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经教听多了,印象深刻了,到临终那一念

◎【净土法门:经教听多了,印象深刻了,到临终那一念会起作用】

那我们现在学习这么多年,停在哪里?停在解悟上,没真放下来。真放下就证果了。真能够把五种见惑放下,虽然是小小圣,那真不得了,小小圣遇到念佛法门决定往生,生方便有余土,他不在同居土。同居土是哪些人呢?当然离不开解悟;虽然理解了,没放下,没放下叫带业,带业可以往生,那就是善导大师所说的“总在遇缘不同”,为什么?我们了解这个道理,这种道理我们很熟悉,不陌生。如果在临命终时有人提醒,我们这个时候一下放下,品位马上就上升。

因此,我们对任何一个人都不敢轻视,为什么呢?说不定他现在好像在方方面面不如我,往生的时候他一下放下,他就超过了,我们就不如他,临命终那一刹那,我们遇的缘跟他遇的愿不一样啊。全在一念。一念顿舍,那不就像惠能法师一样嘛!直接上升到实报土去,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放下就是啊!所以这些话听多了,印象很深刻了,到临终那一念会起作用。这就是说明经教,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有大利益。这个大利益就是非常可能在你临命终时,帮助你大幅度提升品位。这是什么?这是功夫。

藕益大师讲,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我真信,我真愿意去,品位高下在念佛功夫的浅深。其实功夫浅深全在放下,这看破放下那是功夫。教,不能不听,不能不深入为什么呢?不听,不深入,你不了解,你往生品位提不上去。纵然有人提醒你,你不知道这个时候要顿舍。由此可知,平常我们认真学习经教,这个事情没有白做。凡夫情执,现前这个境界放不下,如果到临命了,身体都放下了,还想想还有什么不能放下。这个时候一念一下转过了,就可能从凡圣同居土升到实报庄严土。这个是得力于长时间经教熏修所成就的,经教里面有慧、有福,没放下是福,放下就是智慧。听经闻法,福慧双修。

 

点我:

相关文章

能弘法师:为什么学佛 第三章 人生 4.皈依三

能弘法师:为什么学佛 第三章 人生 4.皈依三

4. 皈依三宝的真实义 为什么皈依三宝有这么大力量?因为佛法广大,十方世界有无量的佛陀世尊,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世尊都属于佛宝;诸佛所宣说的妙理,释迦牟尼佛...

印光大师:助念的功德利益

印光大师:助念的功德利益

临终欲不昏沉,必须平常有真行持。平常泛泛悠悠,临终何能清白?朱荣鑫事,若非虚说,决定可以往生。一因其宿有善根。二因全家助念。助念之事,利益甚大。若不为助念,便成破...

达真堪布:为什么有人容易被附体?

达真堪布:为什么有人容易被附体?

问:我姐姐晚上不敢到人少偏远黑暗的地方,到了那些地方,就感觉好像什么东西在身边,两次遇到附身的现象。应该怎么做?答:不存在什么外魔,都是心魔,都是自己的心。什么叫...

大安法师:念佛治愈肺结核、食道癌

大安法师:念佛治愈肺结核、食道癌

一、念佛治愈肺结核古往今来,净业行人在念佛的实践中,治病的例子太多太多了。在十天百万佛号闭关中,有很多居士,包括我们的僧众,反映原来进关的时候有很多病,十天下来,...

将戒色上升到一定高度,方能彻底戒除手淫

将戒色上升到一定高度,方能彻底戒除手淫

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写手淫的害处,而是让大家重新审视自己戒手淫的状态、方式、决心和毅力。论坛上的战友以及论坛外的那些有志于戒手淫的朋友,我在这里提出这个思想,请大家...

计较的心如同口袋,宽容的心犹如漏斗

计较的心如同口袋,宽容的心犹如漏斗

①佛说:若要活得随意些,只能活得平凡些;若要活得辉煌些,只能活得痛苦些;若要活得长久些,只能活得简单些;若要活得幸福些,只能活得糊涂些。②时光老了,人心淡了;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