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我们一生的修行,临终一关最为要紧


 我自己读《遗教经》,读到“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时中夜,寂然无声”,我对这句话很感动!一个人临命终时保持寂然无声,这是什么境界呢?我们一生的修行,临终一关最为要紧,所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朝”。

佛陀在临灭度时,色身败坏,弟子们哭泣着。这时佛陀内心的观照力现前,他能不随境转,这是一个重点。当然佛陀是示现告诉我们,不论一生中做了多大的事业,摄受多么多的眷属,盖了多少庙,这些有为法都是其次;临命终时是否过得了关,关键点在于“寂然无声”,内心是否能真实放下因缘,向内安住,这才是重点,修净土者更是如此。

  蕅益大师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自己一生中持多少佛号,这倒是其次;往生的关键,在于临终时是否能“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正念分明”。

首先自己内心相信阿弥陀佛的功德,他绝对有能力救拔你;其次,你真实地“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一心一意等待弥陀的现前;然后安住在现前佛号上。这才是关键!

如果平时虽念一万、二万声佛号,临命终时却起颠倒,东挂碍西挂碍,则这人决不可能往生,因颠倒错乱现前,没有安住在内心的正见与正念中。

所以临命终时要注意,你这时“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自己要安住在真理上,不能向外安住,若向外安住,“瞥尔情生,三界枷锁,万劫缠绕”。

一个人临命终时的失败,就是一生修行的失败,又要从头再来努力几十年。平时的挫折,可能拜个忏,忏悔几天就走过去了,但临命终时的失败,却要付出另一期生命的代价。这有多可怕!

为什么临命终时会错乱呢?世间上的事情有它的等流性,有它的前因后果。

蕅益大师说:没有平时的正念,绝无临终的正念。若平时就很少在真理上安住,很少生起观照,则临终时就无法生起观照力。今生虽修习持戒修福的善业,来生就在三界得有漏果报,如此而已。

所以这段经文:“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时中夜,寂然无声。”非常重要!佛陀一生中虽也做了很多事业,如“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

佛陀做了这么多事业,而在临终时,佛陀是以什么心态来面对灭度呢?“是时中夜,寂然无声。”这段经文就是告诉我们要这样修行。

 

点我:

相关文章

净空法师:为什么不占有,一切法是缘生缘散,占有

净空法师:为什么不占有,一切法是缘生缘散,占有

放下要从最粗、最明显的下手,我不占有,我了解了,为什么不占有,一切法都不可得。《金刚经》上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占有什么?占有不到。不但身外之物你不能占有...

谦忍得长寿

谦忍得长寿

  有一个年约五、六岁的小童子,一天来到佛前,对佛陀说:「伟大的佛陀,愿您赐给我长寿!」  佛陀和蔼的说:「善童子!小小年纪为何要求长寿呢?」  「外道相师告诉我,说我福慧具足,惟受短命报。慈悲的佛陀...

道证法师:时时念佛微笑,每一念都改造命运

道证法师:时时念佛微笑,每一念都改造命运

我们无法要求环境都顺我们的心,但是要练习把一切都当作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一切都帮助我们忆佛念佛——周围环境越是吵,我心念佛念越好。各种声音都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

陈大惠:一个人要想一年运气顺畅,年初不要生气

陈大惠:一个人要想一年运气顺畅,年初不要生气

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人世间,不管你活到一百岁,或者活十几岁、几岁也好,每一个人来到这里,都是广种福田的,你种的这块福田,让别人遇到你以后会得福,碰到你以后...

净空法师:找事就是找烦恼,随缘没有烦恼

净空法师:找事就是找烦恼,随缘没有烦恼

我们的经题后半段有「清净平等觉」,这就是告诉我们,我们修学净土的人,标准是什么?标准是清净心。得清净心,生凡圣同居土;得平等心,生方便有余土;后面是觉,觉是大彻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