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我们一生的修行,临终一关最为要紧


 我自己读《遗教经》,读到“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时中夜,寂然无声”,我对这句话很感动!一个人临命终时保持寂然无声,这是什么境界呢?我们一生的修行,临终一关最为要紧,所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朝”。

佛陀在临灭度时,色身败坏,弟子们哭泣着。这时佛陀内心的观照力现前,他能不随境转,这是一个重点。当然佛陀是示现告诉我们,不论一生中做了多大的事业,摄受多么多的眷属,盖了多少庙,这些有为法都是其次;临命终时是否过得了关,关键点在于“寂然无声”,内心是否能真实放下因缘,向内安住,这才是重点,修净土者更是如此。

  蕅益大师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自己一生中持多少佛号,这倒是其次;往生的关键,在于临终时是否能“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正念分明”。

首先自己内心相信阿弥陀佛的功德,他绝对有能力救拔你;其次,你真实地“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一心一意等待弥陀的现前;然后安住在现前佛号上。这才是关键!

如果平时虽念一万、二万声佛号,临命终时却起颠倒,东挂碍西挂碍,则这人决不可能往生,因颠倒错乱现前,没有安住在内心的正见与正念中。

所以临命终时要注意,你这时“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自己要安住在真理上,不能向外安住,若向外安住,“瞥尔情生,三界枷锁,万劫缠绕”。

一个人临命终时的失败,就是一生修行的失败,又要从头再来努力几十年。平时的挫折,可能拜个忏,忏悔几天就走过去了,但临命终时的失败,却要付出另一期生命的代价。这有多可怕!

为什么临命终时会错乱呢?世间上的事情有它的等流性,有它的前因后果。

蕅益大师说:没有平时的正念,绝无临终的正念。若平时就很少在真理上安住,很少生起观照,则临终时就无法生起观照力。今生虽修习持戒修福的善业,来生就在三界得有漏果报,如此而已。

所以这段经文:“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时中夜,寂然无声。”非常重要!佛陀一生中虽也做了很多事业,如“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

佛陀做了这么多事业,而在临终时,佛陀是以什么心态来面对灭度呢?“是时中夜,寂然无声。”这段经文就是告诉我们要这样修行。

 

点我:

相关文章

圣严法师:如何能让自己不生气?

圣严法师:如何能让自己不生气?

圣严法师现代人强调EQ的培养,其实EQ就是情绪管理的人品修养。有些人外表看似平静,但内心却充满矛盾与挣扎;有的人在公开场合脾气很好,但是回到家后,就将内心的怨怒完...

月悟法师:出家人为何姓释

月悟法师:出家人为何姓释

【出家人为何姓释】   释是释迦的简称,释迦牟尼佛的姓氏。东晋道安大师首倡:出家人统一姓释。不久,《阿含经》汉译本出现,与之相合;从此,佛教出家人一...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第三节 佛教轮回说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第三节 佛教轮回说

第一章 第三节 佛教轮回说 流转三界中,恩爱不能脱。 弃恩入无为,真实报恩者! 众生由于恩爱执著、迷惑造业的影响,而在三界六道之中流转生死,受诸苦恼不能解脱。...

杭州灵隐寺己亥冬至日皈依法会庄严殊胜

杭州灵隐寺己亥冬至日皈依法会庄严殊胜

皈依三宝功成无量劫中虔诚皈依三宝三皈赞偈稽首 皈依佛 佛在孤独园孤独园说法 说法利人天南无真如佛陀耶稽首皈依法 法宝镇龙宫龙宫并海藏 海藏演三乘南无海藏达摩耶稽首...

宣化上人:不守戒就是末法

宣化上人:不守戒就是末法

受戒后要本着「止恶防非,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去做,那就是守戒。◎一九八六年九月叁日开示受戒后要守戒,戒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戒就是止恶防非,停止一切诸恶,奉行众...

现实中对婚姻损害非常大的几个主要原因!

现实中对婚姻损害非常大的几个主要原因!

对婚姻损害比较大的几个主要原因!很多人婚姻不幸福,有的是命定的,更多的是自己“作”出来的。自己不惜福,肆意挥霍,再大的福也经不起折腾的。下面谈谈对婚姻损害比较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