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怎样过没有任何压力,身心轻安自在的神

现在知道我们的身体,用量子力学的话来说,是多少个量子、小光子组成这个身体?要算数字要用亿做单位,几百亿、几千亿造成这么一个身体。就算是假设,几千亿几千亿这个小光子,小光子与小光子当中它和不和睦?它彼此能不能含容?它要不和睦、不含容,它不就要打架了?它一打架人就生病,不就这么个道理吗?它不会打架的,它永远是和谐的。可是我们会虐待它,它就产生病态,怎么虐待它?我们有贪瞋痴慢就是虐待它。诸位要知道,贪瞋痴慢谁受害?自己受害。你虐待你的细胞,虐待你身体里面的原子、电子,你虐待它,你让它产生变态,产生病毒。

所以世尊给我们讲贪瞋痴是三毒,这个三毒也是与生俱来的。相宗的经论里面讲第七识,第七识是执著,第六识是分别,第七识四大烦恼常相随。第七识是什么东西?四样东西组成的,第一个就是我执,我见,现在人执著这个身体是我,错了,头一个错误,这是我见。跟著我见起来的我爱,我爱是贪;我慢,我慢是瞋恚;后面是我痴。你看看,贪瞋痴,贪瞋痴跟我同时起来的。也就是宇宙发现的那个时候,我也出现,跟著我的贪瞋痴也出现,所以这叫根本烦恼,三毒烦恼一定要知道。所以佛教导我们,要转末那识为平等性智,末那识要是转过来了,无我,无我贪瞋痴就没有了,那是什么?我们经题上的平等,平等就现前。不分别,这是转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善於分别,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妙观察是清净。所以那个一转,清净心就现前,清净平等觉,觉是阿赖耶第八识转过来叫大圆镜智。你看经题上这三句话,「清净平等觉」,转第六意识是清净,转第七识是平等,转第八识是觉悟。

这个事情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就可以练,训练自己尽量不执著,培养自己从这里开始尽量不要执著,因为执著就是六道轮回,六道轮回的因是执著,四圣法界的因是分别,从这里下手。不执著,佛法里头有方便,不执著从哪里下手?对一切法、人事物,没有控制的念头,控制是执著,没有占有的念头,没有对立的念头,学这三样,这三样是基本功。不可以跟人对立,他跟我对立可以,我不跟他对立,为什么?他迷,迷了才对立。觉悟了不对立,为什么?一体,觉悟之后知道他跟我是一体,不对立。觉悟之后就没有控制,控制很辛苦,能不能控制得了?控制不了。控制造业,占有也是造业。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吃得饱、穿得暖,有个小房子可以避风雨,可以了,你就过神仙生活,你没有任何压力,身心轻安自在,与道相应。道是什么?道是自性,与自性相应。释迦牟尼佛过的这个生活,那就是最好的榜样,他给我们示现,我们要能够体会得。

 

点我:

相关文章

好人有好报,傻​人有傻福

好人有好报,傻​人有傻福

人,要么像辣椒一样有脾气。要么像白菜一样有层次。要么像莲藕一样有心眼。可我做不到!我就像一根甘蔗,直,不会拐弯抹角,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虽然这样的性格吃不开,容易...

宣化上人:佛法,哪一种法门是第一的,最高最妙的

宣化上人:佛法,哪一种法门是第一的,最高最妙的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那么谈到戒是最要紧,最第一的。前面布施也是修行第一个重要的问题,而持戒又是第一,也是第一重要的问题。所以有人说,怎么这么多第一呢?在佛法里头没有...

传喜法师:佛教研究生命终极的目标

传喜法师:佛教研究生命终极的目标

佛教研究生命终极的目标——镇江开示2014.04.18 我们刚才看了一个短片《活着》,虽然我们离开家庭、离开自己温暖的家,来到这里,来到这里听大师的开示、学...

净空法师:关于附体为人看病的,问答集录

净空法师:关于附体为人看病的,问答集录

问:这是网路同修提出的疑问。我们这个地方有些信佛、学佛,甚至於受了菩萨戒的人,他们都有附体现象。附体时也讲善法、佛法,也教人吃素、念佛、做好事,还给信佛的人看病,...

宣化上人:出家是世界上最稀有的事情

宣化上人:出家是世界上最稀有的事情

出家是世界上最稀有的事情,也是令人最不明白的事情。为什么出家一定要受苦?没有男女的娱乐,也不能跳舞,也不能狂欢。欲成为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人,必定要忍人所不能忍的...

濑户内寂听:心经修习课:不烦恼的活法——被感官

濑户内寂听:心经修习课:不烦恼的活法——被感官

3. 被感官支配的生活,和动物没什么区别 我们不要把佛单纯地看作是一种有沉香味的东西,一种来自外国的洋东西,而应该把神、佛理解为宇宙的大生命。 让我们回头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