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八)~C 10

1064经重点简述提婆达多贪图供养之弊病。在关提婆达多其人其事,各种资料记载得很多,并且很全面。台湾佛光山的《普门学报》第十期曾经刊登了一篇《提婆达多之研究》的文章(作者永祥),对提婆达多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归纳与论述,可以说是迄今见到为数不多的系统论研究提婆达多的重要文献之一。根据该文章所提供的资料,兹将提婆达多的一些情况作一些略述:

一、提婆达多的出身:首先从种姓上讲,提婆达多属第二层级的刹帝利种姓,这个没有争议。其次,按其与释迦佛为堂兄弟这层关系而言,又有不同的说法,如白饭王之子、甘露饭王之子、斛饭王之子等说法。

二、提婆达多的秉性特征主要有:恶性与残暴、嫉妒与迁怒、狡诈与贪名、心术不正。

三、出家后的提婆达多,起初在修行道路上是比较精进的,据说刻苦修行了十二年,“初不犯戒如毫毛”(《毗奈耶》)。后来为贪图供养而求取神通,开始人生的转折点。其一生主要恶行有:

1、习神通,受王供。这里的“王”,乃是指摩揭陀国的阿阇世王(频婆娑罗王之子)。

2、立五法,破僧团。五法是指:不食盐、不食酥乳、不食鱼肉、始终乞食、春夏八月日露坐,冬四月日住于草庵。这里的五法,也是极端苦行法之一。

3、谋害佛、杀阿罗汉。主要罪证有:推石害佛、醉象害佛、怒杀罗汉比丘尼。

提婆达多据说死后堕入阿鼻地狱之中,但是他好像并没有悔改之意,誓言“生生世世为佛伴友,坏佛乱佛”。因此佛陀说:“提婆达多不但今日兴恶于我,宿世之时,亦伤害我。”

然即便如此,佛陀对提婆达多依然是慈悲怜愍,甚至还为其作出未来必将成佛的授记,比如在《增一阿含经》中,佛陀为阿难说提婆达多未来生处,称其可证辟支佛,号即为“南无”。而在大乘经典《妙法莲花经·提婆达多品》中,佛陀为提婆达多的最后授记是:“提婆达多却后过无量劫,当得成佛,号曰天王如来……世界名天道。时天王佛、住世二十中劫,广为众生说于妙法,恒河沙众生得阿罗汉果,无量众生发缘觉心,恒河沙众生发无上道心,得无生忍,至不退转。”该经的本义是:即便像提婆达多这样的恶人,也可以成就佛道,更何况我们呢?累劫以后终究还是可以成佛的。

本经所记述的便是提婆达多在贪图供养方面的一些表现,这是提氏开始变质的超初阶段。经中记述“提婆达多有利养起”,阿阇世王“日日侍从五百乘车,来诣提婆达多所,日日持五百釜食”,供养提婆达多以及其手下的五百别众。看到提婆达多竟有如此特殊待遇,僧团中的一些比丘开始钦羡起来。这种势头如果不及时加以制止,后果极其严重。当有人将此消息向佛陀汇报后,佛陀以提婆达多为反面教材,警告诸比丘:

“汝等莫称是提婆达多所得利养。所以者何?彼提婆达多别受利养(搞特殊待遇,坐收其利),今则自坏,他世亦坏。譬如芭蕉、竹、芦,生果即死,来年亦坏。譬如駏驉(似骡略小,可供乘骑)受胎必死;提婆达多亦复如是,受诸利养,今世亦坏,他世亦坏。彼愚痴提婆达多随几时受其利养,当得长夜不饶益苦。”

芭蕉和竹类皆为空心,华而不实,行之不远;駏驉虽为骑兽,然而极难繁衍生息,绝大多数都是胎死腹中,生存概率很低。名闻利养看似荣耀,其实是个坏东西,一旦与它们沾上边,弄不好把自己也染归蕉竹之类。故而佛陀教诫道:“我设有利养起,莫生染著!”所谓“利欲熏心”或“利令智昏”之类的成语,也是至恳之语。(9.8.)

点我:

相关文章

行善积德是目前治癌症的唯一出路

行善积德是目前治癌症的唯一出路

佛说这个时代,叫做见浊。知见很浊,错误。像治病养生的问题,也是五花八门。你要碰到真的,就需要福报了。我们现在在营养学上,还是治病上,都犯了对人类的发明过度自信的错...

莲池大师:现前感应,则宝地遥观;克取往生,则涅

莲池大师:现前感应,则宝地遥观;克取往生,则涅

【序】现前感应,则宝地遥观;克取往生,则涅槃非比。如斯感应,屡见古今。【疏】宝地遥观者,唐大行禅师初修普贤忏,后入大藏,随手取卷得《弥陀经》,日夜诵咏。至三七日,...

贤崇·贤宗法师:过了河,已放下

贤崇·贤宗法师:过了河,已放下

过了河,已放下 我们一定要养成一种简洁、大气、直接的思维方式。如果你用这种方式去面对问题,首先,不会浪费时间;其次,当你果断处理的时候,原来干扰你的那种错综...

智渡法师:朋友家中供奉了一尊没有开光过观音菩萨

智渡法师:朋友家中供奉了一尊没有开光过观音菩萨

居士问:朋友家中供奉了一尊没有开光过,也没有装藏过的观音菩萨像,请问师父,这是否如法?智渡法师答:1、最好经装藏、开光才好比较如法地供奉2、作为工艺品在家中摆放也...

宣化上人:学佛为什么要打坐

宣化上人:学佛为什么要打坐

人活在天地之间,乃三才之一。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天”字,由“二”及“人”合成,“二”代表阴阳二气;“人”有两撇,也象征阴阳二气。故古人云:“天是一大...

净空法师:学佛为什么没有成就?

净空法师:学佛为什么没有成就?

为什么没有成就?没肯放下,没有放下爱欲。做好事,做功德,弘法利生,这里头还有爱欲在其中,有名闻利养在里头,有贪瞋痴慢在里头,所以不能成功。还是攀缘,不是随缘,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