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姜查尊者:总想从中得到些好处,这种贪爱与执着

摘录自阿姜查尊者《森林中的法语》

佛陀教导我们要努力工作,但是我们的行为不能混杂贪念,应该是以放下与离欲为目标。我们做我们应该做的事,但是不可执着,这就是佛陀的教导。

不过这似乎很无聊,缺乏热切投入的诱因,世人做事就是为了获得某些好处——例如人们来看你,是因为你的医生或官员的职位,想要从你这里得到一些好处。一般来说,无论做什么,人们都想从中得到一些好处,贪爱与执着因此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但是我们则不然,我们秉持正见,善尽职责,勇于任事,因此可以生活得很自在。

如果你想正确地种树,收获果实,那么你应该怎么做?

你只需要做你应该做的事:拿起树苗、挖洞、种植、施肥、灌溉与驱虫,这些都是你的职责。就是这样,然后就此打住,至于它长得快或慢,就不是你的工作了,这个部分你应该放手。

你已经把树种下去,并好好照顾它,这些都是它成长的因缘,你不应该再想:“它什么时候才会完全长大?什么时候会结果?……”这不是你的事,是树自己的事。

如果你想:“我已经浇水并做完其它的事,现在我应该怎么加速它长大呢?”那一点都没有帮助。它并非你的职责,你和树的关系是,你只需做好份内的工作,至于树的成长就看它的本质了。如果你这样想,就会很自在;如果你在辛苦工作之后,期待它一两天后赶快长大,那就是自寻烦恼。该放下的时候,就应该放下。

 

点我:

相关文章

【十戒】是指哪十种戒律?佛教十戒是什么?

【十戒】是指哪十种戒律?佛教十戒是什么?

十戒(佛教解释)  十戒是佛教的戒规,或称十重戒,为沙弥与沙弥尼所必须遵守的戒律。佛门四众弟子,于受菩萨戒时亦须受持。佛教的十戒分别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不歌舞及旁听、不...

洛桑陀美仁波切:慈悲与宽容互为缘起

洛桑陀美仁波切:慈悲与宽容互为缘起

妙吉寺的宝瓶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相互关联的,没有哪件事物可以不与其他事物毫无关联地独立存在,你可以去寻找,任何一个事物皆如是。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

不要接受别人给予的痛苦

不要接受别人给予的痛苦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让你痛苦,让你痛苦的只有你自己。佛说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如果你的心里一直放不下别人偶尔对你的一次小伤害,作茧自缚,最终受折磨...

嘎玛仁波切:生前积极累积的善业功德,是我们走过

嘎玛仁波切:生前积极累积的善业功德,是我们走过

“我”的财产是什么?房子?钱财?哪天这些不属于你了,让别人收回去了,你就破产了,但说不定哪天你通过其他途径,钱又赚回来了,千金散尽还复来,随着无常一切都在变化。最...

静波法师:佛教的悟

静波法师:佛教的悟

佛教的悟  静波法师 本文根据录音整理整理人:悲贤 慧鑫 尊敬的大和尚、各位法师、各位同学: 能够再一次和大家结缘,我感到非常高兴。我所讲的佛...

净空法师:把攀缘心放下,念佛的功夫才能得力

净空法师:把攀缘心放下,念佛的功夫才能得力

我们听了以后要有高度的警觉,这个日子怎么能过?恶道里面的状况,诸位念念《地藏经》就明白了,佛对於这些境界说得很多,说得很详细,大乘经里面常常说到。佛在楞严会上讲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