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后,有哪些事情不能做?

三皈誓言中的“皈依佛,终不皈依邪魔外道;皈依法,终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终不皈依外道邪众”,便是获得皈依体后应遮止的范畴。

遮止学处中首先要求我们,皈依佛,永不皈依其他宗教或各类民间信仰。同时要认识到,皈依佛之后,也不应再以世间的感情、财物、地位为究竟归宿。

或许有人会问:难道学佛就要排斥生活的一切吗?并非如此。皈依,决非逃避现实,更不是让大家不再工作谋生或成立家庭。只是希望我们认识到:这一切于人生只有暂时意义,不是真实皈依处。否则的话,眼前利益往往会像蔽目之叶般挡住我们的目光,使我们看不到事实真相,看不到广阔世界。

皈依佛,是皈依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具有的觉悟,那是世、出世间最究竟圆满的智慧。若皈依后还心系余皈依处,不仅会破失皈依体,更会使我们生生世世难有因缘得遇佛法。

皈依法,应依教奉行,依法遵循各种戒规,遮止一切不如法的行为。对于在家居士来说,重点是奉行五戒十善,其中的每一条,都包含保护自己及不伤害他人两方面。从佛法的观点来看,五戒亦为五种布施,即无畏施。奉行五戒,是断除恼害众生的因缘,从而消除他人恐惧,故名无畏施。

如果我们不杀生,别人就不必担心被我们伤害;如果我们不偷盗,别人就不必担心财物会被我们掠夺;如果我们不邪淫,别人就不必担心家人和我们在一起不安全;如果我们不妄语,别人就不必担心被我们欺骗;如果我们不饮酒,别人就不必担心我们会失去理智。

而在十善中,尤其注意口业的防护,如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这是我们应当特别引以为戒的。不良语业不仅会制造事端,影响大众和合共处,更会使内心在人我是非中越陷越深。

此外,十善中还增加了不贪、不嗔、不邪见。

贪、嗔、邪见为根本烦恼,由此派生一切不善业,抓住这一关键,其余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皈依僧,不再皈依任何外道或其他宗教信仰者。但遮止的意义主要在于不以其为皈依处,并不排斥在工作中与他们进行接触乃至合作。

遮止学处主要包含这三个方面。当我们皈依之后,对任何不信乃至诋毁三宝的行为,决不能随顺。宁舍生命,不舍皈依。须知,无论以什么方式认同毁谤三宝的做法,将立即失去皈依体。

 

点我:

相关文章

念佛一个月治愈癌症的真实事迹

念佛一个月治愈癌症的真实事迹

作者:慕藏最近在网上认识了一个佛友,她身患胆囊癌,医院已经没有办法了。她信佛,家里的佛堂供奉了一尊观世音菩萨。现在,佛法已经是她唯一的希望了,可是她却不知道怎么做...

佛前供灯的重要性

佛前供灯的重要性

许多善信都会到寺院礼佛,有些善信也会在家里供养佛菩萨,而佛前供养有十种。分别是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不管是何种供养皆具有无量功德。而灯是智慧和光...

闺蜜才30岁,地狱恶报现前,癌症晚期的她说这都

闺蜜才30岁,地狱恶报现前,癌症晚期的她说这都

2018年的1月10日我坐高铁回老家去见闺蜜最后一面,我们有差不多十年没见过面了。我俩同岁从小一起长大,一起上学一起放学,一起读完小学,初中虽不在同一所学校,但也...

继程法师:供养一份诚心

继程法师:供养一份诚心

供养一份诚心 继程法师 把自己喜爱的东西送给心爱或尊敬的人,是一般人都会有的作法,这是表达自己的爱意或敬意。 我们喜爱的东西,是通过感官接触而引发内心对它的喜...

宏圆法师:怎样以三宝之力资福救拔临终之人?

宏圆法师:怎样以三宝之力资福救拔临终之人?

       【或悬幡盖。及然油灯。或转读尊经。或供养佛像及诸圣像。乃至念佛菩萨。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号。历临终人耳根。...

嘎玛仁波切:关于精神的营养不良

嘎玛仁波切:关于精神的营养不良

现在有很多种抑郁症:产后抑郁症、学习抑郁症、挫折抑郁症等等。生活温饱没问题,家庭生活也很正常,却不知道为什么得了抑郁症。依照现在某些社会学家的说法,越是发达地区,...