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姜查尊者:总想从中得到些好处,这种贪爱与执着

摘录自阿姜查尊者《森林中的法语》

佛陀教导我们要努力工作,但是我们的行为不能混杂贪念,应该是以放下与离欲为目标。我们做我们应该做的事,但是不可执着,这就是佛陀的教导。

不过这似乎很无聊,缺乏热切投入的诱因,世人做事就是为了获得某些好处——例如人们来看你,是因为你的医生或官员的职位,想要从你这里得到一些好处。一般来说,无论做什么,人们都想从中得到一些好处,贪爱与执着因此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但是我们则不然,我们秉持正见,善尽职责,勇于任事,因此可以生活得很自在。

如果你想正确地种树,收获果实,那么你应该怎么做?

你只需要做你应该做的事:拿起树苗、挖洞、种植、施肥、灌溉与驱虫,这些都是你的职责。就是这样,然后就此打住,至于它长得快或慢,就不是你的工作了,这个部分你应该放手。

你已经把树种下去,并好好照顾它,这些都是它成长的因缘,你不应该再想:“它什么时候才会完全长大?什么时候会结果?……”这不是你的事,是树自己的事。

如果你想:“我已经浇水并做完其它的事,现在我应该怎么加速它长大呢?”那一点都没有帮助。它并非你的职责,你和树的关系是,你只需做好份内的工作,至于树的成长就看它的本质了。如果你这样想,就会很自在;如果你在辛苦工作之后,期待它一两天后赶快长大,那就是自寻烦恼。该放下的时候,就应该放下。

 

点我:

相关文章

世界上有比这件事更难办到的吗?

世界上有比这件事更难办到的吗?

  有一次,佛陀游化到跋祇国首府毘舍离城,住在城北的大林重阁精舍。  这天,尊者阿难早上准备进城去乞食,一出门,就看到一群来自城里的离车族小孩,以精舍大门的小门孔作箭靶,正在比赛射箭。  尊者阿难...

一句恶言,就能招来苦报,因果是不会饶过人的

一句恶言,就能招来苦报,因果是不会饶过人的

  从前,舍卫城中有一个富翁,名叫师质,信奉佛教。有一天,他准备了美好的饮食,虔诚地供养佛陀和僧众。佛陀受过供养,又开示一番,就领着众僧回到精舍。归来的半途,佛和僧众在河边的大树底下休息的时候,从...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2、辐轮王率众供养如来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2、辐轮王率众供养如来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

蕅益大师劝母念佛

蕅益大师劝母念佛

  蕅益大师劝母念佛  蕅益大师是明末四大高僧(紫柏、憨山、莲池、蕅益)之一,自号“八不道人”,因读莲池大师所著《自知录》及《竹窗随笔》后,乃焚毁过去所作,依憨山弟子雪岭出家。大师为防母不允,私自...

净空法师:放下从哪里放起?

净空法师:放下从哪里放起?

从哪里放下起?首先放下自私自利,这就是放下我相;我相里面最严重的就是自私自利,一定要把这个放下。“我做的这个事情是利益一切众生的!”“利益一切众生”也得放下,弘法...

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14

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14

  清费孺人  费孺人,名兰襄,世代居住吴江县,就是彭二林居士的妻子啊。平常从未骂过人。有不如意的事,默默承受而已。先是在家没出嫁时,庶祖母王氏,喜好作佛事,孺人就心里有仰慕,奉持斋戒,出嫁后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