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涛法师:“四摄法”在生活中的妙用

“出家菩萨具四种法,於菩萨行得不退转,云何为四?一者,布施。二者,爱语。三者,利行。四者,同事。善男子,如是四行,趣菩提路,利生根本,一切菩萨皆应修学。”

出家菩萨如何不退转呢?第一个,各位都要背,四摄法。

菩萨就是想要去爱众生,引导众生,所以他应该要主动地去接近众生,所以出家菩萨你不能就关在阿兰若里面,你要去接近众生,这样你的菩萨道才不会退转。

第一,布施。众生需要什么你就给什么,财施、法施、无畏施叫布施。第二,爱语。各位要主动去称赞对方,去跟对方打招呼。就像我刚出家,我师父叫我做知客,我说为什么要做知客?打招呼,哈喽,阿弥陀佛,接电话 阿弥陀佛,每天就在练习讲话、微笑。他说你不要在里面打坐、看经典,老菩萨来你就要出面,就要开始去接待他,要点香,要告诉他,不懂的要告诉他,你要爱语,让他喜欢你,一般当然我们对老人、对小孩很容易,但是你对你旁边的人,甚至已经很熟的,看到就当做你是空气,早就不在了,你看他都不看一眼。所以各位你要学老人家,眼睛都是在看着你,都要对你微笑,你的嘴巴要去称赞

第三,利行。这个利行有两种解释,做他的模范...让他去学习你的行为,所以进一步,能够成就他的行为,所以这个叫利行。

第四,同事。你要站在,跟他在一起,而不能高高在上,你苦我也苦,你病我也示现生病,就是一种同理心。

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很多经典有对这四项,包括四无量心,做各种不一样角度的解释,能告诉我们怎么做,各位要多看,如果能够圆满这四摄行,成佛之道利益众生的根本,因为这个四摄法,是成佛的道路,利益众生的根本,所有菩萨都这么去做。

 

点我:

相关文章

具足本性,妙用智慧

具足本性,妙用智慧

今天跟大家讲佛性本性的具足,每个人都拥有佛性。佛性是什么?佛性就是人的一种本性,本性就是良心和智慧,当一个人拥有本性、良心的时候,这个人才会拥有自己另外的一种善性...

爱生气的朋友看过来,毁灭百千劫善业的捷径!

爱生气的朋友看过来,毁灭百千劫善业的捷径!

1、对凡夫和菩萨起嗔恨心的后果如果你嗔恨的对象他表面是一个凡夫, 内在是一个菩萨(不是指修行高深的人,而是有慈悲心的普通人), 你对他起了一念...

业露华:中国佛教孝道观的发展

业露华:中国佛教孝道观的发展

佛教与孝道文集:中国佛教孝道观的发展 业露华 孝,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行为,它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重要道德规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佛教是中...

孝顺父母最能解决工作、姻缘、资财、子女顽劣福薄

孝顺父母最能解决工作、姻缘、资财、子女顽劣福薄

第一、佛陀告诉你:佛陀说:修世间法(工作、姻缘、资财、办事、长寿、个子高、健康、人缘、好子女等一切做人福报),要从孝顺供养父母里修。凡人有两种方法积大福德,成大果...

益西彭措堪布:由普贤行愿所获得的福德资粮,不会

益西彭措堪布:由普贤行愿所获得的福德资粮,不会

(十二)总回向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这是总的回向祈愿一切众生都获得究竟安乐。这一颂说:我对普贤行愿作了闻思修等的殊胜法行...

净空法师对有关迷信通灵附体之说明

净空法师对有关迷信通灵附体之说明

尊敬的网络、电视机前诸位同学,大家好! 闻许多同学迷于通灵、超度附体者,几近失去理智,忘失学佛初衷,殊为可叹! 净空于讲席中多次向大家报告,佛陀教育之宗旨,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