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生活中的缘起性空

第三关是空性见。空性好懂也不好懂,现在大家可能处在一个似懂非懂的状态,没关系,继续修行慢慢就明白了。

空性是什么意思?我们证悟空性之后有什么好处呢?前面讲了空性就是缘起,空性是从体上讲,缘起是从相上讲。今天主要从缘起的角度、或者说在相上讲。

缘起的第一个特点是无常。我们知道一切法都是无常的,在刹那刹那中生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所以当我们遇到问题、遇到对境的时候,一定要淡定。世间也有这样的说法:时间能解决一切,一切都会过去。好会变,不要太得意;坏也会变,不要太失望,一切都是无常迁变的。

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后,生活工作中、修行中的任何变化我们都能心平气和地面对。因为我们心里有数,知道变是正常的,这样自然就淡定了。如果我们不执着,让它按它的规律发展,对我们没有任何伤害。但是我们执着了、着急上火了,这个规律就会受到影响,或许我们自己就会受到伤害。

缘起的第二个特点是观待。一切都是观待而安立的。比如长和短,这个杵观待这个铃是短的,但它观待这个手表是长的,一切法都是这样观待而安立的,没有固定的标准。

所以我们不能执着一个形象不放,比如认定这个杵是短的,无论如何它就是短的——不要较劲,很多烦恼都是这样生起的,很多痛苦都是这样造成的!

成功和幸福也没有一定的标准,都是观待而安立的。人人都追求幸福,很多父母也教育子女要追求何种幸福,达到何种目标……不一定的,子女有自己幸福的标准和人生目标,不一定都要按你的意思。以此类推,一切事物都是这样的,观待就是这个意思。

缘起的第三个特点是一切法、一切事物都是相对存在,没有绝对存在的。如“我”和“他”是相对存在的,但我们执着绝对存在,我是绝对存在,他也是绝对存在的。

善和恶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我们经常说:他在造业,他在犯戒……这些我们是看不懂的。因为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同的修行层次有不同的善恶标准。我以前给大家讲过,善恶标准是活的不是死的,境界不同,善恶的标准也不同,不能拿一个标准来衡量所有的人,这样容易造业。

美和丑也是相对的。不同的世界有不同的美丑标准,所以不能看不起别人。你认为的美丑实际上都是平等的,对你来说美的东西,对某些人来说是丑的;对你来说是丑的,对某些人来说却是美的。我们明白这些道理之后,心里自然就包容了。包括观点、信仰也是如此,各有各的信仰,各有各的观点,都互相尊重,这样才有和谐。

如果我们真正掌握了空性,懂得了缘起,人际关系自然就和谐了,自然就有快乐了,真的不可思议。一说缘起、性空,都觉得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其实这些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在我们的世界里。

——摘自达真堪布十五届万盏法会开示六《长寿佛灌顶及“三关”讲解》

 

点我: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施食的功德与利益

海涛法师:施食的功德与利益

施食的功德与利益:1、作大布施,行檀波罗蜜(布施波罗蜜)。2、超荐有缘,普利幽冥。3、广结善缘。4、得诸佛菩萨及所超荐鬼神之护佑。5、消世间灾厉之气。6、消自业障...

星云大师:佛教财富观

星云大师:佛教财富观

财富是每一个人都希望的,不过君子取财,取之有道。以佛教里面的发财方法,我提出六点来说明,其中前三点是一般世间所共有的发财方法,后三点是佛教发财的方法。(一)勤劳“...

想通的人才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

想通的人才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

有一个生意人,虽然事业做得很大,日子却过得不快乐。他每天有烦恼,在工厂里烦恼,回家也烦恼,就连睡在床上都苦闷难过。究竟是何原因?他也找不出来。他到寺院向法师请教,...

印光大师:仰信佛言,急求往生

印光大师:仰信佛言,急求往生

原文:乐邦教主,弥陀世尊,济度无方,津梁罔测。在因发四十八种之大愿,得果摄十方九界之有情。故致川流波赴,同归净域,海纳空含,悉证真常。上之则观音势至,文殊普贤之大...

福寿长绵,缘自敬老

福寿长绵,缘自敬老

杨大年二十岁的时候,就考中了状元,与周翰、朱昂是同事,周翰、朱昂两人的年纪都已经很老了;而杨大年却经常的轻视侮辱他们,周翰就想劝杨大年说:“你不要欺侮我们老了,总...

如何能在家庭的矛盾中做到不生气与宽容?

如何能在家庭的矛盾中做到不生气与宽容?

问:家庭当中产生过一些矛盾,我没办法做到不嗔恨、不愤怒,做不到平静和宽容,无法自拔,怎么办?怎么对治?夏坝仁波切答:这时你就想,如果你愿意拥有幸福的家庭,那么你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