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运法师:水陆法会之意义与功德
阿弥陀佛!今天非常的高兴,我们齐聚在尖沙咀的煌府大酒楼,因缘实在非常的殊胜,老和尚已经宣布了:第二届的国际水陆法会想在印度的菩提伽耶菩提树下举行,这是一个难得的殊胜因缘,非常的不容易;我们去年,由国内承办,今年由香港承办,明年将由台湾承办;今次在香港发起实在不容易,应不应该给些掌声给大家呀?好像还不够啊!(掌声) 世界上现在天灾、人祸不断,像前一段时间日本的地震、中国北方地区的干旱,还有各地的水灾、火灾,以至利比亚的战争等,试想靠什么来安抚大家的心?只有靠佛菩萨的加持力,这水陆法会正是来请「四圣六凡」;做什么呀?做一个「施食」及「法食」法会,就好像我们今天在皇府大楼,邀请了成千人在这里食饭! 水陆法会举行之前,首先要「结界」,就好像我们宴客首先要选一个地方,选一个什么地方呀!一个殊胜的地方;这个地方不在中国,也不是在香港,亦不是在台湾,而是在印度。我们经常说,由烦恼的此岸过渡到清净的彼岸,其实我们都知道,佛居住的地方就是彼岸,所以我们「此岸-彼岸」弘法会,今次承办第二届的国际水陆法会,就是「此岸到彼岸」最大的精神体现,大家说是不是呀!应该给点掌声吧!我们两边的电视屏幕,在斋宴开始前,已经播放了「水陆法会简介」的录像片段,相信大家对水陆法会的程序,已有了一点的概念。 刚才说了,水陆法会,首先要选一个场地,有了场地以后,还要派请帖,邀请四圣六凡前来赴会。法会内会张贴榜文,就是告诉大家,要念些什么经典、做些什么仪式。派请帖的目的,就是通知我们看到的、看不到的六道众生前来应供。跟着怎样样呀?就要是结界;结一个地方界、一个方隅界、一个虚空界;结界的意思,就好像这个酒楼,我们选这个地方吃饭宴请朋友来吃饭,所以就应该准备一个很好的地方,首先就要给洒净──净坛,然後发符,接着是「悬幡」;接著就是請上堂,迎请四圣;四圣第一个就是请谁来呀?请佛来;如果佛不来的话,这个法会就不庄严;其次还要请菩萨,请声闻、缘觉,也就是先请四圣,后请六凡,請來以後,就是請上堂,接著就是供上堂;就好像今天中午,请大家在煌府酒楼吃饭;我们请诸佛菩萨的情形,也是一样的,到了食饭的时间才请他,而且要准备一个非常殊胜的地方,打扫得整齐干净,而且把上好的花果、饮食都拿出来供养、供奉。 供完四圣,接着要请下堂,就是请天、人、修羅、地狱、饿鬼、畜生;我们都知道,只要我们诚心,诸佛菩萨慈悲一请就到的,但六凡他们不是一请就能来的,他们是徘徊在六道之中,正苦流连;他们在地狱里面、在饿鬼道、在畜生道,有很多罪业缠身,所以来不了,那怎么办呢?就要先行「告赦」,先行赦免他们的罪;像我们中国古代都有三年、五年的大赦,也好像保释外出,让他们來应供;所以就派使者送信──发函;接著下午「請下堂」,在請下堂之前大壇早上先要「供天」,所谓人天欢喜;天人都是早上應供的,所以我们在早上供天,而佛是中午才供應的,所以我们在中午供佛;下午是「請下堂」,請完下堂以后,接着为他们沐浴、赐衣,并施以种种的安慰,让他们不要担心、怖畏;然后晚上为他们授幽冥戒,消除他们的罪业,让他们将来都能成佛,免受轮回之苦。你说慈不慈悲呢? 翌日下午供下堂,晚上还要施放三大士焰口超度他们、帮助他们。最後一天,圆满香、圆满供、送判、送聖,把他们送走,如此就功德圓滿了。当然了,水陆法会之中,除内坛外,还有外坛六个坛口:华严坛、法华坛、楞严坛、诸经坛、净土坛;其中要读诵很多的大乘经典,如《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等等,还要拜《粱皇宝忏》;所以这个法会確實做到冥陽兩利,不是一般的道场能做得到的。而且我们年底不是在香港,而是去到印度做,这个因缘确实是非常的殊胜。所以希望大家踊跃参加,多多的支持! 因为佛法来自于印度,成长于中国;我们有南传、北传与藏传佛教,而今天我们把北传佛教,亦即是汉传佛教的水陆法会,拿到佛陀成道的地方──印度举行,这功德和意义就不一样了;这是一种回报;回报给谁?就是回报给法界的一切有情;回报给胎、卵、湿、化四生九有。今天是什么节大家知道吗?是父亲节!我们四生的慈父就是释迦牟尼佛,所以我们举杯庆祝、庆祝我们慈父的节日!为我们释迦佛举杯!还有我们也为老和尚举杯,祝老和尚法体安康;大家举杯!我们都是父母所生的,所以也为我们自己的父亲举杯,来庆祝父亲节!佛教说「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所以大家今天功德无量、无量功德!阿弥陀佛! 个人听闻佛法比较晚,之前只是有机会就会到处去拜,其中今年六七月,还去了九华山,但其时,还未听过地藏菩萨的事迹。今年八月,因为朋友父亲的重病,使我第一次拿起了《地藏... 首先这是绝对的原创,本人学佛时间不长,可能也算不上是学佛,只能说有兴趣并且念诵经咒而已,因为我直至现在还没有完全吃素,不敢说自己是学佛呀,很惭愧。但我也有用佛法治... 放下见惑,见里头五大类,第一类「身见」,真正知道身不是我。身不是我,自私自利放下了。要知道,无量无边的罪业从哪里生起?就从自私自利生起。自私自利从哪里生起?从认为... 958经~964经:此七经均为婆蹉种的出家人请教佛或佛大弟子的相关问题。958经是婆蹉种的出家人至目犍连尊者处,问“如来有后死、无后死、有无后死、非有非无后死... 读《大毗婆沙论》札记 论师的轮回观 释悟殷 壹、前言 佛陀所开示的缘起法:从「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到「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纯大... 文/圣严法师一般人拜佛,多为追求财势名位及健康等利益,但是,有所求的拜佛,不能算是修菩萨行,故对人格的成长亦无助益,甚至还有鼓励人去投机取巧,走偏锋的负面作用。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