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临终接引的境界现前是因缘的产物,是感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见到佛来接引,是往生的人心所变现的,还是真有他方阿弥陀佛来接引?若有他方佛来接引, 别人为什么不见?

:临终接引的境界现前是因缘的产物,是感应道交的产物。有我们心识所变的因素,但是更重要的是有阿弥陀佛十九愿已经成就的那种愿力的加持。

这可以比喻为水和月亮的关系。阿弥陀佛的大愿就像天空的月亮,我们信愿念佛的心就像水,这两者缺一不可。如果只有你念佛,没有阿弥陀佛的大愿,那么你见不到阿弥陀佛来接引;如果只有阿弥陀佛大愿,你不去念佛,同样,也见不到佛来接引。所以这两者是感应到一起才出现的境界。当月亮影现在水里的时候,你能说月亮是从天空下来了吗?实际上它并没有下来。所以你临终见到阿弥陀佛,不是说阿弥陀佛是从十万亿佛刹之遥远的西方极乐世界过来了。这就是感应道交,不可思议的产物。

往生的人当时见到了阿弥陀佛,如果在当场他人也见到的话,是因为有阿弥陀佛的加持,这与当时众生能感的共业,共同的心力有关。阿弥陀佛无论如何显现,都不是有心的,他是无心的。无心显现的境界,是按照我们众生的根机,我们的心识,我们能感的程度来显现的。譬如撞钟,撞得重,声音就大;撞得轻,声音就小;不撞,就没有声音。你发了菩提心,见到的阿弥陀佛是很高大的佛身;你发的是小乘的心,阿弥陀佛变现的就是比丘的身;更次之,你还见不到佛,只见到莲华,这些都是由你的心识变现出来的。但是无论你见到什么,阿弥陀佛都是平等的。这是大乘佛法在心性上的奥妙之处。真信切愿念佛之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都会现前,“千江有水千江现”,就是这个道理。

 

点我:

相关文章

宽见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八 4 布施的

宽见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八 4 布施的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八(4)——改变人生命运的秘笈 四、布施的利益 布施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第一,布施能够克服我们内在的悭贪和吝啬。我们修学佛法要熄灭我们...

净空法师:讲堂外面的宝池大小不相同,是受用的人

净空法师:讲堂外面的宝池大小不相同,是受用的人

【或十由旬。二十由旬。乃至百千由旬。】这个池大小不一样,每一个佛的讲堂外面的宝池大小不相同。池、莲花、水是阿弥陀佛性德流露的。但是在受用方面讲,是十方往生的人他们...

印良法师:生存与生活

印良法师:生存与生活

生存与生活 生活与生存有何区别呢?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不失为精练的注解:“他人为食而生,我为生而食。” 英国人有一句谚语:“为活而吃,别为吃而活。” 显然,活着...

《百业经》:(80)两位施主——愿力成熟得证罗汉

《百业经》:(80)两位施主——愿力成熟得证罗汉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净空法师:过上幸福美满生活的四种教育

净空法师:过上幸福美满生活的四种教育

要想这个社会、国家、世界长治久安,人民都能过到幸福美满的生活,那就一定要恢复四种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宗教教育。这四个教育要是不能恢复,世界的动乱肯...

净空法师:学佛人在这个世间怎样生活

净空法师:学佛人在这个世间怎样生活

在日常生活当中尽量学习不为自己,对自己来讲一切随缘,什么都好,不执着、不分别。自己万缘放下,一心念佛,对待别人应当慈悲,慈悲,随缘不攀缘,行善绝不求回报。衣食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