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悟法师:佛教徒的生活是戒律生活

佛教徒的生活是戒律生活

有人说,中国佛教徒在整体上呈下降趋势,远远不如基督教徒发展迅猛,主要原因是佛教戒律比基督教严格。这话确实有一定道理,说明现代人身心趋于浮躁,欲望炽盛,烦恼重重,谈戒色变,持戒更难。并且,纵然学佛,也多半偏学义理与禅定,忽略戒律,结果学出狂禅与狂慧,仍是有漏法,未能与戒定慧三学一体的无漏佛法相应,充其量不过是佛教学者,并非真正的佛教徒,与了生脱死亳不相干。  
学佛是断除烦恼。我人为什么烦恼多多?因为欲望多多。欲降伏欲望,必须持戒。也许你会辩解,咱是上根人,无须持戒,但识本心,见性成佛。其实上根人从慧门直入,也是“从心所欲不逾矩”,暗合戒律精神。若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更应持戒,何必自欺欺人,为自己不愿持戒,找出种种理由。
总之,真正佛教徒的生活,无论出家在家,都是戒律生活。因戒生定,因定发慧,脚踏实地,走向解脱之路。

点我:

相关文章

方海权:离开依赖,才能发挥自身财富

方海权:离开依赖,才能发挥自身财富

      当知一经一咒一佛菩萨名号的修持,做一点点的善事,已经是过去种下深厚善根之人了。佛在世时,阿难尊者是佛的侍者。一天乞食至...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八)~O 10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八)~O 10

1077经:本经叙述佛陀感化贼人并度其出家为比丘。 在佛陀一生四十五年的行化教诫中,曾经度脱了无数的出家比丘。这些比丘在未出家前,种姓不同,所从事的职业也各不...

宣化上人:学佛法不用学多,学能不生气、没有脾气

宣化上人:学佛法不用学多,学能不生气、没有脾气

这一趟到来,见你们各位都很诚心地拜佛、念佛,还有礼忏,这是很好的。不过我对你们讲:“不论你是拜佛也好,念佛也好,礼忏也好,诵经也好,就是要把自己的脾气改了。”有脾...

大安法师:你布施出去的东西,最终还是你的

大安法师:你布施出去的东西,最终还是你的

你布施出去了,你就创造了一个人天福德之身,那人天福德之身,你布施出去的东西,最终还是你的。这个道理是很深邃的。佛法他用一个比喻来帮助我们理解,你布施出去的东西还是...

净空法师:一遍、两遍学没用处,救不了你自己

净空法师:一遍、两遍学没用处,救不了你自己

要救自己从哪里救?从根救起,从因果教育救起,深信因果你就把戒持好了,就把教学好了。自己得救,你就能救你的家庭;你一家得救,你就能救你的亲戚朋友、邻里乡党;最后你功...

昭慧法师:佛教与社会运动

昭慧法师:佛教与社会运动

佛教与社会运动 释昭慧老师 ●一、前言●二、社会运动与佛教●三、社会运动的体制改造 ●四、社会运动的思想改造●五、由少数“先知”到多数“民意”●六、社会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