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尊湛现:如何正确助送往生?

阿弥陀佛,大家好。

关于给他(她)人送往生,做助念或是做中阴身导示。这个必须要用智慧掌握技巧,也需要证悟及证道的人,这样能够有利益亡者,否则会给亡者带来伤害。

 比如,没有悟道与证道的人,参与助念,也不晓得与亡者结缘,更不了解结缘的方法。

对于一个亡者来讲,他如果对佛门又没有太深的印象,很容易给亡者造成伤害。

 另外在助念时,过程也很复杂,也很简单。作为一个明师来讲,非常简单的过程,让亡者的接受。

如果没有明师,虽然大家都很虔诚,但是我们看不透程序,再努力去做也是适得其反,越帮越忙。

 送往生,助念,中阴身导示等,必须要选择合适的人选。这个方式也不是固定,要善巧方便,因人而异。

因为每个亡者的业障都是各不相同,所以说要按照亡者的本人,来进行实施方案,否则很容易对亡者造成伤害。

 送往生,助念,并非用一种方式,就是念佛,另外也不一定非得在当时不规范的场所,所做固定的形式,所以说送往生也不要过于执着于形式。

要注重于实际,要灵活运用,瞬息万变,随机应变。一定要根据亡者本人的业习进行调整。

 在给亡者处理后事的期间,千万不要杀生,什么领魂。

宴席一定要素食,更不要接受他人的财物。

家里面的亲人,要谨忌房事。

要把亡者的一切物质,尽量烧掉,布施等。

家人不要哭泣,更不要时常对亡者的牵挂。

 要与他多发心做功德,要多与三宝及善知识发心结缘,也好让亡者对善知识接近。

如果家人不能够去努力发心去做,这样亡者是没有办法对善知识的亲近,根本得不到佛力的加持。

 单凭助念,暂短的期间很难得到往生,那么还需进行下一步的方案,就是中阴身导示,这个是非常关键。

亡者在这四十九天的期间,每一天,每一时,都会遇到不同的环境,这些环境都是随着亡者的心态而显现。亡者的业习越重,出现的境就越糟糕,越是处于危机状态。

 非常时期,希望大家对亡者要负责。什么是真正的负责,什么是真正的孝顺?

就是能够让亡者出离六道轮回,最低也要保持三善道。要想让亡者真正的安息,必须要努力发心照做。

地藏王在当时,为了救母的期间,舍去家宅,做供养,这样的功德方可启用,我们现在的心态如何?

 功德是自己的心态所为,现在为什么效果不是很良好?就是自私自利,很难发心。有一份真诚一份感应,有十份真诚十分感应。

现在的人,事业事业不得力,修行修行不得力,阿弥陀佛,就是心量是无法解开,所以根本无法得到理想的效果。

好了阿弥陀佛,桑吉多吉。

 

点我:

相关文章

帮别人就是帮自己

帮别人就是帮自己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远行寻佛的苦行僧走到了一个荒僻的村落当中。大家知道,在古时候农村,大马路上晚上是没有电的。漆黑的街道上,络绎不绝的村民们默默地你来我往。苦行...

高僧挑水为何不挑满?

高僧挑水为何不挑满?

有一次,当他们到达深山的时候,发现高僧正从山谷里挑水。人们注意到,他挑得不多,两只木桶里的水都没有装满。按他们的想象,高僧应该能够挑起很大的桶,而且挑得满满的。可...

净空法师:学佛为什么没有成就?

净空法师:学佛为什么没有成就?

为什么没有成就?没肯放下,没有放下爱欲。做好事,做功德,弘法利生,这里头还有爱欲在其中,有名闻利养在里头,有贪瞋痴慢在里头,所以不能成功。还是攀缘,不是随缘,还是...

净空法师法语:想开口骂人了,赶快把这个念头放下

净空法师法语:想开口骂人了,赶快把这个念头放下

1、古大德教人,“念经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经长,咒也长,也不容易集中,佛号就一句,就集中在一点,这一点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自己的本性。净宗的方法善巧方...

道证法师:恐惧失去的感觉,造成精神上的贫穷

道证法师:恐惧失去的感觉,造成精神上的贫穷

贫穷并非衣衫褴褛,贫穷也非蓬头垢面,贫穷是内心一种缺乏的感觉和外求的欲望,是一种悭吝不舍的表现。而我们谁又不是穷人呢?我们每天锁着门窗、闭着心扉,在守护什么呢?守...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J 11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J 11

1157经:本经叙述布施饭食当一以贯之,不要生起厌烦心。 如前文所述,佛陀经常不辞辛劳,亲自外出乞食。曾经一段时间,佛陀住锡于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有一天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