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见法师:佛的智慧广大
佛的智慧广大 (2010-12-26) 地点:西安 ※※:曾经问一个师父,说佛法都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那还讲什么开示?师父说我不讲你们怎么能够明白呢?我们根基还是低,太陋劣了!害得师父老得开口! 宽见法师:给你讲一个故事,就是我自己身上的一个故事。我在中国佛学院的时候,刚读研究生,好像是03年。有一天骑自行车,遇到红绿灯停下来,旁边穿着初中校服的一个男孩在跟前停下来,看了我一眼说:和尚,你看过《六祖坛经》吗?我说:看过。他说:你懂吗?我说:还不懂。然后,他鄙夷地看了我一眼:假和尚!走了,我在那里愣了一会儿,也走了。 ※※:师父,咱们佛教有一段公案——梅子熟了。一个师父给一个徒弟讲,是心是佛你去参吧!二十年后,师父来考徒弟,说我给你说错了,我讲的是非心非佛,徒弟讲了一句什么话,我管你的非心非佛,我还是我的即心即佛,公案就是梅子熟了! 宽见法师:我看没你说的那么复杂。 ※※:我为什么能把《楞严经》看进去,一个最大的体会,是和那个老师有一点相应,我是用了看《圣经》、《道德经》的底子。师父,咋看这个道、上帝、佛心,就是一回事儿嘛,这是我的一种体会。比如说心的无处不在,心的妙用,就连伊斯兰教说的阿拉也是如此,所以我就有这种体会,就是这么多的高人、了不起的先哲们,实际上他们都相同,我大概有一点点这种感觉。但是确实我没有这个能力,没有时间,也没有机缘。其实我总觉得,比如像师父这样佛学根底特别深的人,才有发言权,才有可能研究他们的道。佛性是这样,天主教也是这样讲,丝毫逃不脱上帝的监督。只是他们很仁慈,给你一个自由意志,叫你可以自己发挥。我真的不知道像释迦牟尼或者耶稣、老子他们坐在一起,怎么谈论这个问题? 宽见法师:这不是关公战秦琼吗? ※※:这是关公战秦琼,只是想象而已。 宽见法师:我从这个角度来讲一下,就是我们现在都用自己的这种心去测量圣者的知见。我提供一个建议供参考,其实站在佛法的角度上,什么都说得通。比如用圆融一点的讲法,大地山河即是如来智慧德相,即是如来藏,即是佛的法身啊。连土木石头都是,何况是基督耶稣。乃至于一切的众生,地上的蛆都有佛性,何况是基督耶稣呢。只不过要站在信仰者的角度上,一个真正的信仰者,他们肯定是不一样的。 三皈依是最基本的东西,任何一个宗教都有这样的一个根本。我们来判断一下,他们到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呢?我只是做一点提示,或者以这个角度去比较一下。我所讲的这些东西,是佛曾经讲过的话,没有经过谁刻意去发挥,在经典上是找得到依据的。你翻一翻其他宗教的经典,佛法所讲的这些东西,不存在发展的痕迹,两千五百多年从来没有变过,法尔如是。不存在为了适应现代特点,做一些变通,做一些阐释,做一些意解。根本不需要我们自己再汇集。 佛已经说尽了,佛对宇宙的描述,对人心的描述,对这一切一切的描述,都已经说尽了。尽管如此,佛说“我已说法如爪上土,我未说法如大地尘”。我已经说的佛法就像鸟爪上的一丁点土而已,我没有说的法如大地的灰尘一样,就是佛的智慧广大。佛法讲究观机逗教、因病与药,自然能顺应任何时代潮流,佛教本具如是特点,根本不存在发展之说,不存在去改良的一些说法。改革一些对什么东西的这种理解,不存在这些事儿。 普贤菩萨教我们对种种众生都要随顺而转;这随顺的一个念头,不但转自己的我执,也能辗转度化众生。一念随顺的功德就无量无边,胜过财物供养功德的无量无限倍。因为一切众生都... 菩萨道(佛教解释) 菩萨道是大乘行者由发心修行到成佛中间的漫长路程,由于除自修自渡外,渡众生是重要的工作,要完成这种艰困的工作,就必须要有动机,它是渡生的动力,这就是慈悲心(在佛教中以大慈弥勒菩萨... 示广戒无量法门。不出三学。一往戒定属缘因。慧学为了因。实三学之中。三因圆具。又次第则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后后胜前。推本则戒无定慧。犹克善果。定慧无戒。必落魔邪。思... 舍卫国有一个做清洁工作的妇人,天天打扫街道,十分勤劳。她的衣服很肮脏,市民都讨厌她,见到她,总是掩著鼻子走过。 佛陀叫她来听佛法,鼓励他精进、城内的人不赞成,跑来责问道:「佛陀啊!你常说清... 昔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一日,佛告诸比丘:世间有四种良马。第一种良马,驾驭它来拉乘时,它只要看到鞭影,便能善观形势,该快或慢、是左或右,随顺驾御者的心。比丘们!这是世间第一良马。 比丘们... 藏传佛教要做到“九个面对” ——雪漠在“首届四川省藏传佛教文化论坛”发言 各位高僧大德、各位仁波切、各位老师和朋友,大家好: 在这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