琉璃光是一佛的专名,如,即琉璃光;来,即药师。

如来是诸佛的通名,凡证获无上佛果的,皆可通称如来。《金刚经》云:“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诸法如义,名为如来”。

如来,梵语怛陀阿伽陀,有三义:即如来、如解、如说。

一、如来

如,是一模一样,没有差别的意思。菩萨到了功行圆满,以最高的智慧,体证了究竟的真理,此真理就是如;佛是契此平等不二真如而来,故名如来。

二、如解

佛陀有无上的智慧,对世出世间的一切法相,无不正确通达,毫无颠倒错乱,如法的实相而解了,是名如解。

三、如说

佛陀不仅是解悟正确,就是说法也如实而说。应该如何说就如何说,有如实说有,无如实说无,说得都恰到好处,故经里称佛为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如来、如解、如说,是佛陀所有的功德;译者因不能遍译三义,所以都译为如来。

【本愿功德】

愿是愿望,本愿即菩萨因地所发的弘愿。修学佛法,以发愿为先,发愿可说为成佛的根本。

菩萨在因地所发誓愿,有通有别,如愿成佛道,愿度众生;及“众生无边誓愿度”等四弘誓愿,名为通愿,是每一菩萨都如此发的。

阿弥陀佛在因地中发四十八愿,药师佛因地的十二大愿,便是别愿。在这里别以为发愿多,功德就大,发愿少,功德就小;要知道诸佛愿力,是平等的。愿是凡夫趋证佛果的动力,若无愿,便什么也不得成。不独修学大乘法门,即学小乘法,无愿也同样不能成就。

所以修学菩萨,首先必须立定志愿,然后从愿起行,依行得证。阿弥陀佛和药师佛在菩萨因地,发广大愿;行到目的地时,愿也就圆满成就了。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的经题,但说本愿功德,而经里却说到广大行,可见行是实践志愿的心要。我们每天都要发愿,但大都发愿而不能付诸实行,所以不能实现学佛──自利利人的目的。

【功德】

功德,不仅仅是在寺院里做些佛事。功是功力,如行布施、持戒、忍辱、礼佛、坐禅等。

功,是指要有一番功力。德,即是得,修行而得成绩,做一分得一分,名为功德。依本愿去实践,所成就的功德,称为本愿功德。

 

点我:

相关文章

无量功德从信心随喜和感恩来

无量功德从信心随喜和感恩来

学佛要像种树一样,要有根。学佛要有根基,有了好的根基,慢慢学才能长出好的果实,才能长出好的枝节和树叶。如果只知道追求名利,就像建造一座金字塔,路越走越窄,总有到达...

造塔礼拜脱猴身生天

造塔礼拜脱猴身生天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弟子是阿罗汉,名叫作须曼。有一回佛剃了头发,就叫须曼将剃下来的发拿到印度西北部的罽宾国去。这一位阿罗汉遵行佛的指示,就到罽宾国的山林里面造了塔,并把佛的发供在塔里面。后来有...

海涛法师:彼此关怀,至死不变

海涛法师:彼此关怀,至死不变

  释迦牟尼佛住在舍卫国期间非常忙碌,几乎是日以继夜地解答弟子心中疑问。他也会为施主们讲解佛法,并不定时为新皈依的弟子授戒,或参加信徒们邀请的斋宴。  有一天晚上,佛陀就经过僧房。忽然,他听见一间...

观世音菩萨故事::史丞相不识观音

观世音菩萨故事::史丞相不识观音

  宋高宗绍兴年间,四明人史诰来游普陀山。一日他与同行程某前往潮音洞紫竹林礼拜观音大士,他们来到了潮音洞,只见此地背山处紫竹繁茂,濒海则巉岩突兀,境观绝为清净,于是他们在清净亭中闲坐用茶。这时,有...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5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5

  民国德堂  德堂,字天然,是湖南清泉刘氏子。从小颖悟,抱有出世的愿望。崇敬礼拜观音菩萨,而喜欢盘坐。光绪丙申年,二十三岁时,在南岳磨镜台出家,是海岸长老座下的徒孙。然后就到上林寺受具足戒。不久...

身体上癌症的信号

身体上癌症的信号

研究表明:① 癌症不能在弱碱性的人体中形成;② 癌症只能在酸性身体中形成;③ 如果你有癌症,说明身体是酸性的;④ 癌症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