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淫太可怕,曾经剥夺去了我一切美好,诚劝大家真

我们生活中的享受和接触的一切人事物,都是我们的福气,可能有很多人不会相信,对,在我没有邪淫和失去这一切美好之前,我是不相信这一套的,但自从我犯了邪淫后,生活的各种不如意,各种不顺,让我不得不相信命运。我现在才明白,自己生命的一切,成都要自己承担,邪淫,让我失去了太多的美好,事情要从小时候说起。

我小时候很聪明,长得帅气活泼可爱。小时候成绩各方面都是位列前茅,人也智商高,在班上人缘很好,各种学习岗位和学校的活动都经让我参加,因为成绩好嘛,人也长得帅气,没有办法。但是,好景不长,在小学的时候开始学SY,从此,同学心中帅气的我,开始变猥琐了,到了六年级,成绩一落千丈,就连喜欢我的女同学都开始远离我,说我长得好猥琐,现在想想也对,每个人都喜欢和阳光帅气的人做朋友,那时候SY导致内分泌混乱失调,很小就长青春痘,所以人很阴暗和猥琐,也很自卑,但是这一切只是刚刚的开始。

在我迈进社会工作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缺福报,因为长期的沉迷于邪淫录像和手淫,我既然连面试都不敢去,坐公交车都余光恐惧,更别说加入一个集体工作。后来学习安排实习,我就一直在家里呆着,继续邪淫,想着想想自己真不孝,从小父母省吃俭用让我读书,我却荒废学业,不断地手淫伤害自己,身体的元精流失,大脑整体想着邪淫的录像,思维混乱,昏昏沉沉,无法学习和思考。就这样,后来需要实习才能毕业,就去面试服务员,可是,就连服务员我面试都失败,因为我说话吞吞吐吐,自卑社恐,焦虑恐惧。很难想象,我曾经是做班长和全年级第一个做值日生的人。可是现在,我在社会做什么都做不成。但是,我还是要传播一些正能量,一直到我后来戒了邪淫,我看到了人生的春天,我迎来了事业和人生的改变,我仿佛找到了从前失去的那一种状态的快乐。

可能还有点余福,后来误打误撞,看到了戒色吧有关于手淫的危害,那时候就开始戒,过程虽然是陆陆续续有破戒,但好在自己有行善积德,所以身体和事业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我们都知道,正气足的人,不会有邪念。种什么因,得什么果,手淫是因,症状、贫贱是结果!我希望我把戒邪淫和行善的过程写下来,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

这一年多来,让我们明白戒色成功的基础在于积德行善,孝顺父母!唯有厚德才能载物,才可以戒色,承载住戒色的天数。唯有正气足,才能没有邪念;唯有福报厚,才能承载住不邪淫的美好生活,所谓厚德载物就是这个意思。人生犹如一艘船,福报越大,可以承载获得的就越多,孝顺父母是最能帮我们积载福报的,父母是我们的根,也辛苦一辈子,也老了,是时候该孝顺了。

 我们去付出行动,然后会发现戒色是很自然的事情,还有就是身边的一切,都会慢慢的改变,我们看中别人这一些美好的生活我们都可以得到,只要去做,命运一定可以改变。但是,自然并不代表容易!!因为同时还是要时时刻刻保持警惕,所以要继续前进,继续积累福报,坚持下去,就会更上一层楼,坚持不住考验,就会付诸东流,一切都回到解放前。孝顺父母,远离邪淫,行善积德,改变命运。感恩所有看到这一篇文章的人们,感恩您们,真心的感恩~

 

点我:

相关文章

宽运法师:礼佛除愆 布施增福───药师如来圣诞

宽运法师:礼佛除愆 布施增福───药师如来圣诞

礼佛除愆.布施增福  ───药师如来圣诞过堂开示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非常高兴有这么多的居士一起来到西方寺,为药师佛祝贺圣诞。而且我们又为老和尚做了一堂「普...

心开见佛:解脱和尚

心开见佛:解脱和尚

  隋朝时候,有一位解脱和尚,是代州邢姓人家的子弟,孩提时代就出了家,在五台山昭果寺披剃,受了具足戒,又在抱腹山志昭禅师那儿学禅。  志昭禅师非常的器重他,对他另眼看待。有一天志昭禅师向大众宣布说...

心怀大愿用慈悲修行

心怀大愿用慈悲修行

  有个老喇嘛喜欢在一块平坦的大岩石上面打坐,腑视一泓宁静的潭水。然而,每次他城挚地开始祈祷,就在他盘起双腿,调好坐姿的当儿,他就会瞥见昆虫在水里无助的挣扎。一次又一次地,他撑起他吱吱作响的老迈驱...

【人生】佛教中的人生是指什么?佛教的人生观呢?

【人生】佛教中的人生是指什么?佛教的人生观呢?

人生 (汉语词语)  人生,就是人类从出生至死亡所经历的过程,在这当中我们必将经历波折坎坷,经历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唯有如此,才是真正的人生。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也可以说是人的一生从稚嫩到成熟到老...

业露华:略论中国佛教的轮回报应说

业露华:略论中国佛教的轮回报应说

略论中国佛教的轮回报应说业露华三世轮回、因果报应,是中国佛教基本教义之一。它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社会各阶层,特别在下层平民中有极...

佛为何留钵给毗舍离城人民供养

佛为何留钵给毗舍离城人民供养

  释迦牟尼佛与大比丘众五百人,在古印度毗舍离城的?祇园,缓步而行前往游化。当时,世尊回顾毗舍离城,不久后便说此偈:「今观毗舍离,更后不复覩,亦复更不入,于是当别去。」当毗舍离城中的人民,听闻到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