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心问禅:以此五种心态供佛,功德无量!

“以诸最胜妙华鬘, 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 我以供养诸如来。最胜衣服最胜香, 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 我悉供养诸如来。我以广大胜解心, 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 普遍供养诸如来。”这首偈子,想必大家都熟悉,也都持诵过,它就是来自《普贤菩萨行愿品》中普贤菩萨观十方而宣说的一首偈子。

从这首偈子,普贤菩萨告知众生该如何如理如法的供养诸佛菩萨,也告诉众生需要以何种心态去供养诸佛菩萨。供养诸佛菩萨,大家都有去做过这么一件事,不管是在家中佛堂或寺院三宝道场之中,供佛皆是殊胜的利己利他之事。关于供佛,那么该以何心态去对待呢?供养诸佛菩萨的五种心态,你知道吗?

一、恭敬、虔诚之心!

佛前供养有十供养,分别为“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十物。在当下诸供养之中,最简单的可以说是“水”供养,因为就算没钱财购买其他物品进行供养,其水亦是不会缺少之物。当然其不管最简单的供水,还是其他供养,亦是需要用一颗“恭敬、虔诚”之心进行供养。

俗话讲“心诚则灵”,其不管是工作,事业,亦以需心诚,你心诚才能感受到其磁场才能有所获。供佛亦是如此,其不管你供养是最简单的“水”,还是其他的诸供养以一颗恭敬、虔诚之心进行供养,此才是殊胜之供养!

二、感恩之心!

供佛是干什么?是通过供佛,以表达感恩诸佛菩萨。你今生有法可学,有法可闻,通过修行佛法,开启内心智慧,做到真正的增福消灾,因为你过去世的种种善业所至,亦是诸佛菩萨给了你种善因的机会!

供养诸佛菩萨,心里一定要明白,诸佛菩萨是悲悯我等众生。供养诸佛菩萨,是众生自己需要种福田,而非诸佛菩萨需要我们供养。以感恩之心供养诸佛菩萨,其一能对治我们自己的“贪心和吝啬心”,其二可以给自己积累福德资粮与智慧资粮。

三、 无分别之心的供养!

供养,无有分别的进行供养。其不能行,在供养诸佛之时就“大手大脚”,而供养菩萨,就一杯水,一朵花。这是万万不可行的。

供养诸佛菩萨的种种供品,其不是说,什么价格高就供养什么物品。虽有价格区分,但却没有“福德资粮、智慧资粮”的大小区分。其不管你用什么供养诸佛菩萨,其所获得的福德资粮、智慧资粮亦是相同。在诸供品之上,亦是有很多人存在一个误区,总以为价格高的供品总会比他人所获“福报”更大,但却不知,你用什么心态去供佛,才是关键。

四、无求之心的供养!

当下行诸供养中,有很多人总是喜欢以“交易”的形式去供养诸佛菩萨。何为交易,就是有求于诸佛菩萨,其就是在进行供养之前后,提出种种要求。

如“保佑其生财,保佑其生意兴隆”等等。甚至有诸多信徒,在生意遇困、事业困境之时,选择去“临时抱佛脚”,希望诸佛菩萨保佑他度过困难期,度过了就给诸佛菩萨进行多少多少的供养。殊不知,诸佛菩萨是不会如你所愿,如此行事,甚至会让你自耗福报。

五、猜忌心!

寺院礼佛,看到他人行供养,但自己因经济紧张或种种问题,不能行供养。从而会感到脸上无光,或是不做供养,会感到佛菩萨会不高兴,会不度我。通过种种途径,让自己强行去做供养。其却不知,这种行为,亦是以“小人之心,度圣人之腹。”

诸佛菩萨“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其心量之大,不说你不供养,诸佛菩萨会度化你。其就算你对诸佛菩萨曾有诽谤之罪,亦会度化你。针对以上情况,诸佛菩萨也明确告诉了我们该如何行事,只需“随喜赞叹”就好。

以上就是供养诸佛菩萨之时,所需具备的“五种心态。”做诸供养之时,我们需要观察所行供养,有没有对治自己的“贪心、吝啬心”。对自己的所修的“施舍心”是否有所增长。施舍心是福德的根本,有施舍心才会有圆满的福德。感恩阅读,分享!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相关文章

烧香拜佛没感应?

烧香拜佛没感应?

烧香拜佛没感应,记得说这两个字,自然有感应经常有人到寺庙去拜佛,与其说是拜佛不如说是在求佛,很多是在求福,求财富、求长寿等等。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拜佛能改变自己的心...

慧光法师:如理皈依

慧光法师:如理皈依

如理皈依 --慧光和上开示--   皈依,你要学习皈依。很多佛法的观念都把它形式化了,并没有真正运用在生活里面。 皈依,甚么是皈依? ——「...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21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21

清谭氏谭氏,是湖北黄冈人。嫁给黄家,家境小康,艰难的是子嗣。听说观音大士灵异,发愿诵经祈求儿子,不久,连产一个儿子二个女儿。有一天,恍然醒悟说:“生死事大,我怎么不求解脱啊?”于是受菩萨戒,在室中...

净界法师:我们一生的修行,临终一关最为要紧

净界法师:我们一生的修行,临终一关最为要紧

 我自己读《遗教经》,读到“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时中夜,寂然无声”,我对这句话很感动!一个人临命终时保持寂然无声,这是什么境界呢?我们一生的修行...

海涛法师:那什么是不智慧呢?自私就是不智慧

海涛法师:那什么是不智慧呢?自私就是不智慧

首先你要有这个决定,我愿意代众生受苦,那我们不是来找快乐的,因为这本来就是一个火宅,五浊恶世,三界火宅,地狱,所以地狱唯一的想法,就赶快脱离地狱而已,带着所有众生...

小眼沙弥

小眼沙弥

  一时,佛在舍卫城,城中有一施主,财富圆满,犹如多闻天子(Vaisravana)。其子成人娶一贤妻,共度幸福美满的生活。不久,其妻有孕,九个月后生下一个非常庄严的孩子。诞生那天,施主为他举行了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