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清法师:临命终的时候,怎么去劝告家人,怎么去

再接下来一段儿是《临终劝诫》,《临终劝诫》就是临命终的时候,怎么去劝告家人,怎么去劝告病人?这一个也是答复的一个叫舍志莲居士的一封信上的一段话:“汝已七十多岁”,就是你已经七十多岁了,“不久就要死了”。你看法师说嘛直来直去,因为任何人,都是要死的,70多岁了,不久就要死了,是这个意思。很多世间人千万不能说“死”字,很多修行人愿意说“死”字,印光法师他那个床前就老是挂着一个“死”字,印光法师说,若常念“死”字,你就净业所成了,为什么呢?常念死字就是观无常,你知道无常,早晚要死,早晚要死上哪,不能当鬼去,也不能当狗去,要当佛去,所以一看到“死”赶紧的念佛,一看到死,说不定马上要死,赶紧念佛,激励他精进,咱世间人在家挂着个“死”字,那行了,热闹了,是不是。说世间人一般问好都是:好啊,你好好的活着。一般真正的修行人就说了,怎么还不走吗?还不死吗?这个含义。

“汝已七十多岁,不久就要死了。现在就要把一切事,通安顿好。心里头除过念佛外,别无一件事挂牵,则临终时,方可无罣无碍”。咱们也是这样,咱们一般的人死都是到年龄老的时候,一般年龄大了的时候,先通过病,这是一般情况,假如说咱们到了那一步,安顿好,稍微的安顿好,是大体的这个意思,一些细节不去执着,如果细节执着的话,你的心就是不净,就是安顿好,大不了交代几句,孩子我走了以后,第一,不能给我用荤腥来供养。有的人,前几天死了一个十五岁的小姑娘,她就说她父母了,我走了以后一定给我助念,走了以后,把我火化了,撒到海里,就是不能埋,假如说你不听我的话,我会很不高兴的,说他爸爸妈妈,可能后来就撒了,15岁死的得病,这个也是大事上安顿。小事上不去计较,为什么呢?咱们死了地球还是照转,是不是这个意思啊。“若现在还是样样放不下、看不开,则临命终时,所有贪恋衣服、首饰、房屋、子孙之心通通现前,如何能够往生西方”?假如你存着一种念,你即使不去发挥它,临命终之时的时候可能就要现前。这叫业力,也叫愿力,也叫贪心。就刚才说的那个孙子娶祖母,是一个道理。他祖母并不想来世当他媳妇。就是只想着谁来伺候他。伺候他最好的伺候他,就是当他媳妇了。是不是那个意思,这就叫妄念,看吗?非常可怕。所以很多高僧大德说,我们抉择因果,就像抉择那个细面粉一样细致无微啊,那个细面粉一点一点的,颗粒很小,我们抉择因果是丝毫不能含糊的,能详细到多少就详细到多少,能细致到多少就细致到多少,就是说的那个,不以恶小而为之,就是这含义。

——摘自仁清法师弘法视频《印光法师文钞 净土法要》

 

点我:

相关文章

采宝船返航遇险,居士自杀救众人感动天帝救他活命

采宝船返航遇险,居士自杀救众人感动天帝救他活命

过去,佛陀曾是位居士,他与五百商人一起出海采集珍宝,数月之后,采了满满一船。可就在返航途中,船只遇到了风浪,天空电闪雷鸣,云集而来的海神围在船舷四周,好像城墙一般...

净空法师:七类的供养归纳起来就是一个如说修行供

净空法师:七类的供养归纳起来就是一个如说修行供

『供养』,这一点很重要。我们先把这个名词简单说明一下。「供养」跟布施的意思相同,换句话,是一桩事情。不说布施,说供养,这是一个非常虔诚恭敬的心,这称供养。我们对上...

宏圆法师:临终得闻佛菩萨名或大乘经典一句一偈,

宏圆法师:临终得闻佛菩萨名或大乘经典一句一偈,

 【世尊。一切众生临命终时。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或大乘经典。一句一偈。我观如是辈人。除五无间杀害之罪。小小恶业。合堕恶趣者。寻即解脱。】 ...

圣严法师:明末佛教研究 第二章 明末的净土教人

圣严法师:明末佛教研究 第二章 明末的净土教人

第二章 明末的净土教人物及其思想 第一节绪言 若以修行净土法门为宗旨,或以求生佛国净土为宗旨,当然可称净土之教为净土宗。若以祖祖相传,以心传心的法门为标准...

居士打坐念地藏圣号,神识离体到地府亲见阎罗王和

居士打坐念地藏圣号,神识离体到地府亲见阎罗王和

普雨居士由于宿世修禅定之功德,故天生就有些异于常人的通力,修持经咒,亦是能快速相应。如在青海湖,我们祭西海龙王时,她即能见到受供的天神、西海龙王、城隍、土地,并且...

打坐时我们该如何静坐

打坐时我们该如何静坐

打坐的时候,背要向前倾一点,不要倾太多,有这么一点点就行了。感觉到重量不是落在尾巴骨上,而是落在两条腿上——胯骨上或膝盖上。脊柱是拉直的、微微地向前倾一点点。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