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越接近真心,生活的世界就越美好

化解社会衝突,促进世界安定和谐,这个问题由来已久。那么有没有没有衝突,只有和睦相处的这个世界?各宗教的神圣告诉我们:有!确确实实有。佛教所说的极乐世界,伊斯兰教所说的天园,基督教、天主教的天堂,其实都是同一个地方,确实是真正落实了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为什么那个世界如此美好?他们用真心(灵性)生活,什么是真心?真心展现出来的素质当中,最重要的就是爱。《约翰福音》说:「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大方广佛华严经》说:「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古兰经》裡面讲的:「安拉确实是仁慈的。」爱人就不会害人,爱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人人都能爱人,社会自然安定和谐。

那样的真心我们有吗?有。中国童蒙课本《叁字经》上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意思是,人初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都是一样的,但是后来因为生活环境不同,彼此的习性差别就很大。如果不及早接受良好的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随环境的影响而改变。

《六祖坛经》上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六祖惠能大师开悟之后肯定了真心是清净的,乃至真心能够产生巨大的作用。《以弗所书》说:「一神,就是众人的父,超乎众人之上,贯乎众人之中,也住在众人之内。」这让我们瞭解到,真心就是神性;遵照经典的教诲而行,就能跟上帝联繫。《古兰经》说:「凡培养自己的性灵者,必定成功;凡戕害自己的性灵者,必定失败。」这肯定了培养真心的重要性。

越接近真心,生活的世界就越美好。上古时代,圣王治世,普遍人心淳厚,尧舜禹汤时期,人民的生活是「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那样的盛世大同不是理想,曾经出现在这个世间。

虽然我们本有真心,但现在却离真心越来越远,我们习惯用的是妄心。真妄衝突,是我们内心深处的矛盾,这是一切变乱衝突的根源。浅而言之,则是利他与自利的衝突。自私自利、种种恶念,实在是一切众生本性裡面所没有的;仁慈博爱、种种美德,是一切众生真心裡本来具足的。所以消除衝突从哪裡做起?一定要从我们自己本身做起,化解对一切人事物的对立、衝突。和平首先在自己心内落实,然后我们才能够影响别人,才能够帮助社会和谐。

怎么化解内心的衝突?要靠教育,东方儒释道叁教的教育,西方宗教教育。落实在生活中就是伦理、道德、因果教育。《古兰经》说:「当孝敬父母,当优待亲戚,当怜恤孤儿,当救济贫民,当亲爱近邻、远邻和伴侣,当款待旅客,当宽待奴僕。真主的确不喜爱骄慢、矜夸的人。」印度教讲:「不害、不盗、贞行、仁慈、平正、容忍、坚定、节食、清洁,持这十戒」。天主教说:「你们彼此要相爱,如同我爱你们」。基督教说:「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中国儒家讲:「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道教讲:「忠主孝亲,敬兄信友」。佛家说:「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大慈大悲,崇德兴仁,天下和顺」。

东西方圣贤共同的教育目标,就是帮助我们恢復本有的真心,达到个人健康、家庭美满、事业顺利、社会安定、国家富强、天下太平。汤池小镇,叁年中採用东方文化教化小镇居民,取得了显着成效。澳洲图文巴,团结宗教、族群,带来了社会和谐,参访的大使都很受感动。希望各位志士仁人都能够身体力行圣贤教育,推广圣贤教育,相信社会和谐的理想将能逐步达成,世界和平也将为期不远。

 

点我:

相关文章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一个年轻人请教禅师说出如何做才能取得人生的成功,禅师指着寺庙里的一棵大树说,如果你能在十分钟内爬上去,我将告诉你答案。年轻人看看大树,马上脱去厚厚的外套,开始爬数...

宣化上人:真正皈依处

宣化上人:真正皈依处

真正皈依处自性里本有的功德你明白了,那是真正皈依。◎节录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你自性里本有的功德你明白了,那是真正皈依。说是:“我皈依自己,自己就是这个身体。”可...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八)~C 10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八)~C 10

1064经重点简述提婆达多贪图供养之弊病。在关提婆达多其人其事,各种资料记载得很多,并且很全面。台湾佛光山的《普门学报》第十期曾经刊登了一篇《提婆达多之研究》...

济群法师: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

济群法师: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

虽然学佛与道德、修行并不是对立的,但无始以来的贪心,使我们很容易对财富产生执著。所以说,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与否,而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对待。在...

印光大师:所有修持功德,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回

印光大师:所有修持功德,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回

【原文】至于日用之中,所有一丝一毫之善,及诵经礼拜种种善根,皆悉以此功德,回向往生。如是则一切行门,皆为净土助行。犹如聚众尘而成地,聚众流而成海,广大渊深,其谁能...

雪漠:加持力:传承内的智慧电流

雪漠:加持力:传承内的智慧电流

加持力:传承内的智慧电流 ◎陈亦新:有人也许会问:为什么我念奶格玛,她会给我加持呢? ●雪漠:按香巴噶举的说法,上师像雪山一样,只有在弟子信仰的日光照耀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