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贵在随缘布施,救命要救急

  周生活贫困,家里经常缺米粮。有一回,他向朋友监河侯借三升小米,监河侯却对他说:“可以啊!不过我家现在没有很多米粮,你稍等一段时间,等我向老百姓收一点税之后,再借你三百两黄金。”

  听了监河候的话,庄周很感慨地打了个譬喻:“我来您家的途中,听到有鱼儿对我呼唤、求救,我回头一看,看到路上有一个坑洞里的水快干了,那鱼儿希望我能在坑里倒几杯水。”

  “于是我对鱼儿说:‘我先到南方向吴王、越王商讨借水,然后再将西江水引来这里救你,让你回到东海。’那尾鱼很生气地说:‘我失去了在水中的正常生活,现在只求升斗的水就可以活命了,你却这么回答我,不如你明早就去卖鱼店看,那时候我的身体都已经变成鱼干了!’”庄周的生活非常贫困,他肚子饿是眼前最迫切的问题,所需要的只是果腹充饥的三升小米而已,根本不必多求其他东西,更无法等待那遥不可及的三百两黄金。

  所谓“救命要救急”!他以鱼儿做讽喻,鱼儿已命在旦夕,若时间拖太长了,就算给它再多的水,也发挥不了效用、救不了命啊!

启示:

  一般人常常觉得自己所拥有的太少,永远不满足,也吝于布施。然而求助者也许所求不多,只需要微少的东西而已!若不肯及时帮助遇到困难、逆境的人,往往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悔恨。佛法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行善,贵在诚意、贵在量力而为,也贵在随缘布施。

  学佛是要学习简单、朴实的人生真理,唯有身体力行,将“佛法生活化”,才能落实慈悲喜舍的精神,造福人类。

  总之,行善要及时,“渴时点滴如甘露”;若不能时时刻刻把握因缘,或不愿做小善,只想行大善,甚至拖延等待,不伸出援手;这种错误的观念,将会误人误己,甚至误事,对个人、家庭、社会都会造成损害。

  “不因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能适时付出点点滴滴的爱,关怀他人、帮助他人,如此才会有美好幸福的人生。

点我:

相关文章

日本善太郎的故事

日本善太郎的故事

  日本有个善太郎,这个人是修净土的,专念阿弥陀佛,他修得很好。  有一次他到外面办事,很晚了,就到朋友家里借住一个晚上。运气不好就被人家冤枉了。  他的朋友有一件很名贵的衣服,他家里的佣人起了个坏心...

老和尚与小和尚对话

老和尚与小和尚对话

完美  小和尚坐在地上哭,满地都是写了字的废纸。  「怎么啦?」老和尚问。  「写不好。」  老和尚捡起几张看:「写得不错嘛,为什么要扔掉?又为什么哭?」  「我就是觉得不好。」小和尚继续哭:「我是完...

有些事不去经历,你将永远原地不动

有些事不去经历,你将永远原地不动

  有个开罗人,一天到晚想发财。有一夜,他梦见从水里冒出一个人,浑身湿淋淋的,一张嘴,吐出一个金币,并且对开罗人说:你想发财吗?想发财,你就得去伊斯法罕,你只有到那里,才能找到金币。说完就不见...

不完美的碗盖与完美无缺的碗

不完美的碗盖与完美无缺的碗

  老梁家里有一个黄瓷盖碗,是件传家宝。最近等钱用,想出售。  消息传出后,有古董商找上门来,拿在手里端详了半天说:“嗯,货是好货,可惜碗盖有个缺口。”  老梁说:“给个痛快话儿,你能出多少钱?”  ...

欲上天堂,先下地狱

欲上天堂,先下地狱

  有一对孪生兄弟,同时进入高考考场。结果,哥哥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弟弟则以两分之差名落孙山。兄弟俩长相酷似,性格各异。哥哥忠诚敦厚,弟弟活泼机灵;哥哥拙于言词,弟弟口若悬河。哥哥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

佛法即活法:人间四事不能久长

佛法即活法:人间四事不能久长

  释迦牟尼佛住在祗树给孤独园的时候,有一位婆罗门,有个十四、五岁的女儿,生得端正、聪明,又有口才,在一国之中,可说无人可及。她突然身染重病,不久就死了。  父母非常疼爱这个独生女,甚于自己的生命,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