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的境界

  阿难尊者作为佛陀侍者,侍佛前后达25年之久,可谓功勋卓著。

  虽然侍佛日久,然尊者在修行方面却无几建树。对此,尊者心里也挺苦恼。有一次他请教佛陀说:“世尊!怎样修行,才能耗时短、见效快呢?”

  佛陀回答说:“阿难!这个问题,建议你还是先去问问诸位上座,然后再来问我。”

  阿难听后,便来到一位上座那里,恭敬地问道:“尊者!作为出家人,修习什么法门,效果最好呢?”

  上座听后回答说:“阿难!根据我的修习体会,觉得修习止观法门,对自己帮助最大,收效也最快。”

  阿难问道:“那具体要怎么修呢?”

  上座答:“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于观,终成于止。总得来说,如果能够止观双运话,就很容易获得解脱。”

  阿难听后,心里很欢喜。他心里想:其他上座,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呢?于是他来到其他上座那里,提出了同样的问题。

  没曾想,这位上座与前面上座的回答,竟是如出一辙!

  阿难心里很纳闷:奇怪啊!难道这二人事先沟通过?不可能呀!

  于是他心怀试探,又询问了其他上座,前后竟请教了差不多五百多位上座比丘。结果令阿难大吃一惊:诸上座众口一词——“止观双运”!

  待回到佛陀身边后,阿难请教佛陀说:“世尊!诸位上座那儿我已经询问过了。世尊!您的答案是什么呢?”

  佛陀听后回答说:“阿难!我的答案是:止观双运。”

  阿难听后,大感疑惑:“世尊!为什么您与诸位上座的答案,竟是毫厘不差呢?”

  佛陀听后,微笑着说:“阿难!圣人的境界同法、同句、同义、同味,二二无别。等你悟道后,一切自然都明白啦!”

  ——界定根据《杂阿含经·464经》改编

  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返回列表

上一篇:世间的极乐

下一篇:鱼身

相关文章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第24集福力王有大福德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第24集福力王有大福德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

这个例子说明太讲究了是无法得到解脱的

这个例子说明太讲究了是无法得到解脱的

  南天竺国,有个男子,皈依佛法,出家修道。但他有一种习气,喜欢经常洗澡,又用酥油等物,满身涂抹,一定要使身体十分洁净香滑。其他吃的穿的,也要求十分讲究。总之一句话,他是挺宝贵他的肉体的。所以修了...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53.千辐轮相之渊源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53.千辐轮相之渊源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堪布索达吉 译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53.千辐轮相之渊源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

为什么说怕入错行?一定要看看这个因果实录

为什么说怕入错行?一定要看看这个因果实录

  na mo a mi tuo fo  南 無 阿 彌 陀 佛  临清李名儒说:  我家乡有一个屠户,这一天买回一头牛,准备带回家中屠宰。  那牛也有灵性,知道自己将被宰杀,怎么拉它都不肯往前走...

《百业经》 忏悔的力量

《百业经》 忏悔的力量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海神请法

海神请法

  佛陀时代,在舍卫国有五百位商人,為即将展开的航行寻宝计画,慎重而热切地商议著:「大海!变幻莫测,虽藏有眾宝,但却也蕴含无限危机!」「是啊!若没有了解海性的人相助、指导,此行如何圆满顺利达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