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日常生活中怎样学佛

在日常生活当中尽量学习不为自己,对自己来讲一切随缘,什么都好,不执着、不分别。自己万缘放下,一心念佛,对待别人应当慈悲,慈悲,随缘不攀缘,行善绝不求回报。衣食住行、日常生活尽量的简化,愈简单愈好。为什么?心清净,不为这些事情操心,紧紧抓住阿弥陀佛。妄念很多怎么办?读经,专注读经,妄念自然就少了,时间久了妄念自然就没有了。

我把我的功夫专注在读经上,为什么?不读经就打妄想,妄想一个接着一个,这是习气,这是毛病。这个毛病可严重了,是六道轮回的根本。妄想止住了,你就有能力超越六道,妄想止不住难,这是我们真正用功夫的地方,不能不知道。把这个世间一切恩恩怨怨的全部放下,有恩于我们的人跟有怨仇于我们的人要平等看待。天天将修学功德回向给他们,求三宝加持,帮助他们早一天觉悟,早一天回头。

我们有这个心愿就圆满,不要着急,不要看到:怎么还不回头?要把这个心放在我们心上就坏了,我们的功夫全部被破坏了。我们每天祈祷、每天祝福,回头不回头是他的事情,就别管了,自己赶紧回头比什么都重要。管别人不管自己,别人回不了头,自己也沦落下去,这叫真可惜!经上这段所讲的,我们每个人所见到的,感受不一样,这在现前亦如是。我们同样看一个陌生人,两个人感受不一样;同样一桩事情,几个人在围观,每个人看法不一样。为什么?

我们的念头,起心动念不相同。念头清净的,他看没有一个人不清净,不清净的地方他看到是清净的;心地染污的,看到身心清净的人,他没有看到他的清净,他看到他的染污。所以佛告诉我们,境随心转,不是心随境转,实在讲是境随心转。我们看到境界就能看到一个人的心。你去走进一个朋友的家里,你看看他家庭里面,如果是干净、整齐,这个家庭一定是幸福美满的家庭;你看到家庭里面很凌乱、不干净,你就知道这一家人懒散懈怠、自私自利,有自己没有别人,都能看得出来。

 

点我:

相关文章

出家人一天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出家人一天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世人多羡慕僧人,就连宋朝的仁宗皇帝也说:“若得为僧,出入于金门之下,行藏于宝殿之中。春听莺啼鸟语,妙乐天机;夏闻蝉噪高林,岂知炎热;秋睹清风明月,星灿光耀;冬观雪...

净空法师:有关迷信通灵附体之说明!

净空法师:有关迷信通灵附体之说明!

有关迷信通灵附体之说明! 近闻许多同学迷于通灵、超度附体者,几近失去理智,忘失学佛初衷,殊为可叹! 净空于讲席中多次向大家报告,佛陀教育之宗旨,乃教人破除迷信,建...

净空法师:助念要如法,要是不如法这个麻烦就很大

净空法师:助念要如法,要是不如法这个麻烦就很大

「更下则如《观经》所说恶逆之人,临欲命终,得聆圣教,至心悔改,十念称名,亦得往生,故云十念必生也」,这是《观无量寿经》上讲的。十恶五逆这种罪业,这经上讲的堕阿鼻地...

一位农村妇女告诉我,吃猪肉等于自杀

一位农村妇女告诉我,吃猪肉等于自杀

最近,我与一位刚从四川出来做护工的农村妇女一起工作,她刚向国家收购站卖了用5个月时间养成的十六头猪。她告诉我,现在从十几斤重的小猪养到200至300斤的成猪,只需...

蕅益大师:腊月三十日到来,保有真实受用,不至如

蕅益大师:腊月三十日到来,保有真实受用,不至如

辛卯除夕茶话诸方茶话。多说向上事。朽旭不然。与诸友说家常受用耳。佛制比丘。行六和敬。所以僧伽。名和合众。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

一行禅师:当你生气时试试这个方法简单却有效

一行禅师:当你生气时试试这个方法简单却有效

有时你对某人生气,即使用尽各种方法转化愤怒,还是毫无用处,这时佛陀建议你送礼物给他。这方法听起来有点幼稚,但非常有效。当我们对某人生气时,会想伤害对方,但如果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